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心里丨文殊师利与维摩诘的对话(经典必读)
身
心
灵
▲李公麟(北宋)《维摩演教图》(局部)
相传,维摩诘为毗耶离国的大乘居士,他称病在家。佛派遣诸比丘、菩萨(文殊师利)来看望他。维摩诘借此机会与来问病的文殊师利等菩萨和比丘反复论说佛法。
典故出处可参阅: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1
“你的身体病了,但我想知道的是,你病了吗?”
文殊师利一见到维摩诘开口便问。
“我的身体病了,但我一点也没病。”维摩诘答到。
“哦,很好,很好”文殊师利说。
“但既然你的心一点问题也没有,你的身体怎么会病呢?”
文殊师利又问。
维摩诘答到:“事实上,我的身体也没有病,但众人都说它病了,我也跟着说它病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文殊师利问。
维摩诘说:“被众人称为身体的这个事物,有一百万条路要走,它本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而它有可能发展的所有形态,对它来讲都是正常的。但众人不那样认为。有的身体的形态发展,导致它健硕长存,有的身体的发展形态,导致它快速极灭。导致身体健硕长存的,是人们想要的,他们说这是身体正常的、应该的,他们称这为健康,并视健康为好的;导致身体迅速极灭的,是人们不想要的,他们说那是不正常的、不应该的,他们称这为疾病,并视为不好的。”
维摩诘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本来没有任何概念的清净的身体上,人们关于身体疾病及健康的观念就这样被创造出来,并且久而久之他们看见了疾病现象,且显得那越来越真实无疑,并无法逾越。”
“就这样,人类掉进了一个叫‘病’的、无法出离的、四大天坑之一”,文殊师利接话到。
“是的,是这样。”维摩诘说。
2
“那好吧,就假装人们所说的疾病是真的,那么你的病什么时候好呢?”文殊师利问到。
“当人们关于身体有病——这个‘见病’好了,我的病也就好了。”维摩诘说。
“我的病根在人们的知见上,并非在我的身体上,因此当他们的见病好了,我的身病也就好了。这就像眼睛里长了东西的人,看到他所看到的事物上有瑕斑,当他自己的眼睛好了,事物上的瑕斑也就没了。”维摩诘进一步说到。
“哦,是这样。”文殊师利说,“但当一般人生了病,你如何安抚他们呢?”
“我熄灭自己的心,把我的心移至到他们心上——我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从他们心的城堡、眼的瞭望台里望去,如果他们要世间的治疗,就给世间的治疗;如果他们要觉悟出离生老病死假象,就给他们出世间的法教;如果他们什么也不想要,那么我也无所求。”维摩诘说。
“那么,这如何显出你的悲心呢?”文殊师利问到。
“我的悲心是,他人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我给他们想要的,而不是我想给的。”
“如果一个儿童,把毒药当糖丸,他要你也给吗?”文殊师利笑着问到。
“我当然不会给。”维摩诘也笑着回答到,“因为我这里没有毒药,只有上甘妙味。我只能给我有的,不是吗?”
文殊师利答:“是这样,你太有意思了。”
文殊师利又问到:“要说世上有人生了重病,他们问你要觉悟,要出离生死、疾病和身体的缠缚,你该如何教育他呢?”
▲李公麟(北宋)《维摩演教图》(局部)
3
“众人认为身体有病,当然得从身体出发了。身体如果疼痛,在给与止痛治疗的同时,教给他们观察身体、疼痛,以及心围绕身体及痛苦生起的焦虑、恐惧、悲伤等种种觉受,还有来往与出没于这些觉受的虚假精灵——念头,最后教他们看见清净的法,清凉而寂静的世界。”
维摩诘接着说,“观察身心世界,从外到内有四种存在:身体,及身体上的感受——酸麻胀疼痒,寒热温暖凉等都属于身体,属于外层;从观察身体及身体上酸麻胀痛痒等感受,到观察出喜怒哀乐悲惊恐等心理上的感受——这属于介于外与内的中层,再进一步留下和过程,会有许多念头出没于这些心理感受之中,就像虚假的光波出没在云彩中,这是内层。穿过这内层,所有虚假的都会消失,你会看到法——那清净的、不内不外、遍布而是的真实存在。在抵达这里之前,修一分有一分的解脱,修两分有两分的解脱,修三分有三分的解脱……到这里是十分的解脱。”
“身、受、心、法。”文殊师利说,“你说的这不是世尊所教的小乘法教——四念处吗?”
