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的生命态度——奘师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 内容: 佛教的生命态度——2009年9月12日晚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录音下载奘师:你们汉语都厉害。 这次大卫没有来,是吧? 谁领队? 你哪个国家的? (我是美国的,我是CET大学的。 )刚好赶上我别的禅修课。 下午你们去抄经,我又接受一个挪威的访谈。 接待的我嗓子都有点痛。 他们访谈我的题目,五个问题。 就从全球变暖,主要是就戈尔副总统那个《最后的危机》,中国佛教怎么样看待这件事? 中国佛教有没有作为,有没有一些对治的方法? 从环保的角度来,蛮有意思的。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奘师:我的回答很多种,他们会整理出来,有文章公布出来。 你们是一个学期还是一年在中国? 答:有一学期,也有一年的。 奘师:你是哪个大学的? (明德大学。 )美国的佛教,应该禅修中心很多。 去过没有? (没有。 )那去过美国的中国寺院吗? (没有。 )(我来自韩国。 )我们这个庙有点像韩国电影《春去秋又来》里的那个小庙。 (你看过这个电影? )我看过不止一次。 (为什么? )我很喜欢,喜欢他的画面。 (里面的故事呢? )故事也还可以。 但故事稍微有点淡。 (为什么? 那春夏秋冬代表什么? )佛教的轮回嘛! 春夏秋冬,结尾又是春天又开始了,小孩子又开始了。 (那代表了他的人生,命运? )奘师:既不是人生,也不是命运。 是佛教的一切存在的生命也好,物质也好,一切的东西叫成住坏空的四个阶段。 成,就是相对稳定的。 (那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什么吗? )这个电影,是更多的启发性。 没有明确的主题。 (那启发我们什么? )启发你思考生命的问题。 你看他本来出家,但是禁不住诱惑,然后出去了,杀了人,回来又要反抗,但是又能主动的接受,到最后醒觉过来,甘心的接受这一切享受这一切。 这也是任何一个命运,不管你怎么走,这个阶段都是要面对的。 (您认为,最后的情节是他的妻子还是……)不是他的妻子,就是以前来养病那个女孩子。 她把小孩子丢在这里了,后来掉在湖里冻死了。 问:所以,这个是不是她的报应? 奘师:也不是报应。 你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嘛。 这个用“报应”一词来说,太消极又太机械。 (是因果报应? )也不是,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你是哪个国家? (中国的。 )我说呢,有一次一行禅师来中国,本来十七个国家都有。 以色列的、德国的、法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澳洲的,后来又来了一群人,我就用蹩脚的英语跟他们说,该吃饭了。 后来,他们跟我说是越南人,我用蹩脚英语说了半天,最后他说,我是越南人。 大约是在97年。 一行禅师在美国很有影响。 美国中学的语文课文里有一行禅师的文章。 所以他很有影响力。 不光是这个电影,我推荐大家看很多的电影。 甚至不是佛教电影,在我主持的禅修课里,我都推荐他们去看。 (什么电影? )像《黑客帝国》、《狼羊物语》……,看过吗? 是个动画片,一个狼和一个羊的故事。 韩国有《五岁庵》、包括戈尔的《最后的危机》,全球变暖的。 现在他们那个水平还没有到看《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那个程度。 所以不给看这些。 等到能够看这些当成修道的、修行的电影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看纯粹言情的,现在还不行。 很有帮助。 比如说,你谈过恋爱吗? (算是。 )那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你爱意充满的时候,你看到什么是否都充满了爱意? 是吧? 那个时候,你看到什么都美好。 在那个时候,激活了你最柔软的东西。 所以,以这个心态理解《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能明白吗? 谁来解释一下,他们听不懂,就参与不进来。 (学员代作翻译):就是,当你特别的喜欢一个人,你和她一起出去,你会觉得天特别蓝,你会觉得,即使身边别人对你做很多事,你都觉得对你是很好的。 哪怕别人骂你。 奘师:所以,看那些电影都没问题,它都是在讲佛法。 问:是不是所有的宗教都会有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部分? 基督教是这样子,而不是佛教所独有。 奘师:不光是宗教。 艺术也能触动你。 当你的眼睛在佛法里的时候,一切都是佛法。 问:那我们不能总看电影。 在现实中,比如说,我遇到一个人,我真的不喜欢他,这时候我该怎么办? 我的心里会讨厌他,这样对我自己也不好。 那用什么佛经里的方法来告诉我这些? 奘师:佛教在这方面,专门有一个修习的方法,叫四无量心。 无量,没边际的。 慈悲喜舍,四个字。 有一个阶次的。 第一步,修慈。 先要拿一个对象,这个对象,你要尊敬,但是没有过多的爱。 不能拿你的父母,不能拿你的恋人,因为你对他们的爱太多,修不起来。 但是你要尊敬这个人,对着他修慈观。 就像妈妈对待婴儿的心给激活了。 第一步过关了。 第二个,找一个不相干的人。 