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不吃素,没关系!我将用无尽的爱来等待你

繁体

生活中,最困扰素食者的莫过于每天怎样和肉食者相处,因为大部分肉食者(包括朋友和家人)都不理解你为什么会选则素食的生活方式。

没酒,没肉,那还能叫享受生活嘛?不吃海鲜,生活会失去多少乐趣?有时候,与非素食者相处就意味着要回答一大堆问题,但更多时候意味着被批评、被嫌弃甚至是冷嘲热讽。

显然,吃素这件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特别在这个肉食者主导的世界里,素食者总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那些对吃素有着强烈信念的人最终都会感到疲惫,招架不住同样的问题被不同人反复的问。

家里的亲人和身边朋友,他们本来应是我们最信赖和依靠的人,最后也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不理解我们做出的选择。这常常令我们感到困惑,为什么一种饮食方式的转变会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呢?

为什么吃素会导致与亲人的摩擦?

首先,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吃素的,是为环境也好,或为动物和健康也好,你的选择都间接地暗示了那些在你身边不吃素的人都以不道德,不健康的方式在生活。

即使没有对他们当面说出来,他们也会直接感受到差异。因为,如果你已经认为吃动物是没有慈悲心的表现而选择吃素,那么逻辑上,假如周围的家人和朋友继续吃肉,他们就会被贴上“不道德”的标签。甚至你都不用对他们说这些,他们都会在潜意识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肉食者的“抵抗”

通常,非素食者对抗素食者的主要办法就是尽量突显素食者生活方式的虚伪。他们会说:“即使不吃肉,动物最终还是会死”,或“关掉肉制品厂,很多人就会失业”等。肉食者会认为你吃素就是在道德上优于他们,所以他们才会想办法对抗,来证明自己吃肉是合理的。

类似这样的话听多了的确让人很烦,他们说了这么多话与我们对抗,无非是想告诉我们,没有理由去尝试素食,也无需积极地改变生活,因为吃肉是人类一直沿袭下来的饮食习惯。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人类的行为,会发现很多都是不道德的,比如,吃鱼翅,捕鲸,斗牛,割熊胆等。这些行为使得残忍的剥夺机制得以延续。这也正是很多慈悲的人选择吃素,选择做出改变的原因。

父母和朋友经常批评我们吃素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会担心我们。我们可以像自己的亲人证明,不去伤害动物,我们一样可以健康而幸福的生活。真的没有必要吃动物的尸体!正是人吃动物,使动物长期被困在囚笼里,才会引起它们的痛苦和不必要的死亡。

即使在潜意识里,大多数人都知道,人类不能伤害动物。但这些人在头脑里压制了这一认知,并选择了有意的忽视。

与素食者在一起,这会迫使非素食者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内心挣扎:为什么动物被杀死由我来承担?

还有,因为吃肉而被破坏的环境也要算在我的头上?仅仅吃肉,就会成为刽子手吗?因此,这些人会极力证明自己是一个非素食者的立场,这会导致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会批评、质疑和嘲笑我们这些素食者。

此外,由于我们这一代人有能力可以找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来证明食用动物性产品是如何毁坏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家人会觉得,吃了大半辈子的肉,现在成了不利于自己健康与寿命的食物,这直接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我们的父母不会因为他们被畜牧业欺骗而生气,而是会因为我们揭露真相和打破他们舒适的生活而生气。也有的父母认为,只有自己可以教育孩子,所以当角色颠倒过来,父母自然会生气。

我们如何与与非素食者和谐共处,

而关系不会那么紧张呢?

1. 不断学习

首先要让自己尽可能了解与素食相关的各种知识。这样,别人在问问题的时候,素食者就会有备而答,这是非常重要的。丰富的知识不仅会让你更有自信,而且一旦你的回答很有说服力,家人就会心服口服的不再与你争辩。

另外,如果你很专业的回答对方问题,会使对方认为素食是基于科学的基础和事实,这样更能使对方认同素食的好处。

所以用知识武装自己,告诉他们在哪里可以获得蛋白质和钙;动物性饮食如何对心脏病产生不好的影响;糖尿病和癌症也与吃动物尸体及其分泌物存在紧密的联系等等。

2. 激情

素食者要有坚定信念,不要害怕解释为什么你是素食者,为什么素食对你如此重要。更多的激情和坚持,会让你周围的人尊重你的决定。你了解素食方面的知识越多,你就越有信心,这样会帮助你很有效地解释为什么你如此热衷于成为一名素食者。

3. 纪录片、录像带和文章

重要的是要让你的家人明白你为什么要成为一名素食者,向他们展示任何让你成为素食者的纪录片、录像带或文章,这将有助于他们理解你为什么选择素食。家人不会总有耐心看完一部长片,所以试着给他们播放短片。其它有说服力的影片有:《素食者的101大理由》《地球公民》《牛奶阴谋》。

4.烹饪

烹饪是另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让任何怀疑的家庭成员相信素食是简单而美味的。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饭,一定要学习烹制美味的素食,这不仅会使你的家人感受到你的爱,也是向他们展示营养美味素食完全可以媲美肉食的绝好机会。

你可以用素食的方式烹饪家人平时喜欢吃的饭菜,让家人感觉你对他们的浓浓的爱意。

5. 保持坚强

在其他人的眼里,素食者也许是另类,所以,要试着保持积极的心态,毕竟,素食主义是对社会成规的一种挑战。面对家人的嘲笑或讥讽,甚至愤怒,我们会感到失望和沮丧,这很正常。

如果你的家人对素食很排斥,拒绝成为一名素食者,我们也要理解。人各有志,即便自己的亲人也是一样。你可以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这样就不会感到孤单,和有相同价值观的朋友在一起,可以相互支持,共同坚强。

素食者是慈悲的代名词,我们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以自己的严格自律守护着我们的信仰。但是,我们也要把对众生、万物的大爱扩及到我们最亲爱的人。不要因为他们没有成为素食者,不要因为他们不接受我们的转变,就急于与他们争吵,呕气,甚至决裂。毕竟这样做不符合素食者以慈悲怀的信念。

唯有对自己的亲人充满无尽的爱,

无尽的耐心与等待,

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素食者。

请用爱心与智慧

来感动我们爱的人!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欢迎投稿,请发送至邮箱:xm6699@163.com,合作联系微信:veg520com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