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丨你可寻到心中的明月?

繁体



 加行的修法——皈依 02

  

     皈依的含义  


有关皈依的含义,在经书中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


一个弱小的小孩子,若被狗或者其他动物追逐的时候,他会感到恐怖,然后就会呼唤妈妈的名字,并跑到妈妈跟前寻求庇护。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对这些动物有畏惧感,他相信他的妈妈能够救他,所以他不去投靠别的地方,而是跑到妈妈跟前。


皈依也是同样。我们感觉到轮回非常可怕,如何从轮回里逃脱呢?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有希望。其他世间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让我们得到解脱。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神变,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不承认无我。

在从两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经典,到现在这些外道的经典当中,始终找不到宣讲大空性的书籍。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无论修行也好、行善也好,由于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就只能被束缚在轮回当中。

即使我们修学外道,也没有办法真正从轮回中跳出来。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安全地到达彼岸,趋向涅槃。所以,如果我们对轮回感到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宝。



如果对三宝建立了这种信任感,就叫做信仰。这是皈依的基础。必须要以智慧而信仰,而不能盲目地信仰。

如何以智慧而信仰呢?

首先,就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是在外加行中已经讲过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断除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缘,既不是烧香也不是拜佛,而是通过智慧——所向披靡、不可摧毁的无我智慧才能够断除。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因为其他的某个原因,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个愚蠢的念头——我执。

现在要断除轮回,就必须培养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以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无我智慧推翻多世累劫当中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所以,只有佛法才能解决轮回的根源。通过这样理性的思维,就能对佛法建立理性的信任感,这叫做正信。

建立无我智慧的方法,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大家应该会有一些初步的常识。无论从大乘的阿毗达摩(《俱舍论》)入手,还是小乘的阿毗达摩入手,再到唯识、中观等等,然后就是密乘,如果有机会,这些系统的知识都应当去学;学完以后才能彻底了解轮回、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在这些佛法经典里,才能找到这些答案。





其他世间的书籍虽然成千上万、浩如烟海,但即使你黾勉不倦、坐以待旦地攻读到韦编三绝的程度,都始终无法探询到这些答案。所以,学习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树立正知正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能依照佛所说的去做,就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种信任就叫做信心。
信仰就是这样。

其他的宗教讲信仰,佛教同样也讲信仰。但是我们的信仰首先不提倡盲目地信仰,而是让你去了解这些知识,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你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信心,这叫做理性的信心,这在皈依之前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认为佛教有足够的能力帮助我们脱离轮回,你就不会去皈依它。只有当你坚定不移地相信,唯有佛法才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源,其他世间的学问以及外道都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如果想解脱,你就会心甘情愿地皈依。






要皈依,就应该知道“皈依”这两个字的究竟含义。内地的居士中有一种看法,众所周知,受皈依戒的时候会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凡是参加皈依法会的人都可以取一个法名,发一个皈依证,大家都认为自己有了这个证件以后,就是佛教徒了,从此以后就自称为皈依佛门的居士。

但这是不一定的,因为皈依这两个字的真实含义,并不在于法会隆不隆重,给你取不取法名,也不在于发不发皈依证,而在于自己心灵深处的一种誓言和决心。有了这个誓言和决心,则无论有没有证件、有没有法名都无所谓,这才叫做皈依,从此以后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参加了皈依仪式、有了证件、取了法名,也不算皈依。





那是什么样的誓言和决心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三宝,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佛宝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诸佛的化身、报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属于佛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第二就是法宝,无论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只要是佛所说的法,都叫做法宝。法宝可以分为两部分:证法和教法。证法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禅定和智慧;教法就是三藏的经典。教证二法当中包括了所有的佛法。

第三就是僧众,大小乘的观点稍有不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宝就是证悟了一地以上的菩萨,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等等,哪怕仅仅是一位菩萨,都叫做僧宝。从小乘的观点来看,僧宝必须是四位比丘以上。无论是否证悟,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才叫做僧宝。

作为学佛的人,对佛法不能有偏见及分别心。现在的居士当中有这样的情况,学密的人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认为显宗见解低劣,没有具体的修法等等;而学显宗的个别人,因为不能理解密宗里的一些比较深奥的法,就觉得这不是佛法,认为显宗才是正法,进而在大庭广众中去诽谤密宗,说密宗不是佛说的法。这些做法都不对,都应当杜绝。我们不能有门户之见,应不分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汉传,凡是佛法都要一视同仁。

在许多国家,一个城市里设立了各个宗教的中心、寺院、教堂等等,各个宗教之间都能和睦相处,我们佛教徒内部就更不能有这样的争论。同样都是佛法,就绝对不能执著、分别。如果有了分别心,说那个法不好,这个法不好,肯定就犯了谤法罪。谤法罪比五无间罪还严重。所以,绝对不能去毁谤任何一个教派。

那是不是所有教派的法都要修呢?不一定。在所有的佛法当中,我们可以选一种法来进行修持。如果一个人想把八万四千法门都修完,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修,仅仅是阅读完八万四千法门的经典,穷其一生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种修法。能专心致志地修一种法,就等于修所有的法了。



实际的修行和信仰不一样,要信仰所有的佛法,但具体修行的时候就只需修一个法门,这是非常重要的。

僧众也是一样。无论南传、北传,还是藏传、汉传,凡是佛弟子,凡是修佛法的人,都是我们的道友。凡是四名以上,无论是藏传的四位比丘,还是汉传的四位比丘,凡是修佛法的圣者比丘,只要在四名以上,都是我们的皈依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我们的皈依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

密宗还讲第四宝。第四宝是什么呢?就是金刚上师。金刚上师既是三宝的综合体,也可以当成第四宝,都不矛盾。 

我们在皈依的时候,比如说,我给你们传皈依戒,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凡是受这个皈依戒的人都是皈依我,其实并非如此。皈依不是皈依一两个具体的人,而是皈依所有的佛法僧。我只是帮助你们受这个皈依戒而已,所以不能搞错。

 
 

      往期回顾   加行的修法系列       


人身难得01
人身难得02
人身难得03
轮回过患01
轮回过患02
轮回过患03
轮回过患04
轮回过患05
轮回过患06

入座与出座01
入座与出座02
入座与出座03
入座与出座04

皈依01


图片 | 来自网络

正文 | 选自《慧灯之光》 


扫码关注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