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请吃素|吃素还是吃荤?让科学告诉你
前不久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到吃素,他第一个问题就是,吃素不会缺乏蛋白质吗?我说其实西蓝花的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好几倍呢。朋友愕然,说完全不了解这个。这说明我们所掌握的一点点营养学知识可能是非常片面,甚至是已经过时的。
另一位朋友说自己曾吃过一两个月素,但那时候因为工作量大总觉得头晕乏力,能量跟不上,于是继续吃肉了。我回说,“吃素的确要注意合理搭配,其实像很多顶级的科学家、运动员都是吃素的;但吃什么不吃什么还是要尊重各人目前的身体情况,不要勉强自己吃素。”毕竟,当一个人准备好了,一切的发生自会顺其自然地进行。
我们不希望把吃素摆在一个道德或是慈悲心的高度去制造更多的分别与对立心,它首先是一个很平和很主动的饮食选择。万物都处在一个共生存的链条上,每一口食物都值得被珍重和感谢。
今天为大家推荐这篇文章,来自杨定一博士的《真原医》中一个章节。作为全球顶级科学家和医学家,他从医学科学的角度为我们阐述了吃素还是吃荤的原因。分享给大家。
(一)吃素还是吃荤?
人类应该吃素或是吃荤,虽然众说纷纭,但若仔细比较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及人类的消化系统构造及生理功能的异同,答案便立见分晓。
其实,就人类整个消化系统来看,从头颈部的肌肉骨骼、唾液、牙齿,到胃、小肠、结肠,都与草食动物相似。
举例来说,草食动物和人类都是颚骨发达且角度宽,牙齿宽、平,呈铲状且臼齿较发达,借以磨碎纤维较多的素食;而肉食性动物的颚骨可张开的角度较小,牙齿尖、短、弯,好撕裂肉食。
唾液方面,草食动物及人类的唾液都是弱碱性,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酶,适合摄取植物;肉食动物的唾液则属强酸,可帮助溶解肉及骨骼。
此外,草食性动物及人类的胃容量较小但肠道都很长,适合慢慢消化吸收;而肉食动物的胃容量较大,肠道较短,可以快速消化吸收吃进来的肉类。
综合以上,人类除了身体构造无法适应与负担肉食之外,加上肉类纤维少,消化剩余残渣在人类较长的肠子中停留过久,就会产生毒素,增加肝肾的负担。因此,人类应该多摄取蔬菜,才能正常发挥身体器官的各项功能。
虽然此解剖、生理功能比较表在结构分析上具有说服力,当 然也不能忽视人类与动物在先天上、生活上原本就不同: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孕育了人类独特的生活习性。
因此,多年来针对朋友们提问“究竟该素食或荤食?”我总是回答,最重要的是“均衡”。
希望读者们能以开放的心胸亲身体验,让身体告诉你究竟是素食还是荤食为你带来活力。只要愿意倾听身体的声音,必能得到解答。
(二)植物是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已经有愈来愈多的医学和营养学专家认同,最佳蛋白质来源是植物,而非动物。长久以来,不少民众都误认为奶、蛋、鱼、肉类才是最佳蛋白质来源。其实,除了奶、蛋、鱼、肉类外,众多植物性食物是更优质的蛋白质选择,相反地,动物性蛋白质如果摄取过量也可能造成身体负担。
人们还有另一个误解,认为我们需要摄取含有「完整蛋白质」的食物,以为蔬果没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蛋白质,必须搭配动物制品才算「完整饮食」。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必须摄取「完整蛋白质」的理论,在几年前还是许多医学专家和营养学家心目中的事实,现在却被证实并不正确。美国食品营养委员会成员艾尔弗雷德·哈珀博士(Alfred Harper)曾说过“人体需要完整蛋白质这个想法,是我们接受过的最大谬误。”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在建造人体组织的23种氨基酸中,有15种能由人体自行合成,其余8种称为「必需氨基酸」,必须自食物中取得。不同于一般想法的是,这群必需氨基酸都可以由蔬果中取得!
同时拥有这8种必需氨基酸的蔬果包括胡萝卜、甘蓝菜、抱子甘蓝、羽衣甘蓝、芽菜、白色菜花、玉米、马铃薯、地瓜、节瓜、小黄瓜、茄子、秋葵、豆类、西红柿,以及香蕉等。
不过,真的必须在每一餐都同时摄取这8种氨基酸吗?答案当然是不必。氨基酸会在体内循环,供给有需求的细胞使用。只要体内氨基酸的存量足够,不需要在每一餐补充。
推广自然健康疗法不遗余力的戴蒙夫妇(Harvey and Marilyn Diamond)在《享瘦一生》(Fit for Life)一书中提到「70%的蛋白质废物会被人体拿来回收利用」,人体每天只消耗大约23克的蛋白质。
这个发现打破了一般人的迷思,每餐都搭配蛋白质食物其实是不必要的。当今杰出的营养学家都倡导三餐应该简单,食材不需要搭配得很复杂,例如摄取淀粉类食物的同时搭配蛋白质,反而会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
愈来愈多的动物实验证明,动物性蛋白质与部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有关。其实,人体的消化系统设计,并不是为了消化动物性蛋白质。举例来说,人类的牙齿与肉食性动物构造上不同,唾液也不一样。人们的口水偏碱性,正好能消化来自植物的碳水化合物;而肉食性动物的口水偏酸性,酸度足以溶解骨头。此外,荤食所产生的胆固醇和尿酸,始终对人体是一大负担。
在肠道部分,肉食动物的肠道很短,约只有人类消化道长度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让它们能在肉类开始腐败前将残渣快速排出。所有草食性动物都有很长的肠道,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吸收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营养,人类也如此。
事实上,所有蛋白质最初都来自植物,问题在于我们要直接从植物摄取,还是从动物身上辗转摄取。我的建议和当今杰出营养学者所提供的建议一样,蛋白质最佳来源还是来自新鲜的植物性食物。烹调过的动物蛋白质失去了维持健康生活所需的正确能量波动。
动物蛋白质经过烹调,不仅含有较多致突变性(mutagenicity,指毒性化学物质造成细胞内储存基因信息的DNA在复制过程中改变了遗传特性),而且变得更难消化,不仅破坏人体肠道菌种的平衡,同时也增加了人体肠道的负担。
文章:网络。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金刚智慧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一个动作改变别人的一生。 传播智慧,助人助己,福德无量,感恩常在
谢谢您! 请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受益
2024-03-17 13:55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