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终津梁|助念方法及注意事项

繁体

饬终津梁
印光法师鉴定 李圆净编
助念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助念办法

一、赴请助念时,至少由理事一人,率众同往。随带接引佛像(或木质金装,或五彩绘画均可)及引磬、香烛等需用物品。

二、初到时,一面将助念利益及所避忌,切嘱行人家属;一面策励行人及布置一切(佛像面东,行人宜西向,坐卧不拘)

三、俟团友齐到后,开始总念一次(约二小时)若病亟者,可由先到者先念,无须等候。由理事视缓急酌定之。

四、总念毕,由理事将全团分定班数,扣定钟点。遇紧急时,须日夜轮念,务使佛声相续不断,至行人全舍暖觉方止。

五、班数分定,未轮著者,可回休息,但应于轮期前早到,以便瓜代。若人数少,可劝家属加入。

六、行人临终时近,须令家属加入同念,以免有妨碍举动。如对行人有须策励处,斟酌行之。

七、行人生西瑞相,须注意考察,以便报告。

八、助念仪

团友坐佛案两旁,家属代行人拈香行礼,行人合掌听念(自念声默不拘)

先总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三遍)、赞佛偈;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数百声或数千声)

总念时临了,再念: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

忏悔偈(一遍)

愿生偈(一遍)

次分班念:

初念从赞佛偈起,以后换班,但念一句佛号。

最后休止时(即行人全舍暖觉以后),全体齐念愿生偈,一遍(一字一引磬)毕,再念四句回向文。

助念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附记)印光法师云:“助念仪亦无碍,但系未至临终时之仪。若至临终,即可从赞佛偈起,赞佛偈念毕,即接念佛号,永不更念别号,直至将欲停止,再照所订之章程。念三菩萨及回向,不可死执。

二、团友须知

一、念佛助生,关系最巨。但亲属对于亡者,情爱所系,令其不动悲悼,似属难能。是以朗诵佛号,使病人正念现前,得生安养者,实赖净业友人之协助。故团友逢有邀请助念情事,责任所在,当迅速临莅,如救火然,勿得迟延贻误。

二、团友既到邀请助念之家,推举功行纯粹长于说法者,到病人前安慰劝勉,施以无畏。应云:“我等为汝念佛,虔求加被,愿汝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随佛往生耳。然娑婆恶浊,易失正念,固当一心念佛,以求佛慈接引,即得往生。当生欢喜心,如出牢狱,得回老家,切不可怕死。若一心念佛求往生,寿若未尽,由一心念佛故,即得业障消除,疾病痊愈。寿若已尽,则即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若痴心怕死,则寿不可延,往生永无希望矣,可不哀哉!大众须竭诚净念,俾得往生。

三、团友相处,应出以谦和诚敬,远离我慢、贡高、瞋恚、嫉妒。不然,则是拒人千里,失却临终助念之大利也。

四、念佛助生极乐,助念者获有四种利益,兹列于左:

(一)我为他人临终助念,我之善根因是而长大,功德因是而增加。

(二)我为他人临终助念,因是而获得无边阅历,可为自己法戒。

(三)我为他人助念,则他时人亦为我助念,可获相助之功。

(四)彼人因我助念故,得生西方。他日以此善因缘故,彼人当从西方侍佛来迎,助我得力。

四、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延年。世寿濒危,即得往生极乐。世人不察,每以佛法但为超度幽冥而设,疑为不吉,庸愚瞽见,大谬大谬!《华严经》,佛升诸天说法,无量天帝共赞佛法最为吉祥,云念佛者,佛所说之法也。故一心念佛,功德实不可思议。

二、凡眷属人等,切不可入房与病者作软爱语,或临床挥泪,扰乱病者正念,累其堕落。

三、病房之中,除念佛者外,非必要时,伺候者以二人为限,其余可在房外静候,不宜喧哗,或加入同念更佳。

四、病者气绝以后,切忌哭泣。又忌揩洗手足,搬动身体,掉换衣服等事。致使行人痛苦,丧失正念。须照常念佛,待至暖觉全舍以后,方可举行。

五、病者暖觉全舍以后,臂膝弯屈,难以正直,可用热水手巾搭于臂膝弯处,自然照原。其实屈亦何碍?切不可听从世俗之谈,谓行人手足不直,来生将成折肱跛足之人。此等谬见,稍有识者,即知其妄。盖修行有得者,多侧卧而逝(称为吉祥逝),或坐化立亡。夫侧卧坐化,手足必屈,不辩自明。即释迦牟尼佛涅槃时,亦侧身右胁而卧。故行人身体之正直与否,实不成问题也。

六、生西以后,家属应以念佛代灵前哭泣。

七、祭祀应以素斋代荤菜。

八、节省丧事种种靡费以作佛事,或买放生灵,为行人生西之助。

恭录自《余姚佛学会念佛助生极乐团章程》

注:根据弘化社印本《饬终津梁》校对,总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