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之后补得对,来年少遭罪!

繁体

入冬之后,当如何养生?《黄帝内经》早已给出了入冬养生的总原则:顺冬藏、无扰阳、使志蛰。我们来挨个分析。

1

顺冬藏

一年中的大气,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秋天“收的气”,在冬天一定要“藏起来”,小动物爱藏粮食、庄稼植物藏根,人感天地气机变化,也将机体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此是自然之道。

冬能藏精,就是藏住我们的根基,到了来春天,庄稼植物则阳气升发健旺,产量自高;人亦如此,冬天善于深藏阳气,来年春天健康不病。

在一天的小周期中,夜晚就是阳气闭藏的时段,我们的阳气要通过睡眠得到蓄积补充,如果在深夜熟睡的时候老有人打扰你,你将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你会觉得特别难受,而且第二天会无精打采。这就是阳气不能闭藏的结果,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垮掉。

2

无扰阳

寒乃冬季的主气,寒邪伤人,主要体现在易伤阳气,人体的温煦气化功能会减弱,经脉气血因寒邪会凝滞不通。

所以我们的一切生活起居、工作锻炼、精神情绪等活动都当掌握一个原则:无扰乎阳。若扰阳则必影响生长。

此时就不能瞎折腾,比如:有人冬季长跑、冬练三九、冬泳等等,这都是妄耗阳气的行为,是逆反自然。很多“冬泳资深人士”反驳说,我冬天运动锻炼身体很好啊,没有变差啊。

打个比方,想象一下我们将树根刨起来,暴露在地面,阳气逐渐散失,生命就会消亡,到来年的春天这棵树就不能正常的发芽生长了。这就是“无扰乎阳”的原因。

3

使志蛰

冬天,是一个寂静、哲思的季节,它特别能够检验人们身心宁静的能力。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将自己的心事、情志藏匿隐伏起来,细数回顾,盘点这一年的收获和成长。

上苍赐予我们这样一个洁净的季节,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有这样一段看似“无为”的时间守持宁静、清修心体?亦希望我们厚积薄发,来年更有力量?

每一个积极有为的人,更应该学会利用“无为”的时间,来为自己充电续航。

根据《内经》的指示,冬三月要以藏为主,以静为守,从形体,到动作,到心灵都处于蛰伏的状态,才能顺应冬三月的藏气。

立冬过后如何养生

1

立冬饮食应“少咸增苦”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另外,冬季进补的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同时,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2

精神:保持安静与乐观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立冬的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精神上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要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在起居调养上要有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于阳气潜藏。同时还要适度运动,如做操、散步等。

3

避免高强度运动

冬季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

4

早睡晚起注意衣着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而阳气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

要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易起得太早,尤其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要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立冬养阳,把阳气藏起来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养藏,人的状态,应如同茧蛹,有封有藏。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所谓的冬藏,就是让阳气老老实实充满在身体中,别去打扰它。

可以说冬天是一个「囤货」的季节,冬三月「藏」的好,来年开春你的基底才扎实,阳气足,精血盈,整个人都会精神饱满,少生病。

具体要怎么藏呢?

1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素问》曰“夫精者,身之本也”,也就是“肾精”,即“先天之精”。中医认为“肾精”一主生殖,肾中精气充沛发展到一定阶段,女孩、男孩就具备了生殖能力;二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等一系列生命现象,都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肾精充沛,人体正气旺盛,生命力强,就不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

冬与肾相通应,且肾喜温恶寒,冬天天气寒冷,最容易伤肾。随着气温的下降,如果肾的收藏功能不好,就很容易过度消耗精气,肾精不足会让人抵抗力下降,也更容易生病。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肾精若是粮食,肾即粮仓。如果我们的仓库门关不好,那么粮食肯定就藏不住了。 所以说,在冬季要好好养护我们的肾,才能把精气潜藏起来,帮助我们免受寒邪的袭击。从冬季的开端就开始调养,可扶正固本,提高人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