比如说,你在电视里看到一个非洲的人很痛苦。 你就在这儿对着这个人,不是掉眼泪,是修。 是要禅定,坐着修的。 不是在理性上说服自己。 第三步,找你爱的人修慈观,第四步就找你恨的人。 你看,慈无量心就有四个步骤。 第一个尊敬的人,第二个不相干的人,第三个爱的人,第四个就是恨的人。 然后,悲无量心,又是四个次第。 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16个步骤。 如何来化解自他关系? 因为无论男女无论父母无论谁,只要人跟人交往,必定有喜欢、讨厌、无所谓的,这三个关系。 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 包括对动物的也一样。 尽管说,天赋给生命的权利。 但是蚊子,你就是讨厌它。 蟑螂,没惹你没伤你,你就是烦它。 但是对猫狗,除非极端讨厌的,一般会摇尾巴的,你总是忍不住会摸摸它。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你总要有讨厌的、拒绝的和无所谓的。 所以,佛教不是说一味的要爱或一定要恨。 要转化恨为爱,转化爱提升为无所谓的。 奘师:看来主持人很重要。 大卫在这儿,嘴巴不停的。 他会有很多的问题,根本不让我闲下来。 问:佛教如何看待这次爆发全球经济危机? 奘师:这个问题年初我在很多场合回答过。 关键是,如何面对活的更舒服、更便利的发展。 发展嘛,要物质越来越多,每家都有十辆车,每个人都有直升飞机,每人的石油永远用不完,这是发展。 但是同时还要看,人的内心到底有没有满足的时候。 你有了一辆车,就希望有第二辆车。 去了十个国家旅游,就希望到三十个国家去旅游。 地球走遍了,就希望去月球。 月球厌烦了,上木星。 所以中国有句俗话: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个经济危机不是上帝惩罚人的,是人没有处理好欲望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那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有对策吗? )奘师:有对策。 首先你要珍惜已有的这一切,不要去抱怨。 包括危机,都是生命一次独特的学习的机会。 (可是您刚才说,人性就是这样子。 那我们不可能改人性,那不是不能改变了吗? )奘师:不。 如果人性不可改,那人性首先是建立在兽性上的。 按达尔文的进化论,人首先是动物。 那么按中国最原始的观点,食和色嘛! 食,就是解决吃饭生存问题。 色,就是解决传宗接代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按着这个兽性去发展,那彻底的社会就要崩溃了。 所以,人性本来就具备了兽性、人性还有神性和佛性,都有的。 所以,教育也好宗教也好,哲学也好,艺术也好美也好,无非就是如何让美的东西,神性的佛性的更好的发扬光大。 魔性的、兽性的恶的东西如何规蔽,让它越来越小。 否则,你的教育、法制是没有用的。 佛教不是这个态度。 佛教是一切来激昂人的神性的、佛性的都是好的。 但是一切膨胀人的过度的欲望的、兽的欲望的和魔的欲望的,违反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准则那些个,无论以什么名义什么方式进行,都是佛教反对的。 (那你觉得有些人,他们的兽性改不了吗? )奘师:不会的。 我推荐你看一部电影,周星驰演的《济公活佛》。 看过没有? (有人答:看过。 )一个九世乞丐、一个九世妓女,一个九世的杀人魔王。 济公活佛本来是十八罗汉之一,降龙罗汉转身,下到人间来。 然后就跟张曼玉演的九世妓女,吴孟达演的九世乞丐,演那个恶人是谁,我没记得。 那他终于用他的行动感化,九世妓女最后去卖豆腐了。 (可是你刚才说,这些恶人与发展的兽性是有关系的。 )奘师:不是,发展是跟人的欲望有关系。 佛法把欲望分成三类:一类是善良的欲望;一类是恶性的欲望另外一类呢,比如说渴了我就想喝口水,困了就想倒下睡。 这叫无记性,非善非恶。 (那你怎么化为善呢? )奘师:佛教这些方面非常科学。 怎么样呢? 就是这样来界定的。 凡是对自己有利,对我有利对所有人都有利的,这算是善的。 只对我自己有利,对你们都有害的,这是恶的。 就这么简单一个区分标准。 如果说,既利我自己也利你利于大家所有人,这个就是最好的善。 它是有一个标准的。 (那如果是对很多人很好,可是也对少一部分人坏,那是什么? )奘师:佛家的态度是这样的。 比如说这个山,泥石流要来了,我们是等着傻乎乎的被淹没呢,还是能救出一个是一个呢? (可是,比如说北京发展现代化,很多老的四合院、胡同都被拆掉,那怎么面对想保留的文化和发展的进程? )奘师:这个问题,不是我擅长的。 所谓不是我擅长的,就是没有办法,作不了决策。 我眼睁睁看着很多的古胡同被拆,没有用。 我拿着生命去捍卫,我说,你拆了这墙,我去自杀上吊,也是没有用。 因为中国太大了,被毁掉的东西太多了,这个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那你有建议吗? )奘师:我的建议很多。 可是人微言轻,没有用。 所以,在这种情况面前,舍一人而救一家,舍一家而救一城市。 (那你觉得这值得吗? )奘师:包括美国也一样。 推荐大家看《拯救大兵瑞恩》,拯救大兵这个电影获得很多奖。 我们都觉得中国的观念是,这一个大兵死了就死了,不会去拯救他。 但美国的价值观念就是,这个人必须要去救,哪怕救他一个人再死一个连的人,也要救他去。 这是一个中美的价值观念问题。 但实际上,包括美国也一样。 还有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衡量,干嘛? 