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经讲话叙

繁体

佛说观无量寿经讲话叙

默如

有情识的人类,就有思惟:有思惟,就有颐乐和企求。企求什么呢?企求生命的延长,不要死;企求生活的美满,舒适而安逸;企求最後找到理想中最适当的归宿,生天到佛国。试问:这三种企图,能如愿的实现吗?

要想办到这三件事,只有佛法是从,如能崇尚佛法,是会使其逐步实现的。佛法里最简要的方法是令人念佛,观无量寿佛。并且有一部观无量寿佛经。对这部经,多读,多学,多修,多行,就能有益於身心,达到一般人所企图的以上的三个圆满目的。

现在学佛的人,有个最好的因缘来了。台中慈明寺圣印法师,博学多能,富於佛学,精於宏法,写作很多,智慧很高。於余暇时,广览穷究,顷已完成观无量寿佛经讲稿,内容丰富,讲解清晰,实是启廸智慧华呆,增长法门无量功德。於以上三个企图的解决,有大裨益。

所谓观无量寿佛,能够解决这三个企求者,我说给你听:

第一,要想生命延长,要想不死。延长和不死,是有着程度上的距离的。但是,延长和不死,却也可能沟通的无量寿佛,顾名思义,就可知道他是寿命延长而又是不死的。原因:无量寿,寿命既是无量,那末,生命当然便是延长的了。郎因寿命到达了不可限量的无量寿,没有尽命的时限,这不是显然的而不死吗?无量寿佛如此,可不是人类的一些人,都是如此。话虽这样说:要知道:这部经,叫做观无量佛经。妙哉,在这一观字上,如能於无量寿佛作观想,也就会得同於无量寿佛,可以延寿,可以不死。

第二,要想得满足的生活,人间当有缺韬,十八九事不如意。不过,人们还是富於理想的,宗教家的天国观,陶渊明桃花源记,礼记上的大同篇,都觉得是可期而不可求的。无量寿佛的国土,美妙的境界,并非理想,而是现有的实事。无量寿经说得广博,一般熟读的小本弥陀经中所说,可见一班。其佛国土,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栏循。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昼夜六时,天乐盈空。风树水鸟,念佛法僧,演说七觉八道。声闻菩萨,充满国中,主伴随从,天人安乐,这是何等的美满璟境,可说是非常满足的生活。有人以为这不是人间事,不错。毕竟是实有,那末,不是人间,也是人间了。

第三,要求最後找到最适当的归宿。上文说的无量寿佛国,那么好,国土清净,庄严微妙,道念真善,品级高尚,物质生活,胜过天堂,精神生活,宁静安和,这不是人生的最美好的归宿吗!十六观经,对於无量寿佛国的一切的一切,都有详尽的描写和鲛说。十六种观,大致是说物质美好的国土、水、日、树鸟花木,一切布置的庄严,再说到观音、势至、无量诸天、声闲的慈悲威力的精神的庄严。并说到十方世界,尤是我们娑婆世界有无限数的有情,都往生到那里去,而找到各自最後的美满归宿。无量寿佛,委实是个大慈大悲者,特在那无量寿佛国裹,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设置了九品的莲台,以便安择我们往生的人,好有安住。在十六观中,最後有往生观?叫我们修这种往生观,这就是指示我们的往生的方法,由修观行而得往生。那末,我们该依法观行求取往生,不要辜负无量寿佛的慈悲愿力。这莲台要分戍九晶是何故呢?佛心是平等一味的,无分别,无作意的,毕竟空无相无愿的,还分什末等级呢?世界的众生千差万别,为的普应群机,随其根性差别,自然而示现其九晶的不同。就由如此施设晶级的区分,更增加了不可计算的往生人类,更显得无量寿佛的心包太虚,量周法界。

今日世界的文化,直飞猛进,人类凭空,居然登上了月球,可以对於以上的三个企求,依然未能把握得任,如此看来,这三个企图,毕竟不能实现吗?以佛法谈佛法,而佛法并不抹杀事实,所谓世间极成真实。大乘佛法亦主张於五明中求,科学也有功於佛学的。要实现以上三个企图,以佛法的观点,还是着重在一观字上,观有观想、观察、观念的三类此佛学观念,观郎是念,念者,即是心之所之,心念之所任处,普通的观念,是指印象而言。观想,观和想,融成一体,佛法修禅定三昧,都不离观想的。观察,是瑜伽七作意之一,修世间解脱,和出世解脱,都需借重於观察作意的。如能切实的运用这个观字,以一观而融贯观想,观念和观察以去观无量寿佛的依正二报,及其庄严,则其所要求达到的三个企圆,必能突破。

这一观字,为何而有如此胜大的功用?要知道:世间的事,都是由想像中得来的。如果浮生若梦,不去克勤克俭,从想像中去求发展,求进步,可以有收获吗?今日科学发明昌盛,登陆月球,不是徒然从空掉来,这便是想的成果。佛法的成就,也还是不离观想的。比如,要做一个好人,就要向好人处着想。孟子说:子服羌之服,诵咒之言,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是杰而已矣。学佛何尝不如此,修净土亦复如此。比方:第一,要延长寿命。无量寿佛,寿命是无量的。那末,就要对无量寿佛起观想,观他的相好庄严,观他的寿命无量,深刻的观,作意切实观。做到了不观还现有无量寿佛在眼前,这便是事观上的成就。观他佛,还要反观自佛,看自己与无量寿佛有何不同?是否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尤其是:无量寿佛,往昔发了四十八颐化度众生,我今日曾发愿,发了那几种颐呢?无量寿佛,慈悲善舍皆具足,我具足不具足呢?要互相对照作比,这便是净土宗所说的理观。如能事理兼并,融会通观,学尧何愁不成尧?学佛又何不成佛。

此上理论,满布净土三经。圣印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稿中多所发挥,言之綦详。幸参照!

