为了积聚智慧资粮,要做闻思,要修止,当然还要修观... 【宗萨钦哲仁波切】

繁体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说到底,我们真的必须精明些,我们必须知道如何修法——当我提到修法,我不是在说如何按照次序分类、如何把佛堂陈设好、如何坐姿正确,我不是在说这些。我说的是更重要的方面:你的态度,你的见地。巴楚仁波切说,我们修持佛法应该像饥饿的牦牛吃草那般──如果不知道牦牛,就说是牛吧──有一根草,就吃一根;有一百根草,就吃一百根。牛不会说:“喔,现在只有一根草,等到有了一百根我再吃。”它们不会这么想。所以,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修法,甚至是──这个你需要写下来──甚至在你睡觉时,也可以修法。这就是菩萨乘的伟大之处。你在睡觉时也能积聚福德,多不可思议啊!这有点过份了,是不是?梵文sugata(善逝)这个词,意指佛法之道是充满喜乐的,你可以边享乐边积聚福德!所以,真的别让自己受困于某种文化设定。

你真正需要做的、需要拥有的,是所谓的二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者相辅相成;福德资粮会增进智慧资粮的累积,而智慧资粮也会增进福德资粮的累积。这两者是你的助行杖,是你飞翔时的双翼。

那么,要如何累积智慧资粮呢?听闻,就如同我们这几天在做的。我们坐在这里五天了,五天都在听闻这个空性、不存在、真实的不存在等等。我们有些人听懂一点点,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在讨论的是什么。有些人懂得一点点,但听闻时,左耳进,右耳出。还有些人,其实听了,也懂了,但是肚子饿、失眠或者某些因缘发生时,这些知识全都起不了作用。所以我们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增进自己对空性的理解?你可以读诵,你可以辩论,你可以问问题,但它们不是唯一的工具,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工具。应该积聚福德资粮,像是通过我先前提到的点灯。

同样的,当我说“点灯”时,它成了一种文化上的事情;而一旦它成为文化性的事情,它就有了自己的标签,外面就有一大堆机会主义者在制作油灯。所以,这成为类似鸡与蛋的问题。点灯成为一件时尚的事情,不是吗?点灯,一百盏、一千盏、一万盏灯,它成了一种文化。

在开始此次教学之前,我去了一趟帕平。路上有个叫作措拉帝的地方,意思是剑湖,传说是文殊菩萨宝剑往地上一击,湖就出现了。同时我也提过文殊菩萨有时被认为是乌龟之子。对此,有些听众可以接受,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传说。挥剑成湖或者乌龟为父母,有何不可呢?故事而已。就像灰姑娘、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什么都行。但也有人会想:“哇,太不可思议了!”我要告诉大家,仅仅一剎那想到“哇,真不可思议,太美妙了,文殊菩萨确实创造了那个湖”,也许比你点十万盏灯的福德更大。我是说真的。

回到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上,这两者非常有趣,这两者实际上是有些矛盾的。智慧,没有真实的存在——别提文殊菩萨击地生湖、乌龟的儿子这些事情,这都是什么呀?一切皆幻!一方面它们互相矛盾,但另一方面它们却又是如此协调。

当我们谈到积聚福德资粮时,我们谈的是烧香、点灯、绕塔。当我们谈到积聚智慧资粮时,我们谈的是没有塔、没有灯、没有香,这些都不真实存在。但是如果你知道如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这故事本身就富含着极大的智能。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缺乏福德和智慧,我们陷在某种概念、成见之中,例如我们会认为,把剑往地上一挥,是不会有湖冒出来的。我之前对你们说过,当你们跑到尼泊尔这种地方来时,我必须说,尼泊尔在经历这么多灾难之后——我指的不只是地震,还有政治情况等等的一切——尼泊尔实在非常神奇!尽管有粪、尿、流浪狗这些,这都不重要,它是最神奇的地方之一!我想是因为这里还有人能接受文殊菩萨往地上挥剑就有湖冒出来之类的故事,或是相信佛陀的双足曾经真的踏在这里某座山上等等。

总之,回到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的积聚,你需要将此牢记于心:真的要努力把佛法修持挤进生活中,甚至包括像掀马桶盖这么世俗的举动当中。如同我之前说的,这两者相辅相成。虽然它们有些矛盾,却又相辅相成。或许说矛盾不太对,它们有些不同,像火和木头那样:一方面,火是克木的,因为木头愈烧愈小,但同时木头也让火愈烧愈旺。有点类似那样,福德与智慧有点像火和木,相辅相成,却又互相销蚀。