还是舍这一个人保存一个连。 在越战上,在朝鲜战场上,包括现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战场上,一样的。 救这一个人,结果要死十个人,作为指挥官也好,作为最高决策者也好,他一定会放弃。 所以《拯救大兵》只是个电影,是艺术家从个体自我的尊严上倡导的,而不是决策者执政者的那个思路。 所以还是一样的。 (那如果是对自己国家有利的事情,但是对别的家庭或者陌生人有害的事情,这种算是善的还是恶的? )奘师:这个就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 不能拿单纯的善和恶来区分。 (我想换一个话题。 我看到法师您在用雀巢的杯子,然后寺庙里还有空调。 我不反对僧侣和宗教的世俗化。 但是,比如说少林寺,过度的世俗化,您有什么看法? )奘师:去年北京《竞报》采访我,专门这个问题的看法,专门少林寺只有商只有拳而没禅的现象. 几年前也都有访谈过,我都有公开的回答。 我是很反对,他甚至是已经伤害了佛教。 社会分工是很严谨的。 让和尚、宗教的这些神职人员整天跑到歌舞场所去,就不对了。 整天让和尚们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再荣耀的事也是挺悲哀的。 明朝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成了事,他身边的国师俗名姚广校,法名道衍。 你去故宫紫禁城,整个紫禁城的设计者是道衍禅师,实际上真正的设计者是和尚。 那燕王朱棣在北京,成功的把朱允文……,叔叔夺了侄子的权力之后,又迁都到北京。 他迁都之后,做了几件事。 一是修了永乐大典,编典。 这个一定是在太平盛世,国库充盈才做的来。 迁都,你就想,搬个公司搬个家都要丢很多东西。 没有钱是做不来的。 所以,燕王朱棣很厉害。 迁都,从南京搬到北京,修典,又郑和下西洋,那舰队多少人哪? 都要靠经济来支撑。 那个时候,中国明朝的国民经济总值占了全球的,超过33﹪。 就像现在美国的经济,占全球经济的33﹪一样的。 谁掌握了这个,谁就有话语权。 道衍禅师他的妹妹也出了家,他也出家。 他的妹妹就觉得整天跟着燕王在一起,就认为他背离了做僧人的本份。 跟他不见面。 (刚才你说他设计了紫禁城,他是根据什么设计紫禁城的? )奘师:他既是个谋士,又是个天文学家,同时他还是个建筑家,同时他还自己写禅宗的文章。 问:今天下午打坐的地方,看见了一句话:马克思说,辩证法已经在佛教中得到了实践。 奘师:这不是马克思的话,是恩格斯的话:“古希腊人和佛教徒早就把这个辩证法演绎得很精致了。 ”(对。 )因为马克思也不是坐在大英图书馆里闭门造车凭空想出来的。 他也从前人的智慧。 包括恩格斯跟他在东印度朋友的通信,了解了印度、了解了东方佛教的思想。 通过书信往来,在《恩格斯全集》里有。 问:那您觉得宗教和马克思主义矛盾吗? 奘师:今天中午,我在接待政府的一些人。 我们聊起天很有意思。 马克思共产主义是什么,你描述一下。 问:就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夜不蔽户,然后每个人都按需分配不是按劳分配,不用劳动。 奘师:恰恰相反。 各尽所能在前,各取所需在后。 必须要劳动。 你不尽本份,怎么可能上来就享受? 所以,大家都错误的理解了马克思主义。 各尽所能,就是你该做什么必须要做什么。 不是不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那现在我们看看瑞典挪威丹麦,是不是有点接近这个了? 是吧? 一个是在物质极端富裕的状态。 另一个就是彻底的物质极端贫乏。 两个极端。 僧团早就做到共产主义了。 佛教的僧团呢,起码是有具体的精神、物质、道德、生活轨范、言语、思维和财富的准则,叫六和敬。 僧团早就实现了共产主义,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所以,在物质的极端贫乏可以实现,在物质的极端富裕也可以实现。 (也就是说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的物质现在是越来越丰富了。 等达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达到共产主义了? )奘师:但是,从刚才我们说的经济危机的话题来谈,人恐怕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富足。 每个人都像比尔盖茨一样富有,这个世界就没有死亡了吗? 这个世界就没有战争了吗? 没有瘟疫、地震、水灾了吗? 人只要面临死亡,所有的物质都无足轻重。 把你放在沙漠中,你身价三千万个亿,不如一杯水重要,是吧? 所以人只要还有死亡的现象存在,还有地震、泥石流、山崩、海啸、冰雹暴雨,只要有这个现象,你所有的物质只能解决相对太平时代的活着的需求,活得好一点。 但是根本性的问题,你没办法解决。 (那为什么您说“僧团”已经达到这种境界了呢? )奘师:因为共产主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但是他们也有生死啊。 )所以你要真正来体验,最好来出家,体验一下才行。 否则的话,批评佛教的,也是隔靴搔痒的批评,批不到点子上。 有些捍卫佛教的,他也是盲目信仰,没有真正体验。 问:我也曾经参加过这样有关的活动,也是在中国。 但是,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思. 有很多鸟,那些鸟在鸟笼里边。 