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 内容: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明真法师天下之事多矣,未有不由己者。 善者己也,极其善,则为尧舜禹汤。 恶者己也,极其恶,则为桀纣幽厉。 前无御者,欲圣则圣;后无挽者,欲凡则凡。 世人果明此理,则证涅槃、堕地狱,无不由己也。 所谓圣凡在我,而由人乎哉。 彼妄人一时之毁誉,有何增损之可论耶? 盖以万物皆偏于我,无庸他求。 故我欲为诸佛,是亦诸佛而已矣;我欲为众生,是亦众生而已矣。 全在寸心转变,迷悟之间耳。 其人果迷,纵誉为圣,徒增于迷;其人果悟,纵毁为凡,何损于悟。 虚名不足重轻明矣。 知夫此,则若毁若誉,皆以不啻时鸟秋虫,自鸣自己,于我何有者焉? 以言语相本空,刹那幻现,安有所谓增,又安有所谓损也? 愚人不了,妄生滞缚。 誉则喜气洋洋,毁则怒心勃勃,总由不识自家主人翁,以致处处随客家转耳。 夫主人翁者何? 空空洞洞,一法不立。 既无圣凡,亦无毁誉,又无增损。 永嘉所谓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是也。 然此实相理门学道者,未易一蹴而人也。 故必先观毁誉纷然,而我自若,则不以毁誉二其心矣;次观毁誉倏然,而我自若,则不以毁誉惑其见矣。 如此,则于本分事,方稍有相应分耳。 吾人涉身处世,当求内德,勿图外名。 根深者实茂,体大者用宏。 积于中者发于外,实之至者名自归矣。 否则,唯视外物以为轻重。 随人而大,随人而小,随人而高,随人而下;乍圣乍凡,乍损乍增,乍苦乍乐,乍得乍失。 苟非丧心病狂者,而能若是乎? 且夫我实清润,人以我为污渠,犹鉴遇嫫母而丑,本非鉴之丑也;我实邱郅,人以我为华岱,犹木托泰岳而高,本非木之高也。 为人当观其我之事业何如耳。 使我所行所为,皆出乎正;一举一动,皆合乎礼。 则不期圣而自圣矣,又何待人之誉焉? 使我现贪嗔痴,造杀盗淫,好言人非,以扬已是。 则不期凡而自凡矣,又何待人之毁焉? 古德云:“但向己求,莫从他觅。 ”又云:“僧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殆诫修心者,对于毁誉二途,不可妄为忧乐,轻为得失。 当于自心所起之念,是善是恶,是染是净,以为圣凡增损耳。 譬如孔孟之为人也,出乎其萃,拔乎其类。 作一代之正宗,为千秋之木铎:在彼之意,只知完其性分,夫岂望人称颂不已,布言万世师表也哉? 然后人无不誉其圣矣。 又如桀纣之为人也,亡身灭祀,失国丧邦。 逞一时之妄念,遭万劫之祸殃。 在彼之意,只图眼前快乐,夫岂欲人诋诃不已,而遗臭万年也哉? 然后人无不毁其凡矣。 此即所谓真实难逃,因果不昧,而自有公论也。 噫! 毁誉由人,圣凡在我。 昭昭佛目,如见诸掌。 彼虽有喙二尺焉攸用? 亦在夫吾之慎重从事而已。 (原载《弘法社刊》一九二九年第十一期) 发布时间:2025-11-25 08:56:0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8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