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钱财以外的事情吝啬也有严重果报! 内容: 对钱财以外的事情吝啬也有严重果报! (附吝法果报实例)净空法师:吝法得愚痴果报(附吝法果报实录)作者:净空法师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 世出世间法都一样,如果我们自己有一些东西,这些法物;凡是不是财都属于“法”,这个字包括了别人有需要的,我能够义务的帮助他,送给他,这是属于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 如果吝法,我有,别人想要,我不肯给他,来生得愚痴果报。 吝财的人得贫穷果报,吝法的人得愚痴果报。 我们看到,我在讲经时候也讲得很多,很多人送一些书给我看,我看书跟别人习惯不一样,我看书第一个看版权页。 版权页上如果印了“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本书我不看。 为什么? 他没有智慧,他不肯法布施。 没有聪明智慧,他能写出什么好东西? 不值得我们花那么多时间、精神去读它。 佛菩萨的东西,每一部经典后面都劝你流通,功德无量! 一般佛书,在从前刻版的时候,后面都会印“欢迎流通,功德无量”,都会印这几个字在上面;现在恰恰相反,很多老法师写的书都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我不看。 我从前老朋友演培法师,演培法师的著作很多,但是后面都有这两句,所以他也知道,我不看他的书。 我们交情是一回事情,我不肯浪费时间看你的东西。 心量小,吝法! .. .. .. .. 现在这个世间科技发达,我们利用这个方法,全心全力将正法传播;不可以据为己有,据为己有就错了,据为己有就是吝法,障碍佛法流通、传播,这个果报是愚痴果报。 佛法是帮助人觉悟,你障碍了,你得愚痴果报。 业因果报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 念念为众生,不要为自己。 处事待人接物要圆融、要谦虚、要恭敬,无论对什么人,你谦虚、恭敬对你决定有利益。 你要是自以为是,态度傲慢,言语刚强,这样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只有处处忍让的人是成功的人。 我们要细细观察,这里头兴衰,无论是个人,无论是家庭、是团体,你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 .. .. .. (摘自:净空法师《学佛问答》相关内容节录,转自:http://www. xuefo. com/show1_30005. htm) (吝法果报实例见附录2)净空法师法语:吝法得愚痴果报1 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 为什么会造作罪业? 他无知。 他要是个明白人,就不会造作罪业了。 造作罪业的人,都是迷惑颠倒,所以才会做错事情。 为什么会迷惑颠倒? 没有人教。 [size=20px]2 你学了佛,懂得圣贤之道,懂得一点,你就教一点;你懂得,你不肯教,这是吝法。 吝法的果报是愚痴。 纵然你这一生修积一点小善、小德,你可以保住人身,但是你会跟他们一样愚昧无知。 [size=20px]3 佛陀在世,僧团里面这种例子很多,最著名的是周利盘陀伽。 佛说这个人前世是三藏法师,因为他吝法,讲经教学,自己要留一手,怕学生将来超过自己,所以得愚痴果报。 [size=20px]4 在过去,印度人吝法,一切经可以送给国外,《楞严经》看作国宝,秘密藏着,只传本国人,不传外国人,结果遭受“佛法断灭”这个大难! 吝财得贫穷的果报,吝法得愚痴的果报,所以印度今天没有佛法。 (吝法果报实例请见附录2)[size=20px](转自: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507814070100a4gu. html)附录1:如本法师有关吝法的问答:问:自己知道佛去,吝啬不向人讲,有没有罪过? 答:自己明白佛法的道理,有人请问,吝啬不向人宣说,是有罪过的。 第一、此人忘恩负义,不知报三宝(梵语tri-ratna)恩故。 第二、对自己而言,自心自私自利,我执深重,不得解脱,得愚痴(梵语modha)果报故。 (摘自: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附录2:净空法师讲述周利盘陀伽吝法果报实例 ‘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 ’这是周利盘陀伽尊者,这个人是困学成功的,他的禀赋很钝、很愚,记性奇差。 当初他哥哥出家,他也想出家。 哥哥很聪明,哥哥说:“好,你来吧! ”就教他四句偈,他学了三个月都学不会。 哥哥说:“算了,你还是回家去吧! 出家你就没分。 ”他哭哭啼啼很难过。 释迦牟尼佛见到,把他叫回来:“你跟我好了。 ”释迦牟尼佛教他两句偈,他念了三个月才把这两句学会。 念上句,下面一句忘掉了;念下一句,上头一句又不记得了,人笨到这个样子。 有些人说“我很迟钝、很愚痴,我不能学佛”,你的愚痴能像周利盘陀伽吗? 不至于吧! 周利盘陀伽都能够成就,你为什么不能成就? 这十六位尊者在此地代表的,就是这个法门真的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管你什么样的根性,你修学这个法门都能够圆满成就。 这一句“阿弥陀佛”比两句偈更容易念,更容易成就。 周利盘陀伽在世尊会上,以后他开悟了,悟了之后辩才无碍,释迦牟尼佛派他到处代佛说法,最后也非常受人欢迎。 佛把他的因果说出来,这位尊者前世是一位三藏法师,很难得,但是他说法,他吝法,教别人总不是很认真的教,自己要留一半,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这一世得愚痴的果报。 幸亏遇到佛,要不是遇到佛,那他真的就一生的愚痴永远也不会开悟了。 这是缘好,遇到真正的善知识。 所以佛教给我们,吝财得贫穷的果报;吝法得愚痴的果报;少慈悲,杀害众生,凌辱众生,得的是短命、残疾的果报。 这是因果丝毫不爽。 我们要求财富,佛告诉我们修财布施,不要吝啬。 修财布施你得的是财富,修法布施你得的是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你得的是健康长寿。 这三样东西都是我们世间人,无论是古今中外,都是大家一心一意在追求的。 有人求得,有人求不到,原因是你过去种的因,你这一生不求也得到,如果你过去没有种这个因,你这一生用什么手段去求也求不到。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周利盘陀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果报实例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转自:http://www. dizang. org/jz/yj2/039. htm)本贴转自:阳光师姐的清净之疆 http://hi. baidu. com/%D1%F4%B9%E2%CA%A6%BD%E3) 发布时间:2024-10-29 08:33:5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