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第一卷

繁体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俱陀林中。尔时迦毗罗国有大释众。而自思惟。我佛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而思惟已告诸众曰。释迦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我等今者欲往佛所而问此义。如佛所说依教受持。如是言已。与大释众即往佛所。头面礼足依位而坐。尔时迦毗罗国大释众白佛言。世尊。我等大释众住迦毗罗国精舍之中。而忽思惟。我佛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我等不知。今与释众来诣佛所而问此义。唯愿世尊。为我宣说。我等得闻依教受持
  尔时世尊为断众疑。即说此义告释众曰。我先不欲宣说此义。何以故。所有诸魔外道。若闻此事而复谤言。沙门憍答摩自说其美。所乐即说非乐不说。有何所益
  尔时大目犍连现在大众中。即从坐起。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世尊告曰。目连。彼诸释众乐闻于我过去之事。所生之处。何姓何族。有何因缘。汝今志心而为宣说
  尔时会中大目犍连默然思惟。经须臾顷收僧伽梨衣安在头边。右胁枕卧累足不动入三摩地。而复观察世尊过去之世所生之处。若姓若族及因缘事。如实了知无其错谬。即便出定于大众前复坐本座。尊者大目犍连告释众曰。我于三昧观彼憍答摩往昔之事。世界坏时。彼诸众生命终之后。而得往生遍静天中。生彼天已。诸根圆满身相端严。众苦不生身心适悦。色相光明腾空自在。以天甘味而为饮食。寿量长时无中夭者。尔时大地大水所生满虚空中。犹如大海风吹波浪。如煎熟乳其水清凉。为彼后时一切众生。所食清净最上地味。尔时大目犍连复告众言。当尔劫坏。众生生遍静天者。以彼天中福寿俱尽。舍遍静天生于人间。所生之身亦如天界。身相端严诸根无缺。妙色广大自有身光恒常照曜。长寿喜乐腾空自在。于其尔时无日月星辰无岁数月时等。亦无男女众生之相。出生地味以为饮食。如是地味甘美细妙。有情食已而生爱着。于其后时贪味转盛。忽令身体而得沉重。所有光忽然不见。于是世间普皆黑暗。尔时有情见是世间普皆黑暗。种种惊惶心生忧恼。由是世间出现日月及星曜等。始分昼夜及其时候。如是有情寿命长远无诸病恼。于其地味贪着多者。色相损减而获丑恶。贪着少者其身色相恒自端严如是随心分别二相黑白果报。而彼众生互相憎嫉而成不善。以不善故由此地味即便隐没。以隐没故。令诸众生心生热恼。作如是言。今无所食深苦深苦。又复思惟。最上地味云何隐没。未来众生云何得食。令生若恼疲乏之患。而不可知不可言说
  尔时大地之中。不久之间即生地饼。其味殊妙馨香甘美。如迦梨尼迦啰花。而诸众生食此地饼。充益身体长寿安乐。身相端严气力增盛。若诸众生贪食多者色相损减。贪食少者色相如故无其损减。由此分别二相黑白。而互相非行不善业。令彼地饼隐没不见。以不见故。而诸众生复生苦恼。作如是言。深苦深苦。又复思惟。所生地饼云何隐没。其义不知。而诸有情即得饥困疲乏之苦。未来众生当于何食。由是不久为彼众生复生林藤。其色殊妙香味甘美。如是有情食此林藤。气力增盛寿量长远。形色端严人相具足。又彼众生。贪食多者色相损减。贪食少者色相如故。如是有情分别二相黑白。而互相非行不善业。由是林藤隐没不见。既不见已。令诸众生心生热恼。作如是言。苦哉苦哉。如是美味云何隐没。其义不知。我等云何而得饮食。由是不久大地之中。出生自然上味香稻。其稻依时自然成熟。尔时众生即取食之。亦甚香美。充益肢体寿量长远。由是尔时食于香稻。渐觉腹内有所妨碍。而即思惟。云何除去。作是念已即生二根。