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拜见老法师 (放开手,你拥有的是一切)
周润发在接受《Jayne Stars》采访时说,计划将自己的财产(56亿港元,折合成人民币49亿元)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他表示: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管它。一语将金钱看破!
佛经中说:“财富乃五家共享之物,王臣以法令取之,盗贼以非法夺取之,不肖后人以放逸衰败之,水火溺焚而毁坏之,由人共取由天没收之。”
修福一定要把握机缘,佛跟我们说“财为五家共有”,今天你有财富,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纵然你今天富有,你今天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财富,你苦不苦?你还是苦,为什么?这些东西很不容易得来的,得来之后,天天提心吊胆怕失掉,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想尽方法在追求,得到之后又怕丢掉,苦不堪言!(*老法师开示)
周润发在香港拜见老法师
钱财如果没有妥善利用,会有种种因缘而损耗,甚至还会招来可怕的祸害。佛陀也常常教诫人们,一定要用智慧和善心来驾驭金钱,否则,金钱的可怕甚于毒蛇!
56亿是一笔惊人的财富,而真正的财富其实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进定慧六波罗。
——夏本《无量寿经》
老法师说:布施,得大富大贵!
《地藏经》云:舍一得万报。最有智慧的利用财富的方式,就是布施。
当有人因偷税漏税而名誉扫地的时候,周润发已经把钱财视为身外之物,并广行布施,利益他人。这一善举堪为人中楷模!
网友对此善举赞叹说:难怪发哥60多岁了还这么红,不红没道理啊!
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里面有一句话说:“钱财是好奴仆、坏主人。” 做钱财的奴隶,会很可怜;做钱财的主人,少欲知足,才会活得开心。
周润发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生活中最难的不是赚到了多少钱,而是如何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一种简单而无忧无虑的方式度过余生。”
他有句口头禅:做人要开心!
63岁的周润发,德艺双馨,爱情美满,人缘极佳,事业常青,身心自在,他过得真的很开心!
真正的幸福享受不是有财富、有地位,不是的,身心清净,没有烦恼,没有忧虑,现在人讲没有压力。你说他活得多快活,每天活得欢欢喜喜,这叫幸福,这叫圆满。
——老法师
周润发出身贫寒,饱尝人生艰辛,后来的成功全是靠着自身的努力奋斗。他的传奇人生,列入了香港中学校的教科书,他是唯一一个和岳飞、孙中山等历史伟人一起被列入教材的演艺界人物。
2003年,香港特区政府为表扬他多年来为社会所作的贡献,授予他银紫荆奖章。
周润发现在美名和地位,幸福和快乐,都源自他高尚的人格和行为。
他的乐观豁达,知恩图报,正直坚定,平易近人,还有捐出家产做慈善的利他心,使他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偶像中的偶像。
这棵挺拔丰茂的人格之树,最重要的是它的根——智慧。
搜集了一些他的故事和资料,发现发哥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用佛法的语言来说,就是——不执著,我执少。也因此,他会活得很快乐。
一切烦恼都是从我执来的,我们修行,首先一定要知道,这个身不是我。(*老法师开示)
看似完美人生的发哥,其实也有很多坎坷的经历,少年时期,家里很穷,但是他不觉得苦:“我觉得童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啊,初中,打工那段时间也是我最快乐的时间。”
对于自己巨星的身份,也看得平常。对于影迷的合影要求,他都一一满足,“不少人与我素未谋面,却默默支持了我30年,现在他们只想见我3分钟,难道也不答应?”自他相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慈悲。
他喜欢过普通人的生活,香港演员曾江说,他是唯一一个骑自行车去买菜的大明星。蔡澜更称赞他是真正的九龙皇帝。这种接地气的普通生活,他乐此不疲,菜市场里的摊主,街道里的小店老板,都和家人一样亲切。
因为有了平常心,一切都会很知足。
他的手机曾经一直用诺基亚,直到用坏,才换了太太的智能手机。他觉得电话没必要有太多功能:"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信息,而是应该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他经常坐地铁,公车出行,很少买东西,一月只花八百块!他自己也说:拍电影的该赚的片酬不能少,这是规矩,但是赚到的钱,可以做慈善。
可以拥有一切,但是也可以随时放下一切。拿得起,放得下,当有了这样的出离心,才能做到身心自在,不会被财富、名望所累。
在他眼里,香港最繁华的酒店和他家附近的菜市场没有分别;手里用的诺基亚和高档智能手机没有分别;名牌华服和百元衣服没有分别;
坐地铁挤公车和坐劳斯莱斯没有分别;只有蛋糕蜡烛小饭馆的生日宴和名流云集的豪华派对没有分别;
一位光芒万丈的电影巨星和一个街头买菜的周先生没有分别;56亿家产存在自己账户里和捐给慈善基金会没有分别;完美的人生和缺憾的人生没分别!
会用功的人,一切时、一切处都是道场,都是修行的道场。修行修什么?如如不动,所谓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修这个。
——老法师
当这些分别都没有的时候,就没有那些眼花缭乱,没有那些贪嗔痴的烦恼,心也就归于平静,人怎么会不快乐呢?
他说他是一个很闷的人,平时也很少出门,没事就待在家里,买菜做饭,做家务,听音乐。这哪里是闷?这分明是拥有一颗充实而又平静的心!
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宏宗法师
2012年7月26日,周润发到访香港西方寺礼佛。
具有贤善人格的周润发其实是有一个佛心,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喜欢佛学。
他在接受陈鲁豫访谈的最后,在山顶上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很喜欢《卧虎藏龙》里的一句台词,把手握紧,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
《达摩破相论》云: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周润发一生扮演了无数英雄,而真正的英雄,是降伏自我,将红尘看破,愿在这条路上早成正果!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
2024-03-17 13:55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