鸟笼很小,但是鸟很多很挤。 然后,有人,大部分是佛教徒,围着它们走,然后一直重复“阿弥陀佛”的名字。 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两个小时之后,他们就把那些鸟放开了。 但是呢,因为鸟可能没有水喝,或者太挤,很多鸟在那边死了。 我当时想,这个活动到底有什么意思? 奘师:杀生害命呗。 问:你觉得这个做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 奘师:你们找2005年7月5日或7月6日的《北京晚报》或《北京周报》,很多报道。 有一堆佛教徒,当然,报道里没有直接指明是佛教徒。 拉了一面包车的,那时候北京还是“面的”多。 在动物园里放生,全是蛇。 三天。 因为那些蛇都是家养的蛇,没吃的,把船上的游客都吓得掉到水里了。 放生的人都跑掉了。 只有那个面包车的司机不怕蛇。 所以帮着展览馆抓回来。 所以佛教徒的很多放生,名为放生,实为放死。 他歪曲了佛教不杀生的本义。 问:那对这样的佛教徒您有什么建议? 奘师:这样的佛教徒我没有建议,他们不听我的。 我有很多的建议,在我的文章里博客里都有。 他们不听,没用。 问:那应该有什么报应呢? 奘师:那谁知道呢? 那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儿。 问:那是否在佛教里是不可接受的? 奘师:在佛法里边,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在佛教里,却是一个很热门的形势。 问:那肯定在佛教徒里边有一群是假的,或者是不称职的。 奘师:不是。 他们从佛教徒的角度出发,佛教徒分了幼儿园水平的、小学水平的、初中水平的、高中水平的大学水平的,他们是在不入门水平的。 他认为很称职,但真正跟佛法不相干,甚至是彻底在歪曲佛教。 (那这类佛教徒比例大吗? )哦,蛮大的比例。 问:像美国,现在佛教也是越来越发达。 我本来开始学中文的原因,就是因为对佛教感兴趣。 但是我来到中国后,发现美国的佛教和中国的佛教很不一样。 去美国佛教的庙和中国的庙很不一样,跟美国的佛教徒讲话和中国的佛教徒讲话也不一样。 奘师:你能说说差别吗? (美国佛教徒吃素,中国的佛教徒大部份不吃素。 而且,对人也不是很宽容。 还有,在美国的佛教大部分讲思维。 但是在中国,好像讲的很多是生活上一些传统呀,形式上的。 )奘师:我记得2001年在湖北办一个夏令营。 其中有一个武汉大学的学生在逼问我,你们说没有仪式,那就不要升旗仪式。 我就把他拽上来。 一面是佛教的五色旗,一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我说,你看过新闻联播吗? 看过。 升旗降旗你看过吗? 看过。 升旗降旗是仪式还是不是仪式? 他说,是仪式。 但是有谁说是迷信? 所以,中国是从孔子开始,对周公的礼仪的赞叹开始,就奠定了一种礼仪化的生活方式。 这种礼仪化的方式,普及到方方面面,包括中国汉传佛教这整个的修行生活方式,都是被中华文化礼仪化给改造过的。 真正释迦牟尼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一没有寺庙;二没有佛像;三没有这个那个过多的东西。 非常简单。 早晨托钵乞食,吃完饭就打坐。 有问题在一起探讨,没问题各自去休息。 就这么简单。 所以,现在到泰国缅甸去,还有很多的僧人和寺庙。 第一没有厨房,托钵乞食嘛。 二没有佛殿,三也没有佛像。 就几棵树,一堆沙子。 就近的僧人半个月聚在一起,研习一下戒律。 半个月后不见面了。 这是释迦牟尼原始的、非常简单的。 为什么说在佛教里,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 就这么简单。 到今天也维持这个状态。 但是来到中国,就是太形式主义。 我们寺庙的建筑规格是跟皇宫建筑一样的。 那念经的方式跟皇帝早晚上朝的方式一样的,这完全是皇帝把和尚请为老师后,用王权改造了佛教。 这有几个关键性的帝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 过去汉传佛教也不吃素。 梁武帝三道圣旨。 自己在宫廷里推广吃素。 所以,吃素才开始普及。 以前唐朝的时候,禅宗的寺庙都没有佛殿,只有法堂。 法堂就是类似大学图书馆里的阶梯教室。 只有一个小鼓,干嘛的? 集众的。 要讲课了,一敲鼓,大家都来了。 那现在寺庙整套这些格局,基本是元代留下的。 忽必烈请了八思巴做了国师。 根据藏文创立了蒙古文字。 因为元朝是大国嘛,忽必烈就特意的想去中国化去汉化,所以,他的官员里色目人、伊朗人,伊拉克人,包括法国人,哪里的人都有。 包括现在我们禅宗所使用的百丈清规,不是唐代百丈禅师的原文,都是元代改编过的。 问:可是说到形式化,您上边的书摆放得很漂亮。 我不知道您和您的弟子们看不看,但是装饰得很漂亮。 这样的生活,您很喜欢,可是我觉得它很形式化。 奘师:不大习惯,很不习惯,非常的不习惯。 我住过的寺庙没有一百个,也有八十个,没有一个让我喜欢的,包括我自己的。 这次回去。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文章我的想法,我一直要建一个没有寺庙的庙。 我一直想要建一个简单的人心的、文明的现代的、国际的、原始的自然的,而不要这些。 我算是2007年7月1日来到这里,来这之前跟你看过的其他寺庙一样,很简陋。 水泥台子占到这儿。 来的人就站着也已站满了。 灰尘、上边的蛛网,有这么厚。 (你的意思是,不需要去刻意的追求环境的艰苦,对吗? )奘师:对,你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了。 