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定障碍的八种对治方法 ||慧灯FM·152 内容: 摘要:禅定效果不好,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何时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去对治。 慧灯 FM·151Hui Deng Zhi GuangBY慈诚罗珠堪布五个障碍怎么样对治呢? 可以用八种方法,也即八对治行来对治五种障碍。 (一)信。 也即对禅定的信心。 信心有三种:第一是相信禅定的方法,能够清净、净化我们的内心,并让我们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禅定的时候很有兴趣。 其实,世间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如此,做喜欢的工作和做不喜欢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是渴望、追求禅定的境界。 (二)欲。 也即欲望,意思就是追求、希求禅定。 (三)勤。 也即精进、努力。 (四)轻安。 开始修禅定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枯燥,身体坐久以后,会感到腿痛、不舒服等等。 但是,当禅定训练好以后,就会产生禅定的喜悦——心里很平静、很舒服,不但内心快乐,而且身体保持毗卢七法的姿势坐了很长时间,也不但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反而很轻松,这就叫轻安。 在禅定境界比较高的时候,才会有轻安。 依靠信、欲、勤、轻安四者,就能驱除懈怠。 其中前三种是方法,轻安是结果。 还有四个最重要的对治方法:正念、正知、作思、舍。 禅定效果不好,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何时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去对治。 就像木匠首先要准备好所有的工具,到时候需要什么就用什么一样。 修行人也要先准备好对治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后面四个工具非常重要。 (五)正念。 正念的意思,就是一直不离开、不遗忘修行的目标。 比如,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去想工作、家庭、婚姻等事情,走神很久自己都没发现,这就是因为没有正念。 如果有正念,不管修什么,意识一旦离开目标,立即就会发现,马上就可以调整回来,中间一分钟都不会浪费。 (六)正知。 “知”的意思,就是知道。 在《修心七要》和《四法印》(见《慧灯之光》)当中,讲过一个侧面的监视或者观察,这就是正知。 正知非常重要。 如果有了正知,在修行的时候,有没有昏沉、掉举,都清清楚楚。 否则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掉举、散乱、昏沉,虽然修了一两个小时,但这一两个小时怎么过去的,却完全不清楚,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知。 (七)作思。 如果发现有昏沉、掉举,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对治,这叫作思。 《阿毗达磨》当中讲过五十一个心所,其中一个心所就是作思。 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动机:我要去上班,我要去吃饭,这些念头怎样产生的呢? 因为在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一个心所、动力或功能,就叫做作思。 (八)舍。 “四无量心”当中的“舍”和禅定八对治行当中的“舍”是不一样的。 八行当中的舍,是禅修时,如果没有昏沉、掉举,就要保持心的平等、平静,不要去扰乱、动摇这个状态,让它一直保留、持续,这叫做舍。 以上八个对治,可以去除五个障碍:“舍”可以作为无沉掉时的对治,作思则对治不行对治。 正念则可以对治沉掉、遗忘圣言等等。 往期回顾禅定的五种障碍 ||慧灯FM·151为什么佛陀最后才宣讲密法? ||慧灯FM·150以清净单纯的动机闻思修 ||慧灯FM·149所有菩萨的心愿 ||慧灯FM·148上师的深厚恩德 ||慧灯FM·147长按二维码关注吧 发布时间:2019-11-03 15:13:5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7:2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