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悟耀:药师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

繁体

释悟耀:药师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释悟耀:药师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

大家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药师经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这两部经常被众生误解,认为地藏经是用来超度往生者,药师经是用来利益阳世众生,如果熟读这两部经,就会发现地藏经也是一部“生活宝典”,药师经更是一部消除业障功德殊胜的佛经,不论在地狱或在人间,都能消除业障而获得解脱烦恼、痛苦与种种病苦。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为往生者做佛事,除了佛说阿弥陀经、地藏经之外,药师忏、药师经也常用来超度往生者,尤其是往生者因病苦而去世,都会特别的为他诵药师经。一般的说法是,因病苦而往生,容易有罣碍,所以诵药师经帮助他消除业障,让他以健康的身体往生。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阳间子女的罣碍,多于往生者,因为阳间子女长期照顾生病的往生者,点点滴滴在心头,因而于心相当的不忍,因而容易联想往生者带着病苦往生,一定很痛苦且不甘愿。其实,如果熟读药师经之后,就知道药师经的确有消除业障的功德。如果说是为了让往生者健康的离去,应该是比较世俗的想法,事实上,任何一部佛经都可帮助在世或往生者的健康,诸佛菩萨的福慧两足,不是众生的心可以计测,他们个个都是大医王,所以不用担心往生者的健康问题。倒是往生者的业障能消除,对他在六道轮回的去处或往生西方净土的品位,会有所帮助,更重要的是本来应该下地狱的,也因闻到药师佛的圣号而得解脱地狱之苦,这在药师经中,皆有明白的宣示。

我们读药师经,除了解药师佛所发利益众生的十二大愿外,常诵药师佛的圣号或常诵药师经,也可避免九横死,也就是避免病死、火焚、水溺等九种之意外死亡。现代社会虽然文明进步,但意外死亡不低于以前的朝代,这是因为众生所造的业越来越严重。单以饮食来说,过去物质不丰富的时代,一般家庭吃鱼吃肉都是等到农历初一、十五拜神、拜兵将、拜祖先、好兄弟时,才舍得买鱼肉,更贫穷的可能要等到过年过节才买。吃鱼肉的机会少,代表众生造杀业的机会也减少,所以几十年前的老百姓都很纯朴,很有道德感,是非都很分明,不像今日社会,大家天天大鱼大肉的吃,还想着吃得更希奇,更特别,吃法也就更残忍,吃的量更是无法估计的多,这样众生怎么可能没有病痛?

此外,常念药师佛的圣号,或常诵药师经,也会获得十二药叉大将的守护,每位药叉大将各率领七千的眷属,等于修持药师法门就能获得更多的守护。同时对追求世间功名利禄的众生而言,也能获得满足,所以药师经说:求长寿得长寿,求富贵得富贵,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同时对产妇也多所助益,所生小小孩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为何说药师经用来消除业障功德殊胜,经中就有如此说:“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旁生鬼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人趣。”换言之,在药师经中,类似因做种种恶业,只要修行过药师法门,都会获得救拔,出离痛苦或地狱。也就是说药师经既能忏罪消灾,也能增长福慧,获得生活的安乐;同时亦能超度往生者,接引往生者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解脱一切烦恼痛苦。

每天恭诵一部药师经,对药师经的体会更深刻,希望大家有空多持“南无药师琉璃光佛”的圣号,并做功德回向,必能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

药师经满足众生生活的需求

为什么我要选择恭读药师经,而不是其它大乘经典,因为最近的季节,莲友在生活上有很多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众生日常生活所盼望。例如毕业季节,大家都盼望大学联考或其它考试,可以有理想的表现;有的毕业生则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也有人家眷中受到病苦,希望获得健康的保障;也有人女儿怀孕生产,在国历八月份就是预产期,他们也要求个生产顺利平安。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众生在正当的生活需求上,通常只知道求观世音菩萨,殊不知药师佛对众生生活需求的满足,都纳入其所发的十二大愿中。

急需要救苦救难,找观世音菩萨是最好不过,人在危急时,一定要赶快向观世音菩萨求救,菩萨就能闻声救苦,闻声救难。但如果是人生的正当需求,多诵药师经,或多持“南无药师琉璃光佛”的圣号也很殊胜。

药师佛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第六大愿则是关心众生的种种病苦,众生只要闻药师佛的名号,就能无诸疾苦。

药师经说:“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此外,并可避开一切的意外灾难,以及解脱一切的怖畏。此外,女性怀孕生产,持念药师佛圣号或诵药师经也不错。所生之子,利根聪明,安隐少病。

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学佛修行,在生活上的需求都需要放弃,所以不敢学佛,不敢亲近佛法,担心这样的人生就太单调乏味。殊不知学佛修行,在生活的需求上,更能获得满足,但不是一种贪得无厌的需求,贪得无厌只会带来痛苦和烦恼,正当的需求,则能获得安定的生活,也能获得自在快乐。

我主持念佛共修,见人精进用功,很为其高兴;见有人退转,我很难过,但我不会苦口婆心去拜托对方,我发现用拜托的语气去劝人念佛,通常最后还是失望,必须自己能体会佛法的妙用才行。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2
评论问答

龙尊王佛是什么化身

龙尊王佛是什么化身佛的存在对众生有很深的影响力,对众生也是有益的。所以想要供奉龙尊王佛的师兄,一定要虔诚,同时也要知道龙尊王佛是什么化身,这样对他就会有更深的认识,对自身也是有益的。文殊的现身为菩萨,..