男女差别形相各异。尔时有情于色香味展转爱着。于自亲爱而以香花衣服种种供养。复以软言慰喻欢喜令彼忻庆。若有众生于己非爱。即便轻毁种种呵责。或以瓦石互相斗打行不善行。又彼众生所有过去正法今为非法。过去律仪今为非律仪。乃至昼夜时分亦颠倒分别。譬如有人以斗量炭。而为平满不正之行。亦复如是。以倒想故正法为邪。由是香稻亦复隐没。尔时大目犍连告释众言。由香稻隐没故。令彼众生逐日诸处寻求稻种而欲种之。时有一人。其性慵懒贪着财利。虽有稻种而不能种。此人知已而告之言。汝有稻种与我少分我要种之彼人言曰。我有香稻自要受用。汝今若要我即与汝。于后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却还我稻。此人言曰。善哉善哉。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或未得还。如至半月一月即得还之。作是言已即自思惟。自前香稻非种自生。不假勤力自在受用。今得稻种须住田野广施勤力。昼夜相续方得生长。如是念已。心生苦恼涕泪悲泣。又复思惟。过去之世所有众生色相端正。诸根圆满人相具足。身心适悦身有光明。腾空自在寿命长远。所食地味犹如天馔。而于后时。于此美食生贪着故。身即沉重光明即灭。于是世间普皆黑暗。又彼有情贪食少者身相不减。贪食多者身相损减。由此分别二相黑白。互相轻毁行不善行。由是尔时地味即灭。地饼复生。色相殊妙甘美馨香。增益诸根身心适悦。寿命长远。贪食少者身相不减。贪食多者身相损减。由此分别二相黑白。互相轻毁行不善行。尔时地饼亦复不见。由此非久复生林藤。色相殊妙其味甘善。亦如天食。充益肢体寿命长远。贪食少者身相不减。贪食多者身相损减。由此分别二相黑白。互相轻毁行不善行。尔时林藤亦复不见。于是世间有自然香稻从地出生。其米香美可长四指。依时成熟其味甘美。充益肢体寿量长远。由是众生贪爱增故。所有香稻亦没不见。是故今者求此稻种住于田野。广施勤力方得成熟。虽生稻米其米渐小。于是众生贪着地利。广占田野竞多种植。而行非法生贼盗想。于他田种复行偷盗。时有一人见是偷米。如是一遍二遍乃至三遍。而告言曰。汝自有米何不自用。云何于他而行偷盗。从今之后勿更盗米。贼闻是言犹不改过。复于后时又行偷盗。前人复见而责之曰。前已诫汝勿行偷盗。何故此时又亦作贼。即集多人共以责断。复于彼时。于众人中拣一具福德者立为田主。均分田土各令平等。有不依法者令彼调伏。田种若熟输其少分以赏田主。如是田主受行戒行。安慰世间依法决断。合调伏者即便调伏。由此世间立剎帝利姓名三摩达多王。王有大臣名为有情。其王后时生一太子。名为爱子。王有大臣名伊贺迦。时爱子王生一太子。名曰善友。彼有大臣名帝罗迦。时善友王复生一子。名曰最上。彼有大臣名阿跋罗建姹。最上王有子。名曰戒行。彼有大臣名哆罗惹伽。其王顶上生一肉疱。其疱柔软常以兜罗绵拂。拂于肉疱无诸疼痛。其疱后熟。自然破裂生一童子。福德端严具三十二相。众所爱重。因以立名名顶生王。纔下王顶即入内宫
  尔时戒行王内宫之中。有六万宫人各有奶乳。俱白王言。我有奶乳。愿奶太子。由此因缘亦名我奶王
  尔时世间所有众生智能渐增。能细思惟。称量分别微细之事。或是或非及工功等。是故立名号摩努沙
  尔时六大天子寿命无量。有六大臣。一名有情。二名伊贺罗。三名帝罗迦。四名阿跋罗建姹。五名多罗惹伽。六名摩努惹。如是六大臣。聪明多智。能治世间有大威德。时顶生王于其右股生一肉疱。其疱柔软常以兜罗绵拂。拂于肉疱离诸疼痛。于后疱熟自然开裂。生一童子。身相端严具三十二相。名为尼噜。有大智能福德无量。为金轮王统四天下。尼噜轮王于其后时在左股上亦生一疱。其疱柔软常以兜罗绵拂。拂于肉疱无诸疼痛。于后还熟自然开裂生一童子。端正殊妙具三十二相。名乌波尼噜。智能深远福德无量。为银轮王统三天下。乌波尼噜王还于后时。向右足上生一肉疱。其疱柔软亦以兜罗绵拂。拂于肉疱无诸疼痛。