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来自性清净,但为什么大脑总那么吵?
一坐下、躺下来,头脑里面就吵翻天,各式各样的声音和念头都有,很不容易静下心来,坐个十几分钟就坐不住了。深入一点来看,每一个念头、声音、想法都会分散你的能量。
因为它们本质上就是能量,是你的能量。
有时,你会体会到,如果某段时间你脑袋想的东西太多,脑袋一直转个不停的话,你会很累很累,因为你的能量被透支了,散布到了你脑袋里面无数事物当中去。
同理,如果你生活中同时担心很多事物,牵挂很多事情,你会感到心力交瘁,体力透支。用第三眼看的话,你就会看到你身体和外部各种事物和人有着很多连线,而你正向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所以,你在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任务后,或者了结一段沉重的关系后,你会倍感轻松和愉快,因为你刚刚斩断了连线,把你的能量收了回来。
所以,想要冥想时头脑不吵,在“术”的层面上确实有无数方法,比如数数、关注呼吸、关注身体、念佛号、各种观想....等等,而它们确实也会有所助益。
但是,你要清醒地认识到:本质层面上,正是你对你自身能量的不由自主的滥用,才会导致你头脑那么吵。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心地纯净、无牵无挂的人,即便他们不懂冥想,一样能心如止水、能轻松愉快地生活,能够有着很高的能量振动频率,轻而易举地就拥有某些特异功能。
而你之所以会不由自主地滥用自身能量,最核心的根源,就是——恐惧。
你是不是因为担心上司抽查而拼命努力地工作,试图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你是不是因为担心恋人离你而去而想尽各种办法讨好她/他?你是不是担心钱不够用而拼命想创业?拼命想升职?你是不是担心别人说你不够好,不够有钱,不够漂亮而绞尽脑汁去做你能做的所有事情?......
莫过于这些你担心的事情
头脑,是一个很好的转译工具。用途之一就是把你当前最主要的情感/冲动转化为能够落实到物质实相的一系列想法、念头。
比如,你现在有个感觉/冲动,想要去放松一下,然后,观察一下,是不是马上紧跟着就有想法/念头自动浮现出来啦?这些念头可能是洗澡、K歌、喝酒、和朋友聊天、旅游.....
所以,你可以看到,主导你行为的表面上看是头脑,但实际上,最核心的部分,是你的最深层的情感和冲动。
如果你当前最深层的情感和冲动被恐惧所主导,那么头脑就会自动不断地为你这些恐惧提供解决方案。
所以,充斥你头脑的,是围绕着恐惧这个核心的各种各样的想法,你否决了一个,无数个又冒出来。
甚至,如果你没有清醒认识到恐惧核心、头脑的功能,没有有意识地观照它们,头脑就会自动地、随时随地、不受你控制地说话,你的脑袋变成一个同时播放几百个电台的收音机。
所以,平时保持清醒的、不评判的自我觉察,看一看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想法、行动背后主导的情感是不是恐惧,会在本质上改善冥想时头脑太吵的问题。
因为你在这样做的时候,你就是以高我/自性本体(称呼可以有很多种)的角度去看事物,而高我/自性本体本身就是宁静、爱、喜悦和智慧。
由此,你越是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我觉察,你就越来越频繁的把自己等同于与高我/自性本体。头脑由此自然逐渐止息。
可能大家都有体会,当你去到佛寺、西藏圣地、或者山清水秀等等能量高的地方时,你会倍感宁静。由此可见,能量高有助于一种更宁静的状态。因为,宁静本就是高振动能量的一个面向/属性。
提高自身能量,方法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就是,你要勇敢地收回自己的能量,不再无意识地、不由自主地被恐惧主导,源源不断地向外部的人和事物输送能量。
修行法门,千种万种
但是,如果想要取得真正的突破,自我觉察/自我感受是必经之途。
当你静下心来,不评判地感受自己,觉察自己的时候,你就是用超越小我的视角去看自己。
由此,你慢慢从小我转换为高我。而高我本身,就是那无形无相的宁静、喜悦和智慧。
日常生活中,斩断能量线,把能量收回来,下面例子可作为参考:
你有个非常挑剔且朝令夕改的上司,为了满足他/她的要求你经常加班加点,累的筋疲力尽,可是上司还处处不满意。
尽管你内心十分渴望找他/她谈谈,或者渴望辞职,但是你害怕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一想到和他/她单独谈就发抖、害怕失去上司的信任、害怕失去升值的机会、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没有钱、害怕别人说你没能力….
