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内观疗法让人能彻底否定自己,可以产生新的自我 内容: 内观疗法让人能彻底否定自己,可以产生新的自我内观疗法的过程(一)内观疗法的核心1. 内观题目(内观三项)得到的(如从父母那里得到关怀)报答的(如自己对亲友都做了什么)添的麻烦(对父母、亲友添了哪些麻烦)内观题目指的是内观过程中,患者需要集中精力思考的针对内观对象的三个问题:①我从内观对象那里得到的(内观对象为自己做了些什么);②我为内观对象所做的;③我给内观对象带来的麻烦。 每日反复思考这三个问题并做出笔记。 内观对象一般是患者最亲密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等,患者需要依次内观。 2. 医生的会见和帮助医生每2小时会见一次患者,每次5分钟左右,主要是按三个问题顺序听取患者的汇报。 医生在听了汇报后,给患者提出一些要求和任务,在下次会见时检查和倾听。 除了这标准的内观三项外,还有不需住院的内观法,不需门诊的内观法。 短期一日内观、通信内观和集中内观等多种形式。 3. 内观时间安排内观的时间安排因内观研修所、指导师的不同,稍有差异,但是大体是一致的。 内观疗法日程表备注:内观第五天19:00面谈后做生活费计算,20:00收生活费计算表,发内观感想;步行内观是饭后边散步边内观,目前仍在试行阶段;“离别信”的前提是一个假设,假设你的人生还有30天,你要做什么? 也属于试行阶段(二)内观疗法的阶段在进行内观治疗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呈现一样的过程特点,而是大体上相同而已。 第一阶段,即内观的摸索过程。 患者在隔离的特殊房间里,对周围的情况特别敏感,心神不定,胡乱思考。 过去的事像走马灯似地在头脑中转来转去,思想不能集中到某一个专题内容上去。 也有人虽能想到重点,但缺乏深切的情感反应。 以上情况持续1~2天而消失。 如时间过长时,治疗者应多予以引导。 第二阶段,即内观的进展阶段。 在此阶段,可以开展正规的内观活动,内观活动在回忆中具体地、鲜明地发展起来,且可以以一个中心为主题逐渐扩散开来,并出现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可有深切的自我羞愧感。 此时还要继续引导以促使其情感体验继续扩散。 第三阶段,即洞察和转换期。 此阶段可出现患者的“真我”发现。 所谓“真我”,与存在主义学派V. E. Frankl所提到的精神自我是同义语。 通过内观疗法,可使被个人欲望所支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进行转换并产生飞跃,如可以认识自己过去的罪过和体验到父母深切的爱。 (三)内观疗法中的对抗情绪及解决方法此外,在进行内观治疗时,可能产生对抗和消极态度,此时应予以很好引导,大体上都可以解除。 主要产生对抗情绪的是4个环节:在治疗期,因对隔离、孤独的环境极不适应,易产生焦虑反应,2~3天后可以适应。 对此应多予以引导。 患者易对治疗者产生不信任感,有的患者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治疗,则难以进入第二阶段。 对此治疗者应反复、诚恳地向患者说明,寻求患者的配合。 对回忆思考的过程,有的先出现感谢之情,再去回忆事实,这是不妥当的。 对探索自己的对抗。 有的患者因为不肯直视自己的缺点,因此对探索自己深为反感,可因之而产生焦虑不安。 对此应予以诚恳解释,因为他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人们共同存在的弱点,要求被治疗者站在旁观者立场来进行内观,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按其理论认为,如能彻底否定自己,也许可以产生新的自我。 发布时间:2025-09-17 08:10:0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8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