于后疱熟自然开裂生一童子。身相端严具三十二相。名室尼噜。福慧深厚。为铜轮王统二天下。室尼噜王于左足上有一肉疱。其疱柔软以兜罗绵拂。拂于肉疱无诸疼痛。于后疱熟自然开裂生一童子。色相端正具三十二相。名摩尼噜。福慧深厚。为铁轮王统一天下。尔时大目犍连告释众言。如是王位相继至今其数极多。如是众许王有子。名为爱王。爱王有子名善友王善友王有子名最上王。最上王有子名戒行王戒行王有子名顶生王。顶生王有子名尼噜王。尼噜王有子名乌波尼噜王。乌波尼噜王有子名室尼噜王。室尼噜王有子名摩尼噜王。摩尼噜王有子名噜唧王。噜唧王有子名酥噜唧王。酥噜唧王有子名母唧王母唧王有子名母唧鳞捺王。母唧鳞捺王有子名阿誐王。阿誐王有子名阿擬啰他王。阿擬啰他王有子名婆擬啰他王。婆擬啰他王有子名娑誐啰王。娑誐啰王有子名摩贺娑誐啰王。摩贺娑誐啰王有子名舍矩祢王。舍矩祢王有子名摩贺舍矩祢王。摩贺舍矩祢王有子名矩舍王。矩舍王有子名乌波矩舍王。乌波矩舍王有子名摩贺矩舍王。摩贺矩舍王有子名酥捺哩舍曩王。酥捺哩舍曩王有子名摩贺酥捺哩舍曩王。摩贺酥捺哩舍曩王有子名钵啰拿耶王。钵啰拿耶王有子名摩贺钵啰拿耶王。摩贺钵啰拿耶王有子名钵啰拿那王。钵啰拿那王有子名摩贺钵啰拿那王。摩贺钵啰拿那王有子名钵啰半迦啰王。钵啰半迦啰王有子名钵啰多波王。钵啰多波王有子名嚩弥噜王。嚩弥噜王有子名弥噜摩多王。弥噜摩多王有子名阿哩唧王。阿哩唧王有子名啰哩唧瑟摩王。啰哩唧瑟摩王有子名曩哩唧瑟摩多王。曩哩唧瑟摩多王有子名阿哩止娑满多王如是等王子孙相继。共有一百大国王。皆都布多罗迦城。于最后王生其一王。名降怨王。彼王有大威德降诸怨。是故名降怨王。如是此王子孙相继帝位不绝。有五万四千王。都阿喻駄也城。又此最后王复生一子。名无能胜王。彼王子孙相继帝位相承。有六万天子。都波罗奈国。于最后王又生一子。名耨钵啰娑诃王。子孙相继有八万四千王。都紧闭罗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梵授王。子孙相继有三万二千王。都贺悉帝曩布里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贺悉帝捺多王。子孙相继有五千王。都怛叉尸罗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娑多黎萨王。子孙相继有三万二千王。都乌啰娑大城。于最后王复生一王。名曩誐曩[口*尔]曩王。子孙相继有三万二千王。都无能大城。于最后王复生一王。名胜军王。子孙相继有一万八千王。都瞻波大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龙天王。子孙相继有二万五千王。都怛摩黎多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为仁王。子孙相继有一万二千王。亦都怛摩黎多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为海王。子孙相继有一万八千王。都难多布里也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妙意王。子孙相继有二万五千王。都王舍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娑多谟努那王。子孙相继有一百王。亦都波罗奈国。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大军王。子孙相继有一千王。都矩舍嚩帝大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海军王。子孙相继有一千王。都补多罗迦城。于最后王复生一子。名娑多半尼啰王。子孙相继有八万四千王。都矩舍嚩帝城。