“是的。”维摩诘答到,“一切大乘行者都必须从小乘教法修起,就像参天大树必须从地面长起一样。大乘行者像飞鸟,但飞鸟也必须找一棵树在上面建它的巢,飞鸟也不可能只在空中飞而不息落。”
“你说的太对了,佛陀所有的弟子都应从小乘修起,直到大乘、最上乘、无所乘。”文殊师利说。
▲李公麟(北宋)《维摩演教图》(局部)
4
“菩萨们修行必须重视对感受的了知。感受有身体上感受,有心理上的感受,修行者须对二者时时注意。感受在生命的存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有身体上的感受,你不知道身体的存在,身体存在就像旁边桌椅板凳无别;没有心理上的感受——没有心理上的感受障碍心,心就像晴朗的天空星星闪烁。”
维摩诘继续说,“修行身受心法的人会注意到,在内在中,感受就像大地,想法就像天空——如果你密切的觉知感受,就像在大地上行走,踏实而安定;如果你不修感受,只修观察想法,那就像在天空飞,会让你云里雾里上下翻腾不得安宁且找不到北。”
“是的,无数往昔修行,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文殊师利应到。
“我把不修感受,只活在自己想法中的人称为天人;我把老老实实观呼吸和修行感受的人,称为行走在大地上人,活在地上的人。我把老老实实修行身受心法的人称为长着翅膀的人,长着翅膀的人,如果他到天上飞也可以,如果他在地上走也可以,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如果由经修行,他见证了纯净的法,他置于纯净的法之中,我称他为佛。佛陀就是那样的人。”维摩诘说。
“修行身受心法当然好,可是身体生病的人却不容易切入对它们的修行,病痛夺走了他们修行的能量。”文殊师利说到。
“不,文殊师利。”维摩诘说到,“能量没有争夺者,能量整体也不会增减亏损。身体病痛的人不容易好好修行身受心法,是因为于往昔无所修行中,他的心理虚妄的能量增加了,他真实安静的力量转化到那虚妄中去。”
“文殊师利,正因如此,所以我所说身体疼痛的人,要先给与止痛等身体的安抚再修行。我常也告诫弟子们说,要在身体平衡无病无癖时抓紧修行,以让心安扎在真实平静的力量里,让心理虚妄能量无法转化和生起。”
▲李公麟(北宋)《维摩演教图》(局部)
5
“维摩诘长兄,今日你所得病,是属于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亦或者,是生理的多一点,还是心理的多一点?”文殊师利问到。
维摩诘答到:“我所得病,既不是生理的,也不是心理的,而是无所病。若说是病,是虚妄病,不是真实病。真实存在从不得病。”
“一切病在心,是心误以为有病。病是一个纯粹的概念。还原病的概念为概念的病,让这匹纸马不能再驮着你狂奔乱踏让你担惊受怕。”
“维摩兄,这听起来有点像不切合实际的理论。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的饥,赵括打仗纸上谈兵吧?让你生一下病试试?且还是那种治不好的重病。”
“哈哈,文殊师利老弟,你忘了,我正在生病呢,医生大人说是肺癌晚期。”维摩诘笑起来提醒文殊师利说。
“晚期个鬼,无早无晚。无人相,无我相,无病相,无寿者相,无生相,无死相——文殊师利老弟,这些词咱可不是背着玩的,不证实它们,不活在其中,不和佛陀世尊白相知了一场么。”维摩诘说。
“理解,理解。”文殊师利一边回答,又一边开玩笑的问,“老兄,你死后准备到哪里去?”
“桌上的灯焰熄灭了到哪里去?枝上的花朵掉落了到哪里去?陶罐碎了到哪里去?星辰毁灭到哪里去?锅里的盐化了到哪里去?水上的泡泡破了到哪里去?少妇姣美的容颜不见了到哪里去?慈祥的老人脸上静息的笑容到哪里去?长大孩童的童年到哪里去?蝴蝶坠枝到哪里去?蜜蜂哼过的歌唱到哪里去?抹在脸上佳人粉脂的香味到哪里去?放在嘴巴里美食的香甜到哪里去?刚才说过的话到哪里去?……这些宇宙间的万物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
维摩诘安详而又调皮的回答到。这一对老伙伴相视再无语,而内心的欢笑像打翻的香水瓶里的香水一样,以不可见的方式向宇宙的深处飞去。
不,没向宇宙的深处飞去,向你我的心里飞来,我们接住了它,收藏了它,不是吗?
