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空间,世界众生,一切皆由此发生,在此中轮回
那里,
是不会改变的幸福。
退回去吧。
从内心的渴望中,
退回到心灵深处的生命里。
无论你,
对于人生的渴望是什么,
你所渴望的一定是现象过程中的片段。
比如说,
你渴望美貌健康,
可是健康与美貌,
只是人身成长到衰老,
之间的一个片段。
比如说,
你渴望财富享受,
可是享受与财富,
也只是人生过程之中,
因缘际会的表现。
比如说,
你渴望权利赞美,
可是赞美与权利,
只不过是对比其他人,
所产生的优越感。
归根结底,
你所渴望的一切,
本身并非永恒的真实存在。
内心对虚幻的,变幻的,
刹那生灭的,幻境一般的渴望,
是不是类似于白日做梦?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朋友,
没日没夜的,
想要成为王子公主,
身价万亿,青春永驻,永不生病。
你是不是会劝劝他,
不要白日做梦了,
你渴望的这些,
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那么,我们从构成世界的,
根本元素中分析一下。
看看你心中的世界,
再看看现实中世界原貌。
再琢磨琢磨内心对世界的渴望,
执迷不悟的执着心,
是不是和那个白日做梦的人,
一模一样?
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
如果明了世界,
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实体。
那么就证明了,
我们对世界的固有认知,
就是错觉加幻想。
如果认识到,
我们内心对于世界的感受,
体验,乃至于经验,觉受,
都是幻觉的累积。
那么,深入观察心灵内在的幻觉,
你就会逐渐找到,
那个不随着幻觉摇摆移动的“苏醒”。
我们的身心之中,
是具有空间的,
你的一切情绪欲望,感受体验,
你的所有意识思维,概念记忆。
都在内在空间中发生,
相续,聚合,散灭;
可是空间感却从未参与“你”的活着。
当你意识到,自我对世界的执迷,
是属于错觉。
那么,执迷世界的你,
也就是错觉的根源。
当心灵,对于内心的自我,
产生反思,怀疑,
乃至于冷静观察的时候。
观察内心自我认知的,
这个反思与观察,
就一定不是你自己。
一个身体内,
怎会有两个你自己?
当错觉的“我执”,
暴露在反省“观察”之中。
内在的空间感,就会完整呈现,
空间就是心灵本质本体——-觉知。
宇宙,微粒,能量,生命,
时间,空间,世界,诞生,
毁灭,众生,一切。。。。。。。
皆由此发生,皆在此熄灭,
于此中缘起,在此中轮回。
当心灵专注力,
从头脑意识退回到内心认知,
从内心认知退回到反省观察,
从反省观察退回到空间觉知。
在觉知的无限空间中,
你将感受到生命的苏醒。
类似于,庞大广袤的宇宙中,
苏醒了宇宙的灵魂。
每一粒宇宙微尘,
都具有了生命的气息,
每一颗宇宙星体,
都绽放出生命的灵耀。
每一瞬过去未来,
都呈现出来灵耀光芒,
每一寸空间内容,
都渗透出安宁的极乐。
宇宙,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物质现象,
而是洋溢着狂喜与安宁的,
灵动而永恒的光明海洋。
众生,
不再是生死轮回的业力躯壳,
肉体躯壳内犹如春芽生发,
纯洁的极乐替代了生死。
一个修行人的觉醒,觉醒了生命,
苏醒了觉性,成就了法界,
还原了如来。
也就,圆满了宇宙。
世界,体现着你;
你,是世界的生命。
退回去,退回心灵深处去,
那里有觉醒,
那里,是不会改变的幸福。
因为,“那里”,未曾发生。
分享智慧 功德无量
Wisdow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小编微信
朋友圈分享讲法视频
更多精彩内容
今生,与你相见
全力以赴,为你而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无论你注与否,我都与你同在
2024-03-17 13:55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