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生活中的禅修听禅 内容: 在生活中的禅修,也讲到我们佛教徒(特别是出家师父们)比较欠缺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 虽然我们出家修行佛法,并不是把它当职业,而是把它当志业,志向的志。 所谓的志业,就是它符合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的信仰之所维系,是我们愿意献身的一个事业。 但是怎样把这个志业做好,还需要我们有开放的心,有合作精神,有沟通的技巧。 所以,我要按照这个思路,谈一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我们在禅堂的静坐,在修行时间的分配上肯定是占少数,更多的时间在生活中。 我们在生活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断地和六尘发生接触,内心的念头不断地生生灭灭,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如何落实禅修呢? 我们在生活中修行,首先可以直接进入的一个法门就是听 ,用耳朵听。 我们要学会听,学会听禅。 前不久,我听到一个新词叫听德,道德的德。 我套用这个新词,再发展出一个新词听禅。 我们可以坐禅,可以行禅,而用耳朵听,也可以禅修。 当然,由听所关联、所培养的不仅仅是禅修。 在生活中,首先是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人和人的沟通主要是用语言,语言的接受就是靠听的。 按照佛经里讲的,娑婆世界的众生比较发达的是耳根,也就是说,接受信息比较重要的渠道就是耳根。 所以,人和人的沟通,听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要养成一种好的倾听习惯。 有时候,要了解一个人的心态,要了解他的意思,就倾听他说话,要少说多听,而不是多说少听。 就是在时间的分配上,说话占的比例少一些,听对方说占的比例多一点,这样你才能了解他的意思和状态。 一个有着良好倾听习惯的人,在和别人的交流中应该没有障碍。 和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一位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一个意思,就是由观世间音声而得解脱。 这个观世间音声的观,首先就是听。 这个听,在这里为什么说是观呢? 用心地听就是观。 你能用专注和放空的心去听,那就是一种观。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成为我们观照的工具。 而观照的能力之所发出,实际是来源于我们的心。 那么,观世间音声,世间是什么? 简单的定义,生灭就是世间。 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是有非,有对有错,有你有我这就是世间。 什么是出世间呢? 不生不灭就是出世间。 生生灭灭的世间,它的音声也是生生灭灭的。 世间有生灭,有苦和乐,所以,观世间的生灭、苦乐的声音而得解脱的自在。 在观世音菩萨的功德里不仅有得自在,还有生起妙用,生起救度众生的妙用,这就是观世音名号的内涵。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其内涵,揭示了所有众生生命的本来面目。 所有的众生都有观的能力,都有倾听的能力。 世间的音声,包括别人的音声,自己的音声,一直在那里生灭变化,当你用心倾听的时候,你能从这生灭之中,听到那不生不灭吗? 你能从这生灭的现象中,观照到那超越生灭的真相吗? 这就是我们和观世音菩萨的差距呀! 倾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的,我们原来并不会;倾听,也并不仅仅是我们在生活中要加强的沟通技巧,它确实就是我们下手用功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11-10 08:55:2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8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