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男人就算做了鬼,也是一个痴情种,可怜可悲可叹

繁体



今天的故事,素材来自网络。故事里的“我”,指的是分享人。
先太夫人的外公家是曹氏,曹氏家族中有位老妇人能够看见鬼。
我的外祖母回娘家时,和她闲谈起冥间的事。这位老妇人说:“昨天我在某家见到一个鬼,可谓是个绝顶的情痴,不过,情景也确实可怜,十分令人伤心。”
“鬼名叫某,生前住在某村,家中小康,死时二十七八岁。他死去百天以后,新寡妇人邀我居住他家,与她相伴。
我见鬼某常坐在院中的丁香树下,有时听到妇人的哭声,有时听到幼子的哭声,有时听到兄嫂与妇人的辱骂声,虽因阳气逼烁,不能靠近,但他总是要在窗外侧耳窃听,凄惨表情难以形容。
后见媒婆来到妇人房间,愕然惊起,不停地张开双手向左右窥顾。听说婚事没有议成,才稍有喜色。
不久媒人再至,往来兄嫂与妇人的住室进行巧说,鬼某则跟随媒婆往来奔走,惶惶不安,好像丢失了什么。

送来聘礼的这天,他坐在丁香树下,双目直视着妇人房间,眼泪涔涔,如雨而下。从此以后,妇人走到哪里,他总是跟到哪里,眷恋的情意更加深厚。
妇人出嫁的前一天夜晚,在房内整理奁具。鬼某在房外徘徊,时而倚柱涕泣,时而低头沉思,稍听见房内有咳嗽声响,就从窗隙向内窥视,彻夜都没安宁。
我长叹了一声说:‘痴鬼何必要这样痴情!’
他似乎没有听见。
改嫁时,娶亲的人进入院子,手持火把向前走。鬼某躲避在墙角,但仍然翘首望着妇人。
我偕同妇人走出门来,回头一看,见他远远地跟随队伍来到了新夫门前。
他被门尉阻挡,不得进门,便用额头触地叩头,苦苦哀求门尉,终于进入院内。
进院以后就藏在了墙角。看着妇人与新夫举行婚礼,呆立在墙角就象傻了一样。
妇人进入洞房,他也渐渐靠近窗前,向室内窥视,如同改嫁前夜窥视妇人整理奁具时的情景。

到灭烛就寝的时候,还不想离开,被中霤神驱逐,才狼狈不堪地退出院外。
当时,我受妇人嘱托,回去看看她的幼子,也就跟随鬼某身后返回他家。
他一进家门,就直入妇人室内,凡是妇人坐的地方,躺的地方,都一一细看了一番。
一会儿听到了幼儿找母的哭声,他急忙跑出来环绕四周寻找,然后两手相握,作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状态。
忽然嫂子出来,打了幼儿一掌,他立即顿足拍胸,远远地表示出咬牙切齿的愤怒状态。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就自己回家了,也不知道后来他会怎么样。
不久我私下对那个改嫁的妇人谈了这些情况,妇人深自悔恨。”  村里有一个年少的寡妇正在计议改嫁,听到了这件事,以死发誓永不再嫁,说:“我不忍心让自己的亡夫这样痛苦。”

可叹啊!君子讲情义不去负人,不因为生死而有所区别;小人总是要负人,也不因为生死而有所区别。
人之常情,也不过是人在而情在,人亡而情亡罢了。如果思念一下上述死者的痛苦情景,就不会没有伤心感。  
儒生们仅仅看到淫祀求福,妖妄惑众,就反复争辩,力持无鬼论,从而也就没有理解先王神道设教的深远用意,反使愚夫愚妇们凶悍放肆,毫无顾忌了。还不如这位村里老妇人的话,因为她的话说出了生死之间人的感情。
感言:
当人去世,不幸堕入鬼道,虽阴阳相隔,却无法抹去人与鬼之间的情感,这情感,包括痴爱、关怀,也包括怨恨、报复。
人无法看见鬼,或不相信六道的存在,所以感情随着时间渐淡而放下,而鬼却因能看到人却无法再在一起,物是人非,只会更痛苦和更难以放下。
生前的不舍,造就了死后不肯离去的苦苦相随;生前的仇恨,也有可能造就死后的苦苦迫害……执念并不会随着形体的不同而有不同,却会随着形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行为。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要想活得心安理得,认识上应知因识果,行为上应光明磊落、暗室莫欺,待人待物,不以生死有别,就会少造些恶业,少结恶缘,多些吉祥如意了。

【PS:如果觉得故事有益,请点右下角的“在看”,感恩支持!】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1、早课视频30分拜忏+40分拜忏+60分诵地藏经

2、【视频】每天拜一拜,健康自然来!

3、2019飞雪寺团年晚会

4、婚姻福报损掉,要向双方祖先忏悔

5、劝单身师兄在婚姻问题上树立三个正确的知见

6、邪淫邪思让一名清华大学硕士创业失败颠沛流离

7、✦用什么方法最快改变命运✦☞改命☜

8、想知道自己肾气足不足?彭鑫博士有妙招

9、相亲过多,也损掉婚姻福报

10、【警醒】看了这篇文,你还敢乱看小说吗

11、三生三世,哪里有我的十里桃花?

12、邪淫手淫罪极重,灭除淫罪有妙法,此文给你指明路!

13、算命前,你必须知道的致命因果

14、【推荐】因果之律—乔布斯和苹果公司之前世今生

15、玲珑爸面——我的爸爸和你有一面之缘


·END·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分享爱、传递爱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