刚才我看《手机报》,说南非84公里,用宽带传输3G多的一个东西,结果用了两个小时传输了还不到4﹪。 最后没办法,那两个公司干脆飞鸽传信,把SD卡绑在鸽腿了,花了两个小时零四分钟,飞过去了。 笑死了。 已经二十一世纪了,你还让回到那个,开历史倒车……。 所以,宗教的原教主义很可怕。 问:什么是佛教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 奘师:就是三个关系。 自我关系,自己,一个人活着,身和心要和谐,这是最本位的。 第二个,就是自他关系。 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第三个就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佛教所有的关系就是这三个关系。 (自然,我们的环境? )对,河流草地山川。 问:我们住在城市里,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自然,怎么来处理这种? 只能很少很少的。 比如,我只能在家里养一盆花。 奘师:那我问你,城市是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的第一部分法典,是在城市里出来的还是在乡下出来的? 你再怎么讨厌城市,再怎么讨厌钢筋水泥,它也是人类的一部分。 所以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楼房都拆掉,都回到乡下住,你只能接受它。 首先要更正一下。 我们要田园牧歌,就像福斯特的小说《看的见风景的房间》。 实际上,人是来自于泥土,回归于泥土的。 无论是土葬水葬还是火葬。 所以,我们说的“自然”,更多的可能是乡土。 这样的认为是自然的。 问:如果在生活的时候遇到困难,或者面对死亡的时候佛家的看法是怎么样? 奘师:达观的。 那天哪个徒弟给我发了一堆的短信。 最后问,师父,跟你学禅结果是什么? 我说,活着,等死。 他说,那谁都是等死,我说,“开心的活着,开心的等死。 ”这是佛教的态度。 生、死是一个白天和黑夜的关系,生是拳头,死是手掌。 它是一个,不是两个。 所以,佛教对这个是很开心的。 佛教对困难的态度也是非常有意思。 享受它而不是诅咒和抱怨。 当你享受的时候,也就是你一旦享受你经历的这些东西了,它不成为困难。 那困难再多也不怕了。 问:如果我很努力的想要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我没有成功,之前的努力全是白费了。 那我该如何调节这种沮丧? 奘师:我推荐你看一本加缪的小说,《西西弗的神话》,存在主义的代表作。 西西弗帮助人类获得智慧。 所以被罚推大石头上山。 推到顶上滚下来,再去推再滚下来。 就被处罚成这样。 每次都很沮丧,好不容易上去了,连刹那都无法停留,这是一个人终极的窘境。 你去看看那个小说,他是如何摆脱人的这种诅咒的。 问:您刚才说佛教很达观,面对生死很坦然。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害怕死亡的,因为他们更留恋现今的这种生活。 那您认为佛教是不是帮助人们去寻找或者追求到这种永恒? 奘师:佛教是这样的。 佛教实际上不是一个宗教。 它既没有一个严格的教主,也没有一个神创说,更没有一个永恒的东西。 佛教是一个认知世界生命的一个方式而已。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佛教,可能好多问题一下子就理解了。 也就是说,佛教揭示了几个基本的自然法则。 第一个所有的生命,叫生命现象的生老病死。 无论你是什么人,生,年轻的。 然后,衰老。 从年轻到老的过程,一定有疾病。 最后死亡。 任何一个生命都不能避免。 所以,在生老病死面前,中国人美国人,古时候的人未来的人,人人平等。 这是从生命来讲。 那从外在存在的事物来讲。 凡是能被看的见、被感知到的存在的事物来讲,都遵从“成住坏空”。 这房子本来没有,通过砖头通过水泥能过木头通过瓦通过人工把它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房子。 成了。 住,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没有经过地震,没有经过火灾,没有经过战火,存了五十年,五百年,一千年。 住。 但是到现在,很难找到一个五千年的房子,是吧? 但是能找到一些个遗迹。 圆明园的遗迹、古希腊神庙的遗迹、玛雅人文化的遗迹,是吧? 可以找到部分的残迹,所以,坏。 最后,消失,叫空。 成住坏空,也就是生命是生老病死绝对平等。 任何一个事物,成住坏空。 地球的寿命45亿年,太阳的寿命50亿年,一样。 密西西比河的寿命多少年,长江的寿命多少年,乞力马扎罗山雪峰多少年,喜马拉雅山雪峰多少年。 但是,仅仅是五十五百五千五万五十万,五百万,五千万的区别,仅此而已,没有本质差别。 在成住坏空面前,任何事情绝对平等。 所以,佛教就揭示了这样两个最基本的人人事事都平等的自然法则。 所以,它不是一个宗教。 没有一个严格教主。 没有谁决定谁存的更久,没有让谁消亡的更快。 没有这样一个决定者,也就是没有一个神决定主宰。 问:我想说几句,我觉得最开始的佛教徒更像是哲学家。 他们是在考虑人生的意义、生存的意义。 可是,后来慢慢中国化、世俗化以后,才会出现神像什么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看待佛教应该是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 真正佛教带给我们的,并不是仪式、规律,只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是要平静、达观的而已。 