生活中,每当处于这样的十字路口时,你可以做出选择,选择跟从内心的直觉,抑或是受恐惧的主导继续付出自己的能量。
跟从内心直觉行动,跟从自己最深切的热情、渴望,就是跟从你高我的声音。由此,你跟高我的连接日渐加强。
由此,你的成就感和快乐渐渐不依赖于别人的评判。
由此,你幸福的源泉便由外在逐渐转向了内在,外在的标准和评判已对你不造成影响,因为你自己内心本就拥有无限的宁静和喜悦,只是你长久以来过于关注外在,而跟它渐行渐远。
跟从自己直觉行动时,需要巨大的勇气和信任,你需要面对周围许多质疑的目光,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和批评…. 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保持不评判的自我觉察。
觉察你做选择时的恐惧感,它反应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觉察别人的评判对你有什么影响?让你升起什么样的情绪?它反应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只是静静地感觉/觉察,不评判,等情绪能量渐渐消散后,根据直觉行动。当你开始根据内在直觉,不再因恐惧的主导,无意识地根据他人意愿/评判来行动时,你需要面对的最常见的外在质疑就是,人们说你开始变得自私。甚至,有时候你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自私。
比如,你现在开始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静静地享受内心逐渐找回的宁静,然后你本能地抗拒很多你觉得无意义的活动;
比如,社交、聚会、活动、走亲访友....然后人们开始说你变得像另一个人,变得自私,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自私,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里隐含的意思就是,别人需要顾及你的需求,他们要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贡献出自己的能量,必要时牺牲自己,否则你就会说别人自私;
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或者别人,说人家自私的时候,是否带着某种恼怒?一种责怪别人不按你意愿行事的恼怒? 进而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想要别人按照我的意愿来行事?
所以,你可以看到,自私,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想要别人给自己能量,甚至要控制能量获得的方式。如果这种行为被拒绝,就会变得恼羞成怒:
你不陪我逛街,我就恨你,对你发脾气;
你不陪我喝酒,我就不认你这个兄弟;
你不娶我/嫁给我,我就让你一辈子不好过;
你不爱我,那我也不爱 .....
还有无数例子,只要你观察够仔细,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这种控制的欲望以及失去控制后的“悲剧”故事。
另外,你可以看到许多积极奉献自己的人被奉为无私的楷模。但你是否看到,许多看似无私的给予其实是无意识地在呼吁赠予接收者的关注、爱和承认?
你想某些人按一定方式行事,要做到这一点,你显示某些行为模式。
例如,你奉献、百依百顺和甜蜜,而且尽量永远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此行为背后是不是也存在着控制的需求?
极力控制的背后,隐藏的是对失去控制的恐惧。恐惧自己失去来自于别人,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关注、关怀、承认和爱。
你是否仔细观察过自己有多么恐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从小我们是不是就被父母教导要按照他们的意愿来行事?这样的话你就会被认可,被爱?从小我们是不是就被学校教导要好好学习?这样的话你就会被接受,被尊敬,被爱?
从小我们是不是就被社会教导要赚很多钱,这样的话你就是成功人士,就会被接受,被尊敬,被爱?.........所以,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无意识地按照外部的标准行事,一直按照别人的意愿来生活。
从能量场上看,我们就是这样一直无意识地对外部人和事输出能量,以交换来自外部的能量。有了这些外部能量的确认,我们就会感到安全、感到被爱、感到受尊重、感到被认可。
但是,这些外部能量就像止痛片,永远不会解决你的问题,你需要不断地服用。
由此,你需要不断地努力付出,以不断换取止痛片,来获得内心片刻的安宁。
直到有一天,你真正的醒悟:
我所需要的无限爱、宁静、喜悦永远永远也无法从外界获取。此时,你真正地把注意力转入内在,开始聆听内心的直觉和声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
你越是遵从内心的直觉——高我的声音来生活,你就越是频繁地把自己等同于高我。你就越会感到快乐、幸福、满足、成就、喜悦、宁静。
因为,你的高我本就是这些无形无相的能量!它一直都在,从不曾离开过你!
只不过你长久以来过于关注外在标准,过于关注别人的声音,而不断抗拒它。由此,你渐渐不再听得到它的声音。
文章:网络。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金刚智慧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一个动作改变别人的一生。 传播智慧,助人助己,福德无量,感恩常在
谢谢您! 请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受益
2024-03-17 13:55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