民国七十五年,古七月廿日,台北法云寺。

原载《海潮音》67期

评论问答

龙尊王佛是什么化身

龙尊王佛是什么化身佛的存在对众生有很深的影响力,对众生也是有益的。所以想要供奉龙尊王佛的师兄,一定要虔诚,同时也要知道龙尊王佛是什么化身,这样对他就会有更深的认识,对自身也是有益的。文殊的现身为菩萨,..

素食:酪梨牛奶 夏季凉意

素食:酪梨牛奶 夏季凉意热量(kcal) 483.1蛋白质(g)24.7脂肪(g)13.3醣类(g)66.4纤维(g)3.8钙(mg)782.4铁(mg)1.3锌(mg) 3.3维生素C(mg)18.6 时 间:5分钟 材 料:酪梨1个(去子去壳后约150克);低..

罗刹女的故事 - 星云法师

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悲痛不已,纷纷向佛陀求救。佛陀为了解救无辜孩子的性命,想出一个办法来度化吃人的罗刹女。佛陀知道她有十二个孩子,最疼爱的是么儿,佛陀运用神通将..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2月23日)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初七第二日开示(2月23日) 打七这一法是克期取证最好的一法,古来的人根器敏利,对这一法不常表现。到宋朝时始渐开阐,至清朝雍正年间,这一法更大兴;..

阳光照向黑暗 黑暗自然消失

阳光照向黑暗黑暗自然消失阳光照向黑暗黑暗自然消失 黑暗的房间会看不见东西,那是缺少光线而不是没有东西。负担很重但却做得轻安,那不是不会累,而是做得甘愿,做得欢喜。同理,黯淡的人生不是没有希望,而是阳光..

久坐的问题

久坐的问题久坐的危害一:久坐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人体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并增大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 久坐的危害二:久坐不动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痛头晕,加重..

流浪狗嘴里叼着鸡腿一直不吃,男子追过去看到这一幕后泪流满面!

在狗狗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的毛孩子,它们也是有感情的生物,它们在很多时候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只狗狗,是一只瘦弱的流浪狗狗,它的身体看起来有些糟糕,因为不仅身体消瘦,而且胸前的..

黄志良玉雕作品欣赏|用敬佛、礼佛的心态去造佛

黄志良玉雕作品欣赏|用敬佛、礼佛的心态去造佛黄志良玉雕作品欣赏|用敬佛、礼佛的心态去造佛来自中国玉雕大师网原文链接:http://www.dashiyudiao.com/dashimove.asp?id=983 大师简介玉雕大师黄志良2016年,被评为..

“出家人”的年夜饭,原来如此丰盛,只是缺少了这一点很可惜

“出家人”的年夜饭,原来如此丰盛,只是缺少了这一点很可惜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过年了,每年过年的时候,是每家每户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很多人一年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很多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那种与家人团聚的..

金刚经大概讲了什么

《金刚经》是佛学中的大乘经文,而且也是非常经典的经文,所以很多的人都在修持《金刚经》,但是《金刚经》是很理解的一部经文,知道现在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金刚经》中的含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金..

释迦牟尼佛投生雪蛙时的发愿

释迦牟尼佛投生雪蛙时的发愿释迦牟尼佛投生雪蛙时的发愿 佛祖释迦牟尼佛第一次转法轮的时候,来了八万天子。这是佛在因地时跟他们结的缘。有一世,佛转生为一只雪蛙,慈悲心具足,但被一个残忍的猎人捉住,扒了皮。..

如何修持华严经

华严经作为佛法非常重要的一部经书,经文中包涵了一些关于般若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所以说经常修行华严经是会增加我们的智慧的,同时修行的华严经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诵读华严经,听华严经,和抄写华严经这..

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

玉泉昙懿禅师悟道因缘福州玉泉昙懿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久依圆悟克勤禅师参学,自谓已达不疑之地。南宋绍兴初年(1131),昙懿禅师出世于兴化祥云,一时法席颇盛。后来,大慧宗杲禅师来福建弘化。宗杲禅..

了凡四训如何

《了凡四训》作者袁了凡,明朝著名文学家,作者在文中讲述了自己的一生和毕生所学,把它汇成书写下来了,因为有四篇,所以叫四训,这是一本揭示了命运本质的书,告诉大家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作者在书中也告诉大家如何..

珍惜的变数

珍惜的变数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去的饲养员听了..

孝子遇仙

孝子遇仙相传明万历年间,在九华山下居住着一位青年农夫叫宁成,他自幼丧父,又无兄弟姊妹,一直与瞎眼老母相依为命。生活虽然十分清苦,但他始终对老母孝敬有加。盛夏的一天,烈日炎炎,宁成在地里锄草,口渴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