于最后王复生一王。名摩呬目佉王。子孙相继有十万王。亦都波罗奈国。于最后王复生一王。名摩呬钵帝王。亦名地主王。子孙相继有一百王。都阿喻駄大城中。于最后王复生一王。名持世王。子孙相继有八万四千王。都弥体罗城。于最后王复生一王。名大天王。梵行清净。子孙相继有八万四千王。亦都弥体罗城。于最后王复生一王。名儞弥王。彼王复生摩娱努王。摩娱努王复生涅里姹儞弥佉努王。涅里姹儞弥佉努王复生噜波佉努王。波噜佉努王。复生佉努摩曩王。佉努摩曩王复生佉努满多王。佉努满多王复生酥涅里舍王。酥涅里舍王复生娑涅里舍王。娑涅里舍王复生酥噜多细曩王。酥噜多细曩王复生达魔细曩王。达魔细曩王复生尾儞多王。尾儞多王复生摩贺尾儞多王。摩贺尾儞多王复生尾儞多细曩王。尾儞多细曩王复生阿输迦王。阿输迦王复生尾誐多输迦王。尾誐多输迦王复生颇罗娑埵王。颇罗娑埵王复生惹罗娑埵王。惹罗娑埵王复生没度摩啰王。没度摩啰王复生阿噜拿王。阿噜拿王复生儞扇波帝王。儞扇波帝王复生里娱王。里娱王复生商迦啰迦王。商迦啰迦王复生阿难那王。阿难那王复生阿那里舍目佉王。阿那里舍目佉王复生惹那迦王。惹那迦王复生散惹曩佉王。散惹曩佉王复生惹曩沙婆王。惹曩沙婆王复生案曩播曩王。案曩播曩王。复生钵啰祖啰曩播曩王。钵啰祖啰曩播曩王复生阿[口*尔]多王。阿[口*尔]多王复生波罗[口*尔]多王。波啰[口*尔]多王复生钵啰底瑟耻多王。钵啰底瑟耻多王复生酥钵啰底瑟耻多王。酥钵啰底瑟耻多王复生摩贺摩罗王。摩贺摩罗王复生嚩贺曩王。嚩贺曩王复生酥摩帝王。酥摩帝王复生涅里姹嚩贺王。涅里姹嚩贺王复生捺舍驮努王。捺舍驮努王复生设多驮努王。设多驮努王复生曩嚩帝驮努王。曩嚩帝驮努王复生室左怛啰驮努王。室左怛啰驮努王复生尾[口*尔]多驮努王。尾[口*尔]多驮努王复生涅里姹驮努王。涅里姹[马*犬]努王复生捺舍啰他王。捺舍啰他王复生设多啰他王。设多啰他王复生曩嚩帝啰他王。曩嚩帝啰他王复生唧怛啰啰他王。唧怛啰啰他王复生涅里姹啰他王。如是等子孙相继七万七千王。都僧迦大城。又最后王复生一王。名阿末丽沙王。彼王有子名龙护王。子孙相继一百王。都波罗奈国。又于最后王生其一子。名讫哩吉王。尔时迦叶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见世间。彼佛世尊为菩萨时。持戒梵行发大誓愿求无上觉。于兜率天而为补处。机缘成熟下生于讫哩吉王宫。舍位修行而成佛道
  尔时讫哩吉王。有一太子曰善生。此善生王复生王子。如是子孙相继有一百王。其最后王复生一子。名迦啰拿王。于其后时生二王子。一名瞿昙。二名婆啰捺嚩惹。此之王子。爱乐王宫贪于国位。恒自思惟。安慰世间行于王事。尔时瞿昙王子恒复思惟。众生生死沉没三涂。苦恼轮回而难出离。作是念已。即诣父王稽首拜跪。而白王曰。我今不乐王宫。欲于山野修习梵行而求出家。王即告言。汝为我子。所有国土及于王位。宰辅大臣如在指掌。何故轻弃而求出家。瞿昙白言。大王。我观三界如幻如化。无其坚实念念无常。何堪爱乐。我于今日辞王出家。王既闻已。知子志意即便听许
  尔时山中有一仙人。名讫哩瑟拿吠波野努。于其山间以草为庵居止修行。时瞿昙童子即往彼处踊跃欢喜。五体投地顶礼仙足。而白仙曰。我别王宫来于此处奉事仙人。愿赐摄受。如是仙人观于太子志意坚固。即便摄受。尔时童子即于山间。采果给水奉事仙人。如是辛勤累经岁月。师以彼童精勤不退。即为立号亦名仙人。于后父王迦啰拿而乃命终。时弟婆啰捺惹。即绍王位行其国事。时瞿昙仙人知王命终。告本师曰。我今不能于其山中采果给水。欲往城中而自住止。师即告言。瞿昙。汝先来此善住山野。何故于今却往城邑。汝今去时勿往城内。只于补多落迦城侧近寂静之处卓庵居止。守护诸根精进梵行。瞿昙童子闻是语已。即往补多落迦大城之外寂静之处卓庵结志。崇修梵行。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