奘师:尽管你站在我的立场说的多,但是我仍然要反驳你。 柏拉图解决人类几个问题? 亚里斯多德呢? 尼采呢? 所以,哲学更多的是用问题解决问题。 似乎是答案,但是每一个答案都引发更多的问题。 佛教不这样子,佛教还是个实践者。 绝对不是一个象牙塔里哲学家的思维。 仅仅停留在思维,还是实践。 这点很厉害。 问:我今天来这寺庙,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田园牧歌。 但是我们生活很物质。 必须要有欲望或者是兽性。 我们怎么能保持清心寡欲,除了我们必须出家这种方式外,怎么认识自我的关系。 奘师:经常回来充电加油就行。 寺庙就是提供一个零号汽油,安全无污染的加油站。 我2005年在五台山,把五台山的夏令营也给办起来了。 当时根本不具备条件。 用的那个帆布搭了一个大篷子。 所有吃饭的全是用建筑木搭拼起来的,全是泥土。 睡的房间,是46个男生睡在这么大一个房间的地上,一张凉席。 因为五台山也冷。 尽管是在夏天,8月1日到8月6日。 但是,很神奇。 所有那些在社会上工作过的,不管是什么样人,都接受所有的条件。 9天,全都是土豆洋白菜茄子、洋白菜土豆茄子、茄子土豆洋白菜,从来没有变过样。 辣椒咸菜醋馒头。 因为是建筑材料做的那个木条,所以那钉子吃不住劲儿。 吃吃饭,哐铛,整个连桌子带凳子都摔下去。 我请过两个老师,一个是瑞士的老师妹明契,今年有80岁了。 还有一个比利时的阿兰达,他住在斯里兰卡有二十年了。 但是,这些在校大学生都不行,到第四天下午,几乎都逃掉了。 到第五天,除了我那些铁杆的义工大学生之外,都走了。 他们跑哪儿去了? 又不听课,也不来禅修。 朝台去了。 晚上很晚才回来,把寺庙纯粹当旅店而已。 我就后来发现,为什么呢。 学生还是理论多,空想多。 我们这些教学他还认识不到价值。 而那些工作过的人,体验过活着不容易,完全能理解我们这个条件,什么都接受。 不管是教授,也一样,都睡地上。 我的房间也是一样,两张床有时睡四个人,就是那样的环境。 但是,终于在五台山那样一个封闭的地方,把夏令营给办起来。 三百号人。 那,这些年轻的在校的容易犯的问题,以为我来这一次,通过听或者看书光碟,就什么都明白了,心花怒放,已经如获至宝,已经解脱了。 回去,三碗凉水下去,就灭火了。 但是工作过的人,他不会盲目的相信。 但是他一旦接受了这些,他会体验,会持久的来练习。 很神奇。 (那您的意思是我们要回来充电? )奘师:对,要经常来充电。 奘师:人到底死后哪里去? 为什么死不能操控? 安乐死不等于他作主,他是不能作主才想要安乐死。 什么时候人类不用去面对死亡,而是真正永生了。 不是死后永生,而是就这个肉身永生,那所有宗教可以寿终正寝了。 不用去消亡,自然就没了。 问:那这样说的话,不就是人类自己创造哲学宗教吗? 奘师:佛教是这样认为的。 所有的宗教都是人创造的。 没有神灵没有上帝没有主没有梵天创造这一切。 是人创造了梵天人创造了上帝人创造了真主。 可是这个认知,被其他宗教认为佛教是无神论。 所以,佛教挺尴尬。 在宗教圈里边不被当成宗教;在世俗圈里边,世俗又把它当成宗教。 佛教的位置很尴尬,宗教不把它当同类,世俗还不把它当同类。 更尴尬的就是你说的这个现象,明明释迦牟尼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导师教育家,结果被当成了可以去祷告的对象。 我拿了三根香蕉三枝香,保佑我今年一定考上北师大的文科状元。 这个文科状元只有一个,是吧? 三十一个省市,每个省至少平均有十万个应届考生吧,就是三百一十万个。 但是,考进北师大中文系的状元,只能有一个。 所以,菩萨才有千手千眼,是吧? 这就是人创造宗教,直接,没有菩萨。 但人类要需要菩萨。 去年512地震后,我在朝阳寺接待官员们,尤其处理灾后那些官员最多,也处理来访的基金会慈善组织、NGO组织的多。 当他反对宗教(包括我也经常反对宗教一切形式和仪轨。 )我就直接反问他们一个问题:当你指责那些宗教徒佛教徒迷信的时候,那些一个家庭五六个人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都死了或者埋着还抢救不出来的时候,你是赤裸裸的用禅的精神告诉他:人得到的必将失去。 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 这是佛法纯净的没有任何被民俗被文化被信仰给染污的,就是纯粹的佛教,赤裸裸的只告诉这个,像一把刀一样的说给亲人或死或失踪的人,还是跟他说,相信菩萨吧,菩萨保佑,等待。 相信武警,相信医生,一定能找到他。 这时,骗他对还是告诉他真话对? 答:可能还是骗他是对他好吧。 奘师:所以,这句话只有马克思真的体验到了:宗教在这个时候,就是劳苦大众,贫穷无奈者的依靠、鸦片,这个时候需要宗教,不需要智慧,必须要骗他让他心安。 但是当和平的时候,就得要追求智慧。 这些仪式仪轨,繁琐的罗嗦的这些东西就可以抛弃了。 所以,需要有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人群。 甚至同一个人在他不同的心态下,需要不一样的东西。 这才是佛教为什么创造了这么多的菩萨,有红脸的有绿脸的,有两耳朵有四耳朵的,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我也挺痛苦的。 刚才这个小姑娘一直逼问我,我反对宗教,反对一切的仪轨,反对一切形式,可是有时候,说真话真的不行。 还是要说点假话,骗骗人。 他满怀希望而来,结果你说了一句真话,他绝望而去,真的是麻烦。 