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药师经七佛讲解 内容: 讲差别性的一面。 比如说,一个成年的,没有残疾的人都会跑步,这是讲我们平等性的一面,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能跑到奥运会百米的成绩吧,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成北京马拉松这个比赛冠军的水平吧。 那跑起马拉松来,有人跑得很快,有人跑得很慢,有人跑在半道心脏病发做,他死在半道上,没跑到终点。 还有的根本跑不下来,对不对。 每个人都会跑步,这是大家平等的一面,但是跑起步来,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性不能抹杀呀。 所以佛学的正见是讲平等,不妨碍讲差别;讲差别不妨碍讲平等;要在平等中见差别,差别中见平等,这是往往我们佛学徒,特别是汉地的佛学徒容易犯的一种错误。 讲平等抹杀差别,讲差别抹杀平等。 再比如讲,说佛佛是平等,佛与佛是平等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对不对,对。 佛法实际上是平等的,佛与佛是平等的。 每个佛成佛了,都是32相,80种好的光明相好的报身。 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毫无疑问的。 但是讲平等,不能抹杀讲差别。 那么佛与佛之间是不是有差别呢? 那肯定是有差别的。 每个佛他在因地里面,上节课我们讲过,他们观了众生的因缘之后,发了自己的别愿,不同的愿。 阿弥陀佛因地里有四十八个大愿。 我们这部经读完就会发现,药师琉璃光如来有十二个大愿,东方的七位佛以共有四十四个大愿。 这是诸佛在阴地里发的别愿,别愿就是不同的愿。 那么因为他们在因地观众生不同的因缘,而发了别愿,因此他们成佛之后,就要成就自己与其他佛不一样的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他不一样。 诸佛为什么因地里会发不同的愿呢? 就是观众生有种种差别,众生有喜欢吃酸的,有喜欢吃甜的,有喜欢吃苦的,有喜欢吃辣的呀,酸甜苦辣,有不同爱好的众生呀。 那么为了度化这些不同爱好的众生,那么佛在阴地就要发不同的别愿。 因此也就成就了不同的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也就成就了不同的法门。 大家要注意,佛与佛之间这个法门之间差别是很大的,那么这些之间差别是很大的法门呢,他就适合于我们这些差别很大的种种众生,所以八万四千种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种病呀,对治八万四千种不同爱好的众生呀。 所以我们庙里每天晚课要念八十八佛,有三千佛名经,要拜万佛忏,释迦牟尼老人家给我们讲了多少多少的佛,我们都晓得阿弥陀佛,现在我们又学习药师佛,佛与佛之间这是有很大差别的。 但是我们往往犯的这样一个错误,以平等来抹杀差别。 啊,佛陀都是平等的嘛,有一个佛就可以拉。 你讲那么多佛干什么呀,你不能抹杀差别呀。 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来度化众生。 可是现在呢,我们往往都是以一种法门来取代所有的法门。 以一种法门来代替所有的法门。 比如说,我现经常在一些地方讲药师经,有人就说,你讲药师经干什么呀,讲弥陀就可以了嘛。 当然,阿弥陀佛的法门是无比殊胜的法门,特别是在末法时期,可以讲,是极为殊胜的法门。 弥陀法门是非常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他的法门,不能因为弥陀法门是非常的重要,而就不去讲其他法门,就只弘扬弥陀法门。 这是不应该的。 你比如说,人参这一味药好不好? 好,是非常非常地好。 都说好,不能因为人参好,所有的药店就只卖人参这一味药,别的药通通不卖了。 咱们就卖人参,因为人参很好嘛。 但是你要知道,人参固然好,但其它的药一样的好。 种种的病,需要种种的药。 每种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特性的药来治,所以药是有差别的,我们不能以一种药来取代所有的药,而且这里存在着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你要都搞成人参的话,那有人就不敢吃人参,那湿血很重的病人,你要给吃人参的话,那会把湿血憋在身体里面,给吃死拉。 那么他会说,什么人参是好药呀,人参是毒药。 他会砸你药店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呀,讲平等不能妨碍讲差别。 所以文殊菩萨请佛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庄严国土,善巧方便,差别之相呀。 所以我们到末法时期呀,有人说末法时期就是一句佛陀名号,说佛紧里说过,到末法时期就是一句佛陀名号,所以我们还弘扬别的干什么? 就弘扬一句佛陀法门就可以拉。 但是,大家知道呀,到末法时期,说如果我们佛陀的教法在世间只剩下一句佛陀名号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是一件好事? 还是一件不好的事? 如果说我们当今的中国佛学就只剩下一句佛陀名号了,别的都没了,大家都不读了,也读不懂了,也不知道了,这表证我们的佛学是极其衰落了,这是佛学衰落象征。 所有的八万四千种法门全没有了,就剩下一个法门了,佛陀法门。 而且教理也不明白了,就剩下一句佛陀名号了,这其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这是佛法衰落象征。 