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终于到了储备能量的大好时机!

繁体

 立  冬

2020年11月7日

庚子年九月廿二

7:13:46


随着立冬的到来,

天地间的阳气经过一秋的收敛,

正式开始向地下潜藏。

地面上阴气盛极,寒邪当令,

草木凋零,蜇虫伏藏,

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渐进入冬眠状态。

人体与天地相应,

体内阳气也开始向根部潜藏,

藏得越深,来年生发的力量越强。

所以冬季养生首要的就是闭藏,无扰乎阳,

因此在起居、饮食、情志等方面的保健上,

都要从收敛转变成闭藏。

第二个就是养根,

人的根就是我们的先天之本——肾,

肾是生长发育的源动力,

肾的闭藏能力越强,

积蓄的能量就会越多,

来年孩子的体格、智力的发育就会越好。

而冬季本身就是肾经当令,

是养肾的最好时机,

这是自然之道,也是天地之德,

因此我们一定要顺应大道,

抓住冬三月养肾的大好时机。

01

调整睡觉时间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立冬后,太阳下降得越来越早,而升起的时间则越来越晚,人体的阴阳转换也应该和天地一样,因此也要早睡晚起。


和秋天相比,睡觉时间要提前半个小时,早晨起床也要晚一些,但并不是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天亮了,天地的阳气升起了,就可以起床了。


如果天还没亮就起床的话,也会影响到阳气的闭藏。

02

衣物要保暖,但不能过暖


立冬以后,地面上阴寒之气盛极,穿衣要保暖,但不要过暖。如果衣服不保暖,要么被风寒侵袭,发生感冒,要么调用体内阳气来御寒,也不利于阳气的闭藏;如果衣服过暖,人体就会出汗,使腠理开泄,也不利于阳气潜藏,而且易招寒邪侵入,所以穿衣应做到薄厚适度。

怎么判断孩子的衣物是否薄厚适宜呢?最直接的就是孩子自己的感觉,不冷不热就是最好的穿衣量,但如果孩子太小,表达不清楚怎么办呢?可以通过摸摸宝宝的后颈部及背部来判断:

 

出汗了,那么表示穿多了,要适当减少衣物;

 

如果没出汗但又很凉,那么代表穿少了,要适当加衣。

 

如果孩子不仅出汗,还有脸红、摇头、烦躁等表现,说明他已经太热啦。


虽然冬季的大原则是静养,不主张动得太多,但孩子们都喜欢蹦蹦跳跳,而且学校和幼儿园也会组织跑步等较为剧烈的运动,孩子在运动的过程中难免感觉很热,出汗,如果此时脱掉衣服很容易着凉,所以在运动前,建议少穿一层衣服,以稍稍有点冷为度,这样运动时就不会感觉太热,也不会出太多的汗。


03

如何防止半夜踢被子着凉?

冬天夜晚气温更低,孩子入睡后,很多家长都怕孩子半夜踢被子,所以建议不要给孩子盖太厚的被子,这样孩子会很热,半夜很容易踢被子。

可以准备两层被子,一层比较宽大,稍厚一些,盖在第一层,不至翻身漏风,再在靠下一点盖一层有些重量的毛毯,这样孩子既不会感到太热,也不会轻易把被子踢开。

04

负日之暄

阳气是人体的生命之源,即使在阳气藏匿的冬天,遇到“小阳春”时的暖阳,也不能错过。

 

中医讲:“冬阳一寸值千金”,清代名医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面写道:

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背部是督脉和膀胱经两大阳经循行的部位,冬日晒后背虽不能像三伏天那时排除深层寒湿,但却能壮阳气、温通经脉,去除体表寒邪。


05

立冬补冬


饮食上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可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热,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宜。

对于脾胃较弱的孩子,还是要以通为补,不可盲目进补鸡鸭鱼肉等荤腥食物,给脾胃增加太多负担,引起积滞,而且助湿生热、变生痰浊。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人们可适当吃些根茎类的蔬菜,冬季万物闭藏,植物的“营养”也大多闭藏到根部了,比如薯类,如红薯、马铃薯等。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众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油菜等。冬季是肾当令的季节,在饮食上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补肾”的食物,比如山药、核桃、栗子、豆类、黑米、黑豆、黑芝麻,可以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立冬益肾粥



配料:
黑芝麻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糯米50克。

做法:

黑芝麻炒熟备用,糯米、粳米洗净与山药、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粥。具有健脾、补益肝肾,滋养五脏。

六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儿童可食用,发热、咽喉肿痛、严重便秘、腹泻、积食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06

关心自己


在冬季的精神情志上的调养上也讲闭藏之道。《黄帝内经》上讲:“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这里的志有志气、志向、志愿的意思,是一种向外向上的精神力,我们之前讲过,春三月要做一些事情“以使志生”,春天是立志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夏天“如所爱在外”,更要把精神力放到外面去,身体力行,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而到了秋天,则要“使志安宁”“无外其志”,把放到外面的心开始往回收了,从关注外界变成关注自我,从激情澎湃变得安静从容,而到了冬季,就不要在谈什么志向,说什么计划了。

人要有计划,但人不能总活在为将来打算中,看不到当下,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会只提一端,而是持中道。冬天就是到了内省的阶段,不要太多关注纷纷扰扰的外界,要回到内在,恢复自己的感知力,多关注下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想法,这样的内省也是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冬季每天多读读书,写写日记,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自由涂鸦来表达自己。

冬天,就是要我们看到自己。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阴阳随着四时轮换而消长,很多事也一直都在变,不能执其一端,而是要适时而做,适量而行,合乎自然之道。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了分享朋友圈,或者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字,也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提问。

 

特别提示:

如果您想了解发烧、鼻炎、积食、感冒、咳嗽、湿疹、过敏、疱疹性咽峡炎、眼疾等小儿常见病,可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育儿干货”栏目的“小儿常见病”,如果您想查询相关疾病的食疗方法可以点击“育儿干货”栏目的“食疗食谱”。

 

希望我们的文章能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健康快乐!

相关阅读:
立冬前后这样推拿 让阳气顺利进入闭藏状态

立冬,原来可以有这么多好吃的!

强肾增智!怎少得了这个千年的养生良方?
动动小拇指就能补肾 快告诉爸妈这个“不老药”吧!

近期导读:

这款网红“补血圣药”  怎么吃才不辜负它的价值?
近视的孩子更容易脊柱侧弯?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