我们还原一切虚假的,我们披露一切真实的,修行是一场踩着青青麦苗的儿童游戏,我们玩得超级开心。
▲李公麟(北宋)《维摩演教图》(局部)
文章来源: 全息宇宙
整理编辑:灵性的花园
今日智慧之语:
修行人防御疾病的金钢罩
一切的病痛都是起于我们唯心所造,本来根本没有我,又何来这个「我」在生病?如果病一来马上就以最坚决的态度回拒它,绝对不让自己有一个「生病」的意念产生,那么这个病就会马上跑掉。
可你们都太软弱了,时常感到:「唉呀!我好像这里痛,那里不舒服。」如果时常持这种念头,就会像一扇门,本来只露出一点点门缝,可是因为你们不断地起生病的想法,这个门缝自然就会被你们不好的思想力量所推开,大门一开,病就会很快地侵入你们的身体。如果每一秒钟都能保持内在意识的清醒,不要让某些不好的东西进来,就不会有什么东西入侵。
得病就象是先在外面挖一个洞,本来我们身体的外面都有一层「气」罩住,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外界不好的力量所侵入。病况发生时,就如同我们外层的护罩被戳穿了一个洞,病就直接由此洞进入我们的身体,所以才会生病;如果我们外面的「气体」很完整,病根本就无从入侵。
修行的人本身就很健康,所以没病,不修行的人很容易被外界所激动,所以等于自己先开了一个门,请病入内。所以,如果我们的心里保持镇静,自然会化解这种灾难的气氛,就好像发光可以破除黑暗一样,这样就可以改变我们的「定业」。
有些人很相信算命的预言,说某日某月或某年会发生什么病,或遭到什么意外或灾祸,这时候心里就会先起各种害怕的念头,心中一有恐惧害怕的思想,等于立刻在体外开一个小门,各种不好的东西自然就会进来。
修行的人精神纯正,心意集中,外层的气罩像金刚一般,是不会被病源刺穿的。不过就算真有一点病也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让它困扰我们,知道有病就应该更加努力修行,用我们的力量赶它走。这个身体是我们的家,我们是主人,主人没有邀请它,它怎么可以自己闯进来呢?如果你能这样坚决地赶它走,病是不会留下来的,即使是一点小感冒入侵,敏感的人也会马上感觉到,但是不敏感或不修行的人,就不会知道。
要觉知病源的入侵,必须保持意识的绝对清醒,让身体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如果一感到有病入侵,应该马上坐下来念佛号,并且坚决地告诉自己,我不要病,病又不是真理,任何强迫性的东西我都不要,只要真理,这样病就会跑掉。
修行愈久,念力愈强的人,甚至一两秒内就可以根除病源。一般不修行的人,因为没有这份念力,所以才不相信自己有治病的能力。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有自然的抵抗力,自己会治病,有很多医生可能会告诉病人,这些药给你,不过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救自己。因为我们是伟大的众生,没有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做,可是这也是随你自己相信多少,才能做多少,也就是说,这种潜在的无限力量,会因个人使用程度不同而有差别。
我们修行的人比其他人具有更多的力量,就是利用这个力量赶走病。如果你们病了,这是因为你们自己要生病,很可能精神不想要而身体却要。所以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身、口、意,有时候身体某些地方很喜欢生病,所以应该像教育小孩子一样,慢慢地一再教导它正确的观念,如果它还是听不懂,那就给它一点药吃,然后告诉它「好了,现在安全了!」让这个身体把病真正放下来,这样病就会好。
但是众生刚好相反,他们多方面照顾自己的身体,却忽略精神的修持。
所以师父教你们身、口、意三方面都必须修持清净,因为如果只是意净而身却不净,就会造成精神虽然完善,可是身体却仍是有漏的躯体,有漏就有病。所以我们要以意念教导这个肉身,告诉它,事实上没有一个会生病的「我」,以便使身体能真正放下一切,放下一个在「生病」的念头,这样就不会生病。
生病其实并非是有什么业障,真正的业障是指我们「无明」的地方,因为无明,所以有一个黑暗不纯净的灵魂,如果灵魂清洗干净了,那时候佛也没有,魔也跑掉,更不会有病。
本来我们是没有病的,所以心经上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如果什么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会有病?
因为我们执着这个身体,所以才会有很多麻烦,应该要多打坐,就什么事都不会有。
——SMCH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