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吃多了积食怎么办? 快找这位小“仙”果
如今,称呼一名女孩美女已经有点俗气,叫仙女,更显得非同一般。在中药里面,也有一些被称为“某仙”。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三仙”,即山楂、麦芽、神曲三味药。称为仙,不是因为它重金难买,而是因为疗效好,深受欢迎。
其实,这个“三仙”的叫法,是从近代才开始的。据传在民国时期,有位擅长治疗脾胃病的医生,疗效如神。他有一个用药特点,几乎每张方子中都有"山楂、麦芽、神曲"这三味药。为了不让同行医生看到自己的用药诀窍,也为了在患者面前增加神秘感,还为了书写简捷,他在处方中便将这三味药合写为“三仙”,别人都猜不透,更加好奇这三仙究竟为何物。真相大白之后,很多医生纷纷效仿,三仙的用法和叫法便逐渐流行起来,直到今天。把三仙炒熟了,还叫做“炒三仙”,炒焦了,叫做“焦三仙”。
这三仙在中医处方中起什么作用呢?原来是取它们消食化积的作用,其中,山楂擅长消除肉食之积,麦芽和神曲擅长消米面之积。脾胃的功能是运化食物,保持通畅至关重要,当有脾胃病的时候,饮食积滞的发生也很普遍,就难怪三仙在脾胃病中的使用频率这么高了。目前我们常用的调理脾胃的中成药,比如:保和丸、启脾丸、大山楂丸等,都有三仙的影子。
三仙之中,山楂排在第一位,好像一个队长,作用尤其突出,还是一个美食,药用和食疗频率极高,下文重点来说它。
消食
《本草纲目》中记述了一个实例,李时珍的邻居家有一小孩,因食积而体瘦憔悴,腹胀大如鼓。一天小孩偶尔离家,在附近的山上看到了透红的山楂果,嚼之酸甜可口,竟吃了一个饱。回家后,这孩子大口吐了很多痰水,病好了。例子里这个小孩已经是食积很重了,看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不仅造成了营养不良,而且那鼓胀的肚子里充满了痰饮。这种痰饮也是积滞的一种,是我们体内多余的废水排不出去聚集而成的,当然它比食积严重多了,很难消除,竟然靠吃山楂就消除了,痰饮通过痰水吐出来之后,这个积滞就化掉了,病自然就好了。
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本草纲目》
今天,街上那让人垂涎的糖葫芦,据说也源于山楂的消食功能。南宋光宗时期,光宗最受宠爱的一位妃子病了,不思饮食,面黄肌瘦,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都不见效。于是,宋光宗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郎中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和红糖一起煎熬,每饭前吃五至十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法服用后,果然不久病愈。后来,这酸脆香甜的蘸糖山楂传入民间,就成了糖葫芦。
活血化瘀
人们熟知山楂的消食作用,却不太了解山楂还是一味活血化瘀的妇科良药,女性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等都可以用它。对于月经推迟未行或闭经,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给了一个食疗的方法。
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山楂两许煎汤,冲化红蔗糖七八钱服之即通,此方屡试屡效。若月信数月不通者,多服几次亦通下。
——《医学衷中参西录》
对比一下,发现这个食疗方和上文宋光宗贵妃的神似。张锡纯认为,山楂如果搭配甜味的食物,比如红糖,就更加平和,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不仅是行经不畅,女性腹部的各种肿块、肌瘤等,中医又叫做“癥瘕”,跟气血凝聚有关,都可以适当吃些山楂来行气散瘀。
中老年人食用山楂,有益心脑血管健康。当代国医大师张学文非常推崇山楂,他在《疑难病证治》说“在治疗疑难病(如老年人血管硬化、高血脂所致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缺血性中风等)的疗程中运用山楂一药,既可以活血化瘀,又可以防止伤血,还有消食降血脂之功,故用之常可一举数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楂有明确的降血脂、扩张血管、降血压的作用,也是受西医推崇的水果。许多用于心脑血管病的现代中成药,比如心安宁片、山菊降压片、降脂宁颗粒等,配方就含有山楂。
食用上的讲究
山楂这么好,吃法有什么讲究吗?作为日常食疗,不用太多讲究,它的性仅是微温,一般不会上火。秋冬季节,我们可以买到新鲜的山楂果,生食或熟食即可。
李时珍说:“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晒干的山楂干更容易保存,泡茶、煮粥均可。上文张锡纯所说的搭配甜味食物后山楂更为平和,可供参考,这也符合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山楂加糖或蜂蜜制成的山楂饼、山楂丸、山楂膏等都有很多,可以选用。
在中医师的处方上和药房里,可以看到有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三个规格,它们的功效相近,而又略有侧重。如果侧重于活血化瘀,一般选用生山楂,它是用鲜山楂切片晒干制成的,相当于市场上的山楂干。
生山楂在锅中干炒,不加水和任何辅料,炒至外表颜色变深,有香气,叫炒山楂,继续炒,炒至外表焦褐色,叫焦山楂。炒制后,有焦香气,香气入脾,开胃消食作用更强。所以如果是用于消食化积,中医处方常常写炒山楂或焦山楂。焦山楂有一定的止泻作用,用于食积而有腹泻时更为合适。
孕妇能不能吃?笔者查阅了中医的妊娠禁忌用药和慎用药,其中并没有发现山楂,这或许和它比较平和,“化瘀血而不伤新血”有关。但是,既然它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还是慎重为妙,孕妇作为需要重点呵护的群体,尽量不要吃山楂。
山楂有什么缺点吗?当然也有,它的问题是能消,能通,但是不能补。能消食的东西,空腹的时候吃它,或者吃的过多,它会消什么呢?它会消“气”,也就是消耗我们的正气。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最怕脾胃之气再受消耗。脾胃虚弱又有食积的人,在消食之后,仍要注意健脾益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李时珍记载的那个孩子,身体已经很虚弱,在排出痰饮之后,一定要注意补益正气,巩固治疗效果,避免再大量吃山楂,才能完全康复。
近期导读:
九个月女孩卵巢竟长出789克恶性肿瘤 是什么让小孩子得大病?
感恩的泛滥,还是感恩节的泛滥
牛小牛的中医之旅—第8集—《四时之秋》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