2

冬季调理,补肾为佳

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护养好肾。冬季,建议大家早睡晚起,跟太阳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应多注意养精蓄锐。尤其老年人,气血虚弱,冬季起居更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暖。

饮食调养有助于补肾。冬季首选温补类食物。不过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要注意避免“补得”过度,导致上火。

黑色类五谷和坚果如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等,虽是简单食材,但补肾效果不错。黑色属水入肾,可多吃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食物。

3

睡好觉,藏好阳,养好阴

人类没有冬眠,生活没有停歇。更要在冬天的晚上好好睡觉,藏好阳,养好阴。

节气交节时,气血调整,比以前更容易睡不好,尝试:

1、睡前半小时热水泡脚15分钟 。有时候失眠是因为气血能量都在头部,泡脚让双脚暖起来,引火下行,暖身安眠。

2、用眼睛来助眠。

眼睛是藏神的,人的神都从眼睛耗散出去,常说聚精会神,当神情专注时,两眼距离较近,眉头也为不由自主皱起来,大脑飞速运转。

睡觉时,我们只想什么都不想,那就闭上眼睛, 感知两个眼珠,让眼珠不要向中间聚集,而尽可能地保持一种直视,甚至向外疏散的状态。这时候即使你想去想一些什么,也用不上力,大脑处于平静空白的状态,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3、睡不着,摸肚皮。

注意,是摸肚皮,而不是摸肚脐。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手掌相叠,掌心放在肚脐下方,意守此处,会觉得这里慢慢发热,身体放松,很快就入睡了。掌心的劳宫穴属火, 脐下的关元穴属水,两穴相触,水火既济,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交通,自然就睡着了。

4

避寒邪,少消耗阳气

收敛阳气,首先一点,不能外泄太过,天凉以后,尤其要注意保护身体里的阳气,先保证不丢,再去补养。

所以立冬后,穿衣避寒很重要。

秋裤袜子要穿起来了,之前也有说过,三处一定不能受寒,头、肚脐、脚踝。

立冬后风也变得尖锐,中医讲「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什么意思呢,是说风邪这个坏分子,是阳刚的病邪,头在上,为身之阳位,风邪就喜欢去跟头硬碰硬。

所以吹风受寒,先头痛,再走窜。立冬以后,本身就阳气偏弱的小伙伴、老人,帽子一定要戴起来了。

大椎、风门要护住:

除了帽子护住脑门,风大的时候,还有几个穴位务必要保护好。就是我们后脑勺到后背上部的这些风字头的大穴:风池、风府、风门。

这个穴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跟风关联很大的穴位:

风府穴就是统领风穴的衙门,风府,受风要处也。

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

风池乃风邪蓄积之所。——《灵枢·热病》

这三个穴位都是治风的要穴,同时,也是风邪容易攻击的穴位,天凉风壮,敞领子露后背的衣服就不要穿了,冬天的围脖一定要多绕几绕,女孩子的披肩发也可帮助挡挡风。后脖受风,头痛、头昏、浑身僵直、手麻,谁冻谁知道。

受风头痛小tips:上述三个穴位分别按揉,每穴20下以上,微微发热发胀为度。

5

远离生活中消耗阳气的习惯

忌:反季水果,「不时,不食」,反季蔬果,其实只是有其形,而无其质的。徒有一个外表,却少了一股自然之气。吃了不仅得不到「气」,得不到「味」,反而消耗人体阳气去消化它。比如在冬天吃西瓜、寒凉的瓜苗……

吃什么呢?

多吃一些冬天真正的蔬菜。土豆,山药,萝卜,红薯,胡萝卜……土生土长,最得土气,沉甸甸的根菜,还可以补到中气。还有冬天结成的坚果:栗子、榛子、核桃、松子……补益肾气。

不与天合者,天厌之。

跟着天地的节奏。我们会越来越好。减少张扬,养精蓄锐。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欢迎投稿,请发送至邮箱:xm6699@163.com,合作联系微信:veg520com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