所以,为了积聚智慧资粮,要做闻思,要修止,当然还要修观。当你无法正确听闻、无法深入思惟的时候,当课题非常让你困惑、你无法理解的时候,当你试图修止观却坐不住,当你坐得住却发现自己其实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无法寂止的时候,当你丧失兴趣,当闻思修变得无聊,当你变得懒惰,当你开始想“我明后天再学习,我下个月再禅修,等我到夏威夷时再禅修……”,这就是你需要积聚福德的时候。

绕塔、点灯,听闻文殊师利是乌龟儿子之类的故事并全心全意地接受这类故事,凝视佛塔——当然一定要凝视佛塔!就算是商店里的佛塔和佛像,也要凝视它们,并且想着其中一尊会被比如说俄罗斯的某个亿万富翁买走。尽管他或许会把这尊佛像放在自家餐厅里,当作筷架之类的,你也这么想:“那也无妨,愿这尊佛像到俄罗斯去被当成筷架的这个缘起,让这个俄罗斯富豪与佛法结缘。”

还有,要顶礼、供养、忏悔恶行。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向一个真人、一位有血有肉的上师说你睡了一只猪,那就在佛塔前做忏悔,这样你就不必感到尴尬,因为佛塔不会真的对你说话或评断你。忏悔恶行,并祈请诸佛菩萨或上师传法——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永久传法!然后祈请他们长久住世,接着把你积聚的所有福德全都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

这么做之后,你打坐的喜悦、思惟佛法的喜悦、听闻《六十颂如理论》这类法语的喜悦,都会增长。即使不是此生,也许来世你会成为那种一听到空性就热泪盈眶、起鸡皮疙瘩的人。那可是了不得的事!像你我这种人,如果见到辛迪·露波是会泛泪和起鸡皮疙瘩,我们会觉得“太棒了,辛迪·露波在这里!”但是要我们因为空性、真正的无、一切皆幻、真正的无也不存在而热泪盈眶,起鸡皮疙瘩,怎么可能呢?辛迪·露波唱歌时那种摇头的方式,她演奏乐器的样子,她像小孩般摇摆的模样,她那个样子太美妙了!类似的,在你未来生世中,龙树的语言,龙树的字字句句,都会让你觉得“哇!”每个句子都如同珍宝,都如此不可思议!龙树的话语将会深入你的心中和理智中。听到“一切皆幻”的喜悦,听闻空性的喜悦,太不可思议了!

诸功德中,法布施最!如您觉得本文有益请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点亮希望!!


阿日扎五明佛学院、密严绿度母净土寺僧尼清净制作,龙称法王亲自开光加持,具大威神力的甘露丸、课诵集、殊胜唐卡免费结缘中

请添加义工微信登记领取:aihu198485 (快递到付形式)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推文: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越来越接近死亡!【顶果钦哲法王】

上师还会给我制造违缘?【索达吉堪布】

接受单纯 【宗萨钦哲仁波切】

你是佛法的“表演者”,还是修行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执的无明来自于我们总看到暂时由因缘和合所成的事物... 【宗萨钦哲仁波切】

五种最强大的力量!无上奇妙,不可思议!【顶果钦哲仁波切】

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可执著的,就如同从来没有噩梦里的大象可去害怕一样... 【宗萨钦哲仁波切】

这个运动不仅能省下健身房的费用,还可以积累大量福德!【宗萨钦哲仁波切】

抛弃你的傲慢 【宗萨钦哲仁波切】

未来需要爱情吗?【宗萨钦哲仁波切】

佛教只对一件事感兴趣!【宗萨钦哲仁波切】

不要把幸福建立在感情上!【索达吉堪布】

如何更容易找到爱情?【宗萨钦哲仁波切】

注意!在决定修行法门之前必须先彻底检查它是否适合自己... 【宗萨钦仁波切】

空是生命的一种特质,不要把它从生命中分离出来!【宗萨钦哲仁波切】

“名誉”对于一个人会带来真正的利益吗?【索达吉堪布】

如果上师不在身边怎么办?【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们所拥有的这颗心即是莲师... 【宗萨钦哲仁波切】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