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周泳杉老师:《弟子规》之仁恕 内容: 周泳杉老师:《弟子规》之仁恕下面这里讲的“仁恕”,“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他为什么保持得住? 他有真正的仁爱之心,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是两个圣人的心境。 你看人饥己饥是谁? 后稷。 后稷他教导人民种稻谷,为什么? 因为他看到人家饥饿,就像自己饥饿一样。 而大禹王为什么治水? 他看到人家溺在水里面,就像自己溺在水里面一样,人溺己溺,你看这是仁爱之心,这是恕道。 所以人有这个不忍人之心,他的慈悲心就保住了,怎么保住? 要养自己恕道的心,随时随地的换位思考,随时随地的替别人着想。 所以这一条重要,这一条就是孔老夫子学术思想入门的基础,因为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夫子,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言是什么? 一言是一个字。 譬如说我们讲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有没有? 那个言代表字数。 老子的《道德经》叫五千言,五千个字,所以一言就是一个字。 这不是平常人可以问的问题,子贡才问得出来。 再来,子贡也不会随便问,为什么? 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孔老夫子没有人有能力答,这是真的,子贡也不是随便问。 孔老夫子跟他讲“其恕乎”,一个字恕,就是恕,这个人一生都可以去做,而且可以圆满证到圣人的这个地位。 孔老夫子告诉他恕,就是恕。 而孔老夫子自己做个批注,什么批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老夫子亲自为恕做的批注,这在《论语》里面记载,就是这一条保任。 我们对一切大众的爱怎么保持下去? 养自己的恕道,时时刻刻养这个恕道,终身行之者,终身把它行下去就是这个,这重要! 发布时间:2025-01-05 08:48:3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