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阎浮提树:佛经中记载的不死树,寿命一劫 内容: 阎浮提树:佛经中记载的不死树,寿命一劫阎浮提树:佛经中记载的不死树《起世经》:此阎浮洲。 有一大树。 名曰阎浮。 其本纵广。 亦七由旬。 乃至枝叶垂覆。 五十由旬。 于此树下。 有阎浮那檀金聚。 高二十由旬。 以此胜金出阎浮树下。 ……于大海北。 有大树王。 名曰阎浮树。 …以何因缘。 月宫殿中。 有诸影现。 诸比丘。 此大洲中。 有阎浮树。 因此树故。 名阎浮洲。 其树高大。 影现月轮。 以此因缘。 有诸影现。 …复次有何因缘。 五种种子。 世间出现。 诸比丘。 若于东方。 有诸世界。 或成已坏。 或坏已成。 或成已住。 南西北方。 成坏及住。 亦复如是。 尔时阿那毗罗大风。 别于他方成住世界。 吹五种子。 散此界中。 散已复散。 乃至大散。 所谓根子茎子节子接子子子。 此为五子。 诸比丘。 阎浮树果大如摩伽陀国一斛之瓮。 摘其果时。 汁随流出。 色白如乳。 味尝如蜜。 诸比丘。 阎浮树果。 随所出生。 有五分利益。 谓东南西方上下二方。 东分生者。 诸乾闼婆。 皆共食之。 南分生者。 为七大聚落人民所食。 何者为七。 一名不正叫。 二名叫唤。 三不正体。 四贤。 五善。 六牢。 七胜。 于此七种大聚落中。 有七黑山。 一名偏厢。 二名一搏。 三小枣。 四何发。 五百偏头。 六能胜。 七最胜。 彼七山中。 有七梵仙所居之窟。 一善眼。 二善贤。 三小。 四百偏头。 五烂物池。 六黑入。 七增长。 时西分生者。 金翅鸟等。 所共食之。 上分生者。 虚空夜叉。 皆共食之。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雪山有树名殃伽陀。 其果甚大其核甚小。 推其本末从香山来。 以风力故得至雪山。 孟冬盛寒罗刹夜叉。 在山曲中屏[山*畏]之处。 粪秽不净盈流于地。 猛风吹雪以覆其上。 渐渐成堑五十由旬。 因粪力故此果得生根茎枝叶华实滋茂。 春阳三月八方同时皆悉风起。 消融冰雪唯果树在。 其果形色。 阎浮提果无以为譬。 其形团圆满半由旬。 婆罗门食即得仙道五通具足。 寿命一劫不老不死。 凡夫食之向须陀洹。 阿那含食成阿罗汉。 三明六通罔不悉备。 有人持种至阎浮提粪壤之地。 然后乃生。 高一多罗树树名拘律陀果名多勒。 如五斗瓶。 阎浮提人有食之者。 能除热病。 印度榕树佛说楼炭经:阎浮利大树上其实。 譬如大瓶。 其味甜如蜜。 其色白如酥肥。 阎浮利大树北。 有七重山七重树。 有七波罗门仙人精舍。 《方广大庄严经》记载,佛陀于阎浮下树入定,五通仙人路过时飞不过去。 按:“阎浮”是树的名字,汉地没有,所以不翻。 或者说“胜金”,因为它的果汁流到河里以后,被染着的石头会变成金子,颜色殊胜,是人间所没有的,因此称为“胜金”。 或者翻为“秽树”,因为这种树的果汁所染之处洗不干净。 福寿今不如古。 佛出世时,人寿百岁,以后逐渐寿减,之后,一切皆减,其福报受用亦渐减损。 略言之,如七宝渐隐没。 我国上古三代之时,皆用黄金白璧,动以百双万镒为计,而夜光之璧,照乘之珠,小国皆有。 到汉代,汉文帝云,百金(百锭金)乃十家中人之产。 挖掘出土的古希腊城堡古埃及法老陵墓中,金银珍珠之多(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11000),令人叹为观止。 又五谷杂粮的质地、水果之甘美、花卉之香艳等,渐渐今不如昔。 佛经记载:释迦本师住世时,水的美味营养超胜后世的牛奶。 一阿罗汉因神通知晓此事,曾潸然泪下。 又衣食渐艰难。 古时,国无十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不足五年之蓄叫“国非其国”。 发布时间:2025-06-15 08:06:4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8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