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问:从中国古代历史来看,佛教占据了很大地位。 但是也有大规模的灭佛。 那当代面临信仰缺失的问题,那佛教怎么看待? 奘师:两千年以前,在当时政府的执政者和管理者眼里,佛教就是“牛鬼蛇神”。 所以没办法,当时这一批的学者们也好,僧人们也好,就说佛教是文化。 慢慢的变成佛教是传统文化,慢慢变成佛教是儒释道传统中华文化的一员。 你看这些定位的词。 从2000年春晚的千手观音获得特等奖。 这是政府开始告诉我们世间一个信号,佛教不是文化,佛教就是很优秀的东西。 两岸未通,佛教先通。 第二次世界佛教论坛的筹备会原来前年10月份在香港开。 当时设定的是在无锡开幕,香港闭幕。 后来变为在大陆开幕,在台湾闭幕。 包括1972年中日建交。 先是透过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关系。 先是私下的外交,才有乒乓球外交,才有真正的两国外交。 这都是很神奇。 所以,佛教曾经扮演过一些很重要的特色。 包括我们在台湾的华人,比如说到匈牙利去,什么能把华人聚合在一起呢? 佛教。 很神奇,是佛教把华人聚合在一起,而不是繁体字,也不是吃素,是佛教。 最大的公约数就是这个。 谈别的,会容易有争论。 谈佛教,OK了。 问:不知道适合不适合问? 奘师:任何问题都可以。 问:不知您对美国的文化宗教了解多少? 我是犹太人,信犹太教。 可是我发现,很多的犹太人信佛教了。 并不是他们不信犹太教,而是把犹太教、佛教并在一起了。 你知道这个现象吗? 奘师:我知道。 我明天一个朋友回宾西法尼亚大学,他是犹太人. 他在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梵文。 每年暑假都要回北京来。 他也是本身是犹太人,但教梵文是佛教的信徒,很有意思。 英国教育部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必须选择他的第二信仰。 宗教的交流与对话,只能是人类的福音,不是灾难。 所以我最近想到教堂去受洗。 是真的想去受洗。 我也觉得一旦要真的选择其他教的话,一定选择佛教而不选择道教。 因为道教是一个民间巫术祭祠的泛神教泛灵论的,更接近萨满。 而犹太教是希柏莱文明。 新约和旧约是希柏莱文明。 那基督教、天主教、包括基督教新教、包括东征教,包括后期的伊斯兰教,它的源头都是犹太教。 犹太教要想摆脱原有的思想体系,选择东方教。 要么是佛教,要么是印度教,还有部分的耆那教、锡克教。 选择道教的也有,但是极少极少。 这么多年,我身边西方人来中国学习道教的,就只有2005年3月份给我做翻译的一个意大利女孩子。 她叫萨宾纳。 她在社科院道教读博士,那个英文真棒,翻译得真是厉害! 一字不差。 其他都是学佛教的。 为什么? 因为道教太中国化,佛教是世界性的,印度教,世界性的。 刚才说的那几个宗教,受到了两希文明,希柏莱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影响。 实际上佛教也受到了希腊文明的影响,包括我们看到的阿弥陀佛。 太阳神是阿波罗。 阿弥陀佛,阿波罗,金光闪闪。 现在你有机会到第一尊佛像产生的地方,在现在的克什米尔,当时叫迦湿弥罗,白沙瓦。 佛是光头的还是有头发的,你说? 佛在僧数。 僧人是剃除须发的,一定是光头。 可是,第一尊佛像在印度鹿野苑,他这个发髻,你们再看阿波罗像是什么样子? 所以第一尊佛像,希腊文明伊朗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交汇,很神奇。 它是互相影响。 所以,宗教的交流对话一定是人类的福音。 所以若望保禄二世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创导天主教、基督教的和解。 不要天主教和基督教再互相争。 那我们实际上到今天也是,佛教和宗教之间也应该去找最大的共同点。 善,共同点;爱,共同点;解脱自由共同点。 问:刚才我想问您,如果有两个宗教信仰,不矛盾吗? 但是如果从您这角度说,那就是找它们的精华。 但是,如果又信基督上帝又爱菩萨,不是很矛盾吗? 那样就不虔诚了。 奘师:多虔诚。 那次我们在印度,车队嘛。 走了三十几天,尼泊尔印度都是这样:“菩萨保佑的MyGod! ”(大笑)。 每次吃饭,我们都是,“菩萨保佑的MyGod! 享受这顿美餐。 ”现在都成为这些跟我印度行的这些术语。 那些伊斯兰教的阿訇们,他们都来我这儿喝茶,在清真网页上卖我讲的《金刚经》。 比如说,伊斯兰教,它整个全球的伊斯兰教,凡是亚洲非洲中东,几乎都是。 到新疆,洋葱头式的建筑基本一样。 可是,你去甘肃、青海有些伊斯兰的庙,如果你没有看到“清真寺”三个字,还以为是中国的一个城楼。 所以,犹太人在河南一个地方扎根的很厉害,名字姓氏生活方式完全是华夏文明的。 挺有意思。 尤其是二十世纪的佛教,跟犹太人的关系很大。 哈同,当年在上海哈同花园。 哈同和夫人是犹太的富人。 但是在哈同花园供养了很多出家人。 创办佛教大学,楞严专宗学校。 这是二十世纪在上海的事情。 因为有些像太虚大师也一样。 搞佛教改革遭到警察的追杀,他也躲到租借地去。 问:我非常有幸见到您,也是因为我看了您的DVD,您对佛法和佛教的区分。 您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大师。 并且,您是能够走下云端,走下神坛的。 您说佛法是来实践的。 课堂上我问了您一个鬼神的问题。 您说,不管印度教还是佛教,都相信六道轮回,您表示也相信。 既然佛法相信六道轮回,我想请问奘师,在您的生命中,您有什么样的生命体验,使您这么相信六道轮回? 