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对儿子意味深远的父爱 内容: 释尊深知出家能够从这个充满痛苦堪忍世界中解脱,且能利益无量众生,因此度化儿子罗睺罗出家。 罗睺罗尊者是释尊出家前的儿子,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密行第一。 释尊成道后,曾派目犍连尊者劝耶输陀罗割舍母子恩爱,让罗睺罗尊者出家修习佛法。 但耶输陀罗始终不愿舍弃爱执。 后来,在释尊的神力加被下,耶输陀罗终于忆起了宿世因缘,爱子之心消歇,将儿子交由目犍连尊者带回僧团。 释尊考虑到罗睺罗还小,暂时不宜做比丘,便为他授十条沙弥戒,并由此建立沙弥制度。 释尊请阿难为罗睺罗落发,舍利弗作戒和尚,目犍连为教授师,并为罗睺罗说未曾有因缘。 当年佛陀说罢《大宝积经》,特意咐嘱罗睺罗系意鼻头,修安般行,知息冷热,便无忧恼。 罗睺罗尊者端身正意,出入四禅,深入三昧,得微妙智,证罗汉果,密行第一。 麦积山佛陀父子像是非常著名的表现佛陀对罗睺罗如山般父爱的雕塑作品。 当年罗睺罗尊者拜见释迦牟尼佛时,佛陀用手抚摸着罗睺罗尊者的头顶,安慰他:你一定要在僧团之中,不要以为自己有特殊之处。 在麦积山石窟中,这组造型价值最高,也最成功。 佛的手从臂膀上垂下来,柔若无物,如同生怕碰到什么一般,柔和得让人担心能不能坚持太久。 罗睺罗尊者的虔诚需要佛陀的关爱,这又是一种情感的相互交流。 佛陀用这种安慰来坚定罗睺罗尊者出家修行的决心,既有父子间慈爱的表达,又有法王希望弟子去坚强努力地承担的鼓励。 罗睺罗尊者为佛陀浴足的故事有一则罗睺罗尊者幼年时很调皮,常喜欢说谎作弄别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以致日久渐生不良习气。 释尊知道后决心加以教训。 有一天释尊命罗睺罗尊者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后就问他说:这些水可以喝吗? 不,不能喝。 释尊说:这盆水一旦变脏后就不再受人珍惜,而至被人丢弃。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常常说谎,以后也就不再被人信任,你知道吗? 罗睺罗尊者听后立刻觉得惭愧。 释尊命他将水倒掉,再问他:这个盆叫什么盆? 罗睺罗尊者答:这是洗足盆。 释尊问他:这个盆可以用来盛水洗米洗菜吗? 没有人会用它洗米洗菜了。 释尊说:对。 一个人如果心不清净,言而无信,则永远不会受人敬重。 自甘作贱的人,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成为低贱的用具,永远不能被人所重视。 你如果不改错误的言行,就如同这盆。 释尊说后又用脚将该盆踢到远处,问罗睺罗尊者:我现在踢掉这个盆,你觉得可惜不可惜? 不大可惜,因为它只是一个粗盆。 释尊说:对。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不学好,自居下流,令人失望,别人也就不会刻意去爱惜他。 释尊指着被踢翻而覆盖着的盆子对罗睺罗尊者说:现在覆盖的盆子能装下水吗? 不行。 佛陀说:你现在正如这个盆,心口均不清净,屡说妄语,颠倒是非,指空为有,指有为空,一如此盆,不值人疼爱。 罗睺罗尊者受到佛陀一连串的教训后,异常羞愧,随即向佛陀表示衷心的忏悔,今后决心痛改前非。 罗睺罗聪颖好学,不久即证得四果阿罗汉。 后来佛陀赞叹罗睺罗尊者乃密行无碍第一。 罗睺罗尊者赞为不辱父命,厕卧能苦行;护戒断损他,帚谤不起嗔。 尊为法王姓,从未生慢心;谁言无壮志? 隐忍成大行。 曲凉汝未会,深悲谁能轻;俯引勇士相,弱进长者行。 微言明大义,精持现纯真;佛亲最爱子,密行第一人! 发布时间:2025-11-14 08:24:1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8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