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定弘法师:如何向冤亲债主求懺悔? 内容: 定弘法师:如何向冤亲债主求懺悔? 问:下面,请问师法如何向冤亲债主求懺悔? 平日里做了善事都会迴向给他们,这可以算是懺悔的表达形式吗? 定弘法师答:可以,也算是一种表达形式。 不仅要做善事,更要你自己修功德迴向。 善事不一定是功德,为什么? 如果做善事,心里不执著,无我相、无人相,譬如说布施,没有我在布施的念头,也没谁在接受我布施的念头,也没有中间布施物的念头,三轮体空,这样做善事就有功德。 为什么? 心清净,清净的心才是功德。 如果做了善事,执著善事,有坚固的情执,我现在施恩给別人,就要希望別人来报答我,至少要要求別人记住我的恩德,要別人感恩我,有这种念头心就不清净了,甚至做了善事还有向人炫耀的念头、自鸣得意的念头。 像过去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向祖师炫耀,你看我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僧出家十万人,我功德大不大? 炫耀,心不清净。 所以达摩祖师回他一句话,「並无功德」,没有功德。 这是功德跟福德区別在此地。 真正用功德迴向给冤亲债主,他们就得到大利益了。 你光是做善事,如果心不清净,他们得到利益也並不算很大,换句话说,他们可能还是不会饶恕我们。 做善事做多了,有些人確实容易生我慢心,觉得我自己很了不起,你看我做了那么多的善事,我为冤亲债主做了那么多那么多好事,他们就应该感恩我才对。 你看他哪有懺悔心? 所以一傲慢,那懺悔心就没有了,那心也不清净了,就像梁武帝一样。 孔子说得好,「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有一个傲慢,有一个吝嗇,那即使你有周公之才美,你像梁武帝那样做大护法,佛门大护法,最后並无功德。 不足观也已,孔子说这种人不用看,他那个德行是假的。 发布时间:2025-03-06 08:06: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