奘师:你来看看我的手腕,刀割的印。 这都是死亡边缘上回来。 这是自己割腕。 想不透为什么生命这么痛苦,想不透。 这个六道轮回,我一直不信。 我上高中二年级,就根本不想再上学了。 10日教师节,我在顺义给那些传统文化学校的教师们讲课,我说尽管我从小学一年级,初中高中直到考大学,我全都是班里第一名。 但是我一点不喜欢这样的教育体制。 然后,上了大学。 高一我拿了四个借书证:高中一年我几乎没听过课。 《左传》、《史记》、《战国策》、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卢梭的《爱弥尔》、《社会契约论》,都是高中一年级读的。 《安娜卡列尼娜》、《红楼梦》,高一就整天读这个。 我原来眼晴是2. 0,超远视。 就是因为看这些书,把我看得近视了。 因为学生宿舍睡上铺,如果被老师给抓到了夜里不睡觉看书,那三层楼是没有盥洗室和厕所的。 谁要是被抓到了,要通搞这三层楼的卫生。 那可痛苦死了。 所以,要藏在被窝里看书,把眼睛看坏了。 后来,上大学继续思考,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所以,我有各种各样版本的《圣经》。 实业派的、《古兰经》、《摩奴法典》、《奥义书》……全都去看。 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包括美国这些作家我都很喜欢,爱列特、叶芝、弗克纳、海明威、杰克伦敦,这都是我喜欢的美国的小说家和诗人,喜欢得不得了。 找不到生命的答案。 所有的宗教给我答案,我一概都否定。 我认为在骗我。 所有哲学给出的答案,我认为太空想,不具备操作性。 我记得,有一次买了一斤白酒,自己坐在足球草坪上,拿点花生米。 穷学生,有点钱我就买书了。 一气儿喝完了,这一斤白酒下去。 实际上我是过敏体质,一口白酒下去,我人就东倒西歪了。 但是一斤白酒下去,我还是没法麻醉这神经,还在想生命的问题。 直到有一天,很神奇的,我走在一个山岗上,这边是白雪,白雪中的那个杜鹃花,开着粉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杜鹃花。 雪是这么深,这边小桦树已经绿了,小杨树。 在那山顶上我一个人走。 突然发现,那个时候也不是看到了鬼,也不是看到了其他生命,但是就那一瞬间,这个郁积多年的,六道轮回,生命的多样性,多层次存在的那个问题,在那个山顶上,好像一块冰一下子消融了,不成为问题了。 就这么简单。 那个时候我没有看过鬼,也没有看到过神仙呀玉皇大帝,从来没见过。 更不用说看过菩萨佛了。 想了差不多整整十年的问题,82年到92年或5月7日或8日,在我们老家承德的大山顶上,把这个问题消融了。 但是,六道和轮回要分开说。 轮回,也就是自然往复。 这就是自然法则。 六道,是指生命的存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循还往复,那从现在叫能量守衡。 但是能量守衡间,能量传递表达的方式是变来变去。 是吧? 风能可以转化成电能,势能可以变成动能。 本来一个液体的油,怎么变成就能汽车跑、飞机飞、火车能开动了? 是吧? 明明的液体的,怎么能烧着了,变成热量了呢? 这不是水大变成风大和火大了吗? 它互相转。 所以这些问题,当时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生命的多样性。 所以,我的课程我什么片子都推荐大家看,因为我自己喜欢看动画片。 我推荐大家看陈佩斯配音的《花木兰》,看过吗? 太搞笑了。 他们家那个保宅仙,就是一个大蜥蜴,是吧? 蜥蜴老以为自己了不起,陈佩斯配音的,特别搞笑。 中国人承认神仙承认人承认畜牲,是吧? 又承认鬼。 中国人祖先祭祠这个传统。 所以,中国人到西方信了基督教,首先是跟固有的民族习惯有冲突。 基督教不准祭祠祖先的。 可是中华民族的这个习惯,祖先的牌位,大姓有胡氏宗祠李氏宗祠,是吧? 等于古代中华民族是承认四道,人道鬼道畜牲道和天人道。 那基督教承认什么? 魔鬼道,上帝上天堂嘛天道,人道,畜牲道,四道。 耆那教印度教佛教,承认六道。 只不过,还有鬼,地狱。 所以,四道轮回五道轮回或六道轮回七道轮回,只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对生命的多样性的认知而已。 这不是佛教的专长,是任何的先明认识生命多样性的共同的认识。 只不过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更加完备,仅此而已。 所以,千万不要把六道和轮回掺着说。 单说轮回,说轮回还是可怕的,就说生命的往复往复,就好了。 谁都能接受,是吧? 所以,在今天要讲新经,新鲜的新。 我觉得我还比较擅长。 用现在的科技文明的语言说出来,大家还比较接受,是这个道理吧? 佛教跟印度教、耆那教又不同。 有时又叫五道众生。 为什么叫“五道”呢? 比如说,鬼是以贪欲为性。 贪欲为性,凡是这个人极端的,像那个葛朗台、高老头,是吧? 《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严贡生,吝啬鬼小气鬼,一毛不拔的鬼。 那还有呢? 机灵鬼。 像小兵张嘎,算不算个机灵鬼啊? 是吧? 色鬼、酒鬼,都有吧。 所以,在人中也有鬼,就是这样子。 畜牲中也有鬼,也一样的。 所以,有时也不单纯列出去。 发布时间:2025-11-21 08:49:1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8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