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入梦三年 他们依旧想念

繁体

2020年11月24日(庚子年农历十月初十)是梦参长老圆寂3周年。

梦参老和尚生于1915年。1931年于北京房山兜率寺出家, 法名觉醒。老和尚自觉乃因梦之缘而出家,故自名梦参。同年,于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之后开始学佛求法的漫长生涯。

先后依止慈舟长老、虚云长老、倓虚长老、弘一大师等诸位先贤大德,深修地藏法门、华严三品、天台四观、律宗法义,并入藏地求法十年,寻访诸山大德,研习菩提道修法次第。

1950年至1982年,发心立愿,致力于中国佛教事业的恢复与发展,先后任教于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

1987年起更不断在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弘法传教,身体力行传播大乘佛法。1998年受邀请兴建雁荡山能仁寺,为雁荡山佛教文化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2004年,老和尚住锡文殊道场五台山普寿寺,讲经布道,广教四方,日月不辍,直至圆满。纵观老和尚一生,可谓传奇。


时逢老和尚圆寂纪念日,小编整理了梦老15年前与如瑞法师的约定,以及与闽院师生的法缘故事。



如瑞法师


文殊所发十大愿,

我今发愿亦如是。

文殊如何所行为,

我今行为亦如是。



2005年,老和尚已有九十一岁高龄,但老人家神采奕奕,健步如飞,讲法的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给人以无尽的信心和力量,不由得让人有种冲动:没有理由不发心,没有理由不担当如来家业,定要脚踏实地为大众服务!

一天,我和妙音法师去看望老和尚。当时,有几个人正在向老人家求字,老和尚一一答应,挥毫而就。我俩在一旁看着,有心借机也求副字,但考虑到老人家会累,所以就没开口。


老和尚似乎看懂了我们的心思,于是说道:“求字容易,但你俩要答应我:发大道心,行普贤大愿!”我俩欢喜无量,异口同声回答:“愿意!”



接着,我们至诚祈请老和尚法体康健,住世利生,并凑首偈子供养老人家:“春风送暖迎师来,五岭无声叹胜哉。寿康法永利众生,清凉深处得自在。


老和尚听后呵呵一笑:“好!我们都做五台山的知客师,帮助文殊菩萨接引众生!”

光阴迅速,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老和尚也已离开我们三年,但老人家曾给予我们的诱导与鼓励,却如发生在昨日般清晰,深深刻在我们的心里。


与老和尚的这份约定,一如菩提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突破障碍,战胜困难,永往直前!



则悟法师


梦里梦外观自在,参禅悟道熏习修。

长空万古明风月,老来心系法水流。

慈行悲智弘三藏,航云四海渡众生。

再忆先师音容貌,来路普照长明灯。



1984年至1987年,应时任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和尚的邀请,梦参老和尚来厦参与闽南佛学院的复办。梦老积极协助妙老,为闽院的复办做了大量工作,并担任教务长一职,统筹学院的教学事务,同时为学生开讲《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 等大乘经典。


梦老以身作则,传承与发扬闽院的优良学统,不仅为复办后的闽院建立了严谨求实的教风与学风,也为后辈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学修榜样,更为日后闽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教务基础。


我等后学无不从中得到涵养熏陶、受益匪浅。离开闽院后,梦老仍心系闽院教学,时常关注着学院的发展动态,不时予以关心和问候。

2003年梦老受邀请为海峡二岸三地在南普陀寺参加消灾祈福法会。2009 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2日,梦老慈悲应允,莅临南普陀寺,为寺院常住、闽院全体师生及厦门佛教界四众弟子讲法开示。


一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法喜充满,蔚为壮观。梦老亲述自己的学佛历程,详细为大众阐释了断烦恼、证菩提的次第,勉励后学惜缘惜福、精进发奋。

梦老更于1月3日前往闽南佛学院女众部为闽院学子开示学佛要法,并重游昔日恭请弘一大师北上的万石莲寺,期望后辈常念弘一大师的德行修为,做一名“悲智俱足”的佛弟子。


梦老语重心长的话语、悲心切切的劝导,令我辈内心倍感温暖,更从中受惠于法乳之滋润,激励着后辈佛弟子在学佛证道、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更加努力、提升自己。

2010年12月14日,梦老不顾年老之躯再度法驾厦门,参加妙湛老和尚百年诞辰纪念法会,并关心询问南普陀寺与闽南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令我辈后学无不感恩感怀。

梦老与闽院和南普陀寺的深厚法缘,特别是对闽院及后辈学子的关心与教诲,如同一盏明灯,始终照耀着我辈后学前行的道路,为在学修道路上求索的我们指引无边学海的航向,鞭策激励着我们不忘学佛悟道的初心、牢记弘法利生的使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深山明灯永照世,参心无言梦不觉。以此文,虔诚祈愿梦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撰文 | 如瑞法师 则悟法师

编辑 | 王   颖

摄影 | 真容寺

投稿微信 | 15900775059
投稿微信 | 15921032810

菩萨行 菩萨道
商务合作 | 15921032980
官网丨www.pusa123.com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