我们每一个真发心的佛弟子,要尽量的努力,让这种情形不要早出现,要让它晚出现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 让佛陀的种种法门在世间长久的住世,要剩下一句弥陀名号这种的情形尽量让它晚出现,不要早出现。 这才对。 所以真发心的佛弟子应该是护持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护持佛陀所说的每一个法门,尽量让他多住世呀。 因为众生有种种的病,需要有种种的药呀。 好象办一个餐厅,本来是鲁菜,粤菜,川菜什么都有,适合于种种口味的众生都可以到我这里来吃饭,最后我办着办着,最后我这餐厅就剩下一个麻婆豆腐拉,别的什么都不会做了,那固然会有人来,有人他就爱吃川菜,还就爱吃川菜里的麻婆豆腐。 比如我吧,我就最爱吃麻婆豆腐,那么固然我就非常愿意来,但是你要知道呀,还有那么那么多的众生他不爱吃川菜呀,他就怕吃辣的呀,那怎么办呢? 所以大家注意呀,这个弘扬佛法,这需要让佛陀种种的法门都应该住世呀,但弥陀法门是非常重要的法门。 一句弥陀,解脱生死。 这是非常重要的法门,特别是在末法时期,大家要极力地弘扬弥陀法门。 但是,就一个人来讲,就你自己来讲,我自己一句弥陀,解脱生死可以。 但是不能因此而让我们的佛学走向就是一个弥陀法门。 你自己念弥陀,临终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这非常好,我一万个赞叹。 但是不能因此让我们整个的中国佛学就只剩下一句弥陀,所以,这里面的关系大家一定要清楚。 不知道我这个话表达清楚没有? 那表达不清楚就很容易造成误解。 甚至现在在录音,甚至就这个录音带传出去的话,都会有人有不同意见,说,你看于晓非在谤弥陀呀。 他就会说诽谤弥陀。 但是从开头到现在,我哪句话是在诽谤弥陀法门呢? 我是极为地赞叹弥陀法门,我只是说,我们作为整个中国佛学来讲,我们不能只讲一句弥陀,佛陀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我们都应该弘扬,都应该学习。 但就你个人来讲,你可以抱定一句佛陀名号,专心的修持,我一万个赞叹,但是这是就你个人来讲的。 但是就整个中国佛学来讲,不成。 现在我们出现一个偏差,就是把整个中国佛学往一个法门,就跟往一个餐厅里,本来是鲁菜,粤菜,川菜什么都有,非要让他就剩下一个麻婆豆腐不可,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呀。 这是我从讲差别之相,很感叹这个事情呀。 当然讲弥陀法门,我是无比的赞叹。 明天上午,咱们广化寺要请夏居士来讲弥陀法门,我一万个赞叹,我也希望明上午大家都来听,都来学。 你看今天讲药师,明天讲弥陀,这就好。 要把弥陀的种种法门都弘扬起来。 这个法门与法门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大家读过药师经之后就会发现,药师法门跟弥陀法门的差别是很大的。 他会度化不同根性的众生。 当然两个法门之间也有相互的关系,所以这是讲差别之相。 我从这差别之相里有这么些感叹。 我们继续看经文,文殊菩萨请佛说,佛陀的诸佛名号,本愿功德,庄严国土,善巧方便,差别之相,为的是什么呢? 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乃至菩提,得不退转。 这十二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是这药师法门的一个作用。 我们修持药师法门会得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能够令我们这些能听闻到药师法门的众生,如法修行药师法门的众生,能够业障消除,而且乃至得至菩提,得不退转。 业障是什么呢? 是我们这些众生,无始劫以来,由于无名造作的种种行为,身、口、意造作所形成的业力,这种业力障碍着我们解脱,所以叫业障。 末法时期的众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业障深重。 所以文殊菩萨请佛说,能够消除业障的法门,佛陀就因文殊菩萨这样的请问而讲了这部药师法门。 所以药师法门是令众生消除业障的。 业障深重会表现为种种情况,你比如说,听闻不到佛法,根本不具听闻佛法的因缘,你根本没法降生到有佛法流布的时期,根本没法降生到有佛法流布的地域,你根本听闻不到佛法,这是业障,自己的业障深重。 那么,恰恰自己生逢在有佛法流布的时间,有佛法流布的地域,但是你遇不到善知识,没有听到人给你讲,错过了这么一个很好的机会,人生短暂呀,一晃就过去了。 再造人生,不知是何年何月拉。 这是业障,自己的业障深重。 那么更有呢,他听到佛法之后呀,他不信,他不信受佛法,他半信半疑,甚至有的人皈依三宝之后,又跑去学什么一些外道,以为那是佛法,而受到魔的种种干扰而信受外道,这都是业障深重呀。 再有我们学佛很发心,但是拿起经来一看,全读不懂呀,这佛经怎么看半天不知道什么意思呀,为什么读不懂佛经呢? 业障深重呀。 所以业障重就有这种种的表现。 业障重的众生也就是他的福德很浅薄,大家不要轻视了福德。 我们说佛陀是两足尊,什么叫两足尊呢? 是两种功德具足的尊者。 哪两种功德呢? 这就是一个是智慧的功德,一个是福德的功德。 所以智慧的成就与福德的成就,这叫两足尊。 所以成佛全都是两足尊,都是智慧与福德这两种资粮圆满成就了,才叫成佛。 不仅往昔的佛陀是这样成佛的,今天我们要成佛以及我们未来要成佛,都必须是两足尊,这两种功德的圆满成就。 就是智慧与福德。 大家都知道,大乘法门是有六度。 以上就是讲解药师经七佛文章了, 我们修行药师经的时候多去思考经文的含义,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从中得到感悟,让我们更好的去生活的。 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发布时间:2024-11-04 08:08:0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