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校对|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日诵式)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無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合掌三称)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合掌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勅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终)
补阙真言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三遍)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無阿弥多婆夜。哆他伽跢夜。哆地夜他。阿弥唎。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哆。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隶。娑婆诃(三遍)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一称)
南无阿弥陀佛(千称或数百称)
阿弥陀佛(千称或数百称)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三拜)
慈云忏主净土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渡众生.满菩提愿。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华为父母
华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版本说明:根据苏州弘化社民国二十二年,印光大师校印流通的《净土五经》原影印本校对,句读一一依照原书。原民国版《净土五经》中无读诵仪轨,为受持方便故添之。下载本经注音电子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