素食:酪梨牛奶 夏季凉意

素食:酪梨牛奶 夏季凉意热量(kcal) 483.1蛋白质(g)24.7脂肪(g)13.3醣类(g)66.4纤维(g)3.8钙(mg)782.4铁(mg)1.3锌(mg) 3.3维生素C(mg)18.6 时 间:5分钟 材 料:酪梨1个(去子去壳后约150克);低..

罗刹女的故事 - 星云法师

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悲痛不已,纷纷向佛陀求救。佛陀为了解救无辜孩子的性命,想出一个办法来度化吃人的罗刹女。佛陀知道她有十二个孩子,最疼爱的是么儿,佛陀运用神通将..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2月23日)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初七第二日开示(2月23日) 打七这一法是克期取证最好的一法,古来的人根器敏利,对这一法不常表现。到宋朝时始渐开阐,至清朝雍正年间,这一法更大兴;..

阳光照向黑暗 黑暗自然消失

阳光照向黑暗黑暗自然消失阳光照向黑暗黑暗自然消失 黑暗的房间会看不见东西,那是缺少光线而不是没有东西。负担很重但却做得轻安,那不是不会累,而是做得甘愿,做得欢喜。同理,黯淡的人生不是没有希望,而是阳光..

久坐的问题

久坐的问题久坐的危害一:久坐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人体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并增大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 久坐的危害二:久坐不动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痛头晕,加重..

流浪狗嘴里叼着鸡腿一直不吃,男子追过去看到这一幕后泪流满面!

在狗狗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的毛孩子,它们也是有感情的生物,它们在很多时候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只狗狗,是一只瘦弱的流浪狗狗,它的身体看起来有些糟糕,因为不仅身体消瘦,而且胸前的..

黄志良玉雕作品欣赏|用敬佛、礼佛的心态去造佛

黄志良玉雕作品欣赏|用敬佛、礼佛的心态去造佛黄志良玉雕作品欣赏|用敬佛、礼佛的心态去造佛来自中国玉雕大师网原文链接:http://www.dashiyudiao.com/dashimove.asp?id=983 大师简介玉雕大师黄志良2016年,被评为..

“出家人”的年夜饭,原来如此丰盛,只是缺少了这一点很可惜

“出家人”的年夜饭,原来如此丰盛,只是缺少了这一点很可惜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过年了,每年过年的时候,是每家每户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很多人一年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很多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那种与家人团聚的..

金刚经大概讲了什么

《金刚经》是佛学中的大乘经文,而且也是非常经典的经文,所以很多的人都在修持《金刚经》,但是《金刚经》是很理解的一部经文,知道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金刚经》中的含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金..

释迦牟尼佛投生雪蛙时的发愿

释迦牟尼佛投生雪蛙时的发愿释迦牟尼佛投生雪蛙时的发愿 佛祖释迦牟尼佛第一次转法轮的时候,来了八万天子。这是佛在因地时跟他们结的缘。有一世,佛转生为一只雪蛙,慈悲心具足,但被一个残忍的猎人捉住,扒了皮。..

如何修持华严经

华严经作为佛法非常重要的一部经书,经文中包涵了一些关于般若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所以说经常修行华严经是会增加我们的智慧的,同时修行的华严经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诵读华严经,听华严经,和抄写华严经这..

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

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福州玉泉昙懿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久依圆悟克勤禅师参学,自谓已达不疑之地。南宋绍兴初年(1131),昙懿禅师出世于兴化祥云,一时法席颇盛。后来,大慧宗杲禅师来福建弘化。宗杲禅..

了凡四训如何

《了凡四训》作者袁了凡,明朝著名文学家,作者在文中讲述了自己的一生和毕生所学,把它汇成书写下来了,因为有四篇,所以叫四训,这是一本揭示了命运本质的书,告诉大家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作者在书中也告诉大家如何..

珍惜的变数

珍惜的变数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去的饲养员听了..

孝子遇仙

孝子遇仙相传明万历年间,在九华山下居住着一位青年农夫叫宁成,他自幼丧父,又无兄弟姊妹,一直与瞎眼老母相依为命。生活虽然十分清苦,但他始终对老母孝敬有加。盛夏的一天,烈日炎炎,宁成在地里锄草,口渴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