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最好的“贴膘”食物是这7样,附8道素食谱!

繁体

秋是丰收的季节,此时物产最为丰富,所以更是食疗养生的好时候。

可是贴秋膘都适合吃点啥?素小编总结了一份秋日七宝,秋季养生食材就齐啦!

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

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大枣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菊花

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红薯

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栗子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以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秋季,每天吃几颗栗子,有利于补养元气,强壮肾精。

推荐食谱

银耳秋梨甜粥

梨1个、大米2把

大枣1把、干木耳1把

黄冰糖100克

1. 一把木耳泡发后,摘洗干净

2.梨洗净,切成小块,保留梨皮,为了营养不流失

3.大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

4. 所有材料放锅里,加水。放冰糖煲粥即可

雪梨无花果糖水

雪梨 1个、无花果干 10个

红枣片、枸杞、黄冰糖适量

1. 雪梨清洗干净削皮去核切小块

2.锅中加入800ml的清水大火烧开放入清洗干净的无花果,大火煮开转中火煮十分钟

3. 倒入雪梨盖上锅盖大火煮开转中小火煮十分钟

4.放入清洗干净的红枣片

5.放入黄冰糖小火煮五分钟

6. 放入清洗干净的枸杞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红薯姜汤

红薯 1个、老姜 1块

红糖 50g、红枣 6颗

1. 红薯洗净,去皮,切成方块;老姜洗净,削掉老姜皮,切片处理;

2. 红枣用清水浸泡十几分钟,然后洗掉红枣上的灰,杂质;

3. 煮锅里倒入适量清水,烧开;

4.将红薯、姜片放进锅里用中小火煮;

5. 红薯快煮熟时,放入红枣;

6. 倒入红糖,搅拌均匀,略煮;

7. 煮好的红薯姜汤稍稍放凉,即可食用。

莴苣炒百合

莴苣 2根、合 半个

食用油、盐、生抽适量

1. 莴苣两根洗干净削皮擦丝控干水份。

2. 新鲜百合半个。切掉百合根部,掰开

3. 锅内放入一勺油,大火,油热后下入莴苣和百合翻炒。

4. 调入生抽和盐,炒至百合边缘变透明,出锅即可。

百合莲子蒸南瓜

莲子10颗、百合10块

面粉150克、南瓜1大块

糖桂花3勺

1. 提前一晚泡好莲子和百合

2.南瓜切成块儿

3. 将泡好的莲子和百合洗干净

4. 将南瓜铺进蒸碗里

5. 将莲子和百合摆放在上面

6.上锅蒸15分钟

7. 出锅后上面撒上糖桂花,也可以在蒸前撒上冰糖

黄金核桃仁玉米

鲜玉米棒1个、胡萝卜半根

青豆1把、核桃6个、淀粉1勺

糖1勺、姜片四五片

1. 将玉米粒取下,胡萝卜去皮切成小块,核桃去皮取仁备用

2.将淀粉和白糖加入碗中,加入少量白开水搅拌,兑成芡汁备用

3. 将核桃仁放进微波炉叮1分钟,使核桃仁更加酥脆

4. 锅内加入水烧开,将玉米胡萝卜青豆加入煮熟捞出

5. 另起油锅,加入姜片煸至姜成褐色取出丢掉

6. 将玉米胡萝卜青豆加入改中大火翻炒

7. 将芡汁加入,汤汁变浓稠,将核桃仁加入

8. 翻拌均匀,炒一分钟出锅即可

香菇烧栗子

青椒红椒各一个、栗子300g

香菇200g、盐1/2小匙

生抽1小匙、老抽1小匙、姜2片

1. 栗子剥掉外壳,上蒸锅蒸8-10分钟。香菇去蒂撕成块,青椒红椒去蒂去籽切块待用

2.锅烧热下油,下姜片爆香,再下香菇炒出香味,随后下蒸好的栗子炒匀,加快要没过菜的水

3. 水开后加入盐、生抽老抽调味,盖上锅盖小火焖10分钟

4. 大开锅盖,加入青椒红椒,大火翻炒收汁即可

麻香红薯糯米饼

红薯 300克、糯米粉 250克

白糖 50克、生白芝麻、油适量

1. 红薯洗净入高压锅,上气后10分钟蒸熟

2.取出稍凉,剥去外皮,用勺子碾成蓉

3.加入白糖、糯米粉活成稍微软点的面团

4. 手心抹一点食用油,取适量面团搓成小球

5. 放入芝麻中沾满芝麻,用手压扁,依次做完

6.锅内加适量油,小火烧至3成热,下入糯米饼

7. 炸至两面金黄捞出,用吸油纸吸取多余油分即可食用。

部份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欢迎投稿,请发送至邮箱:xm6699@163.com,合作联系微信:veg520com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