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韩廷杰教授:新译散体二十颂 内容: 韩廷杰教授:新译散体二十颂韩廷杰1. 因为外境是虚幻不实的,这就是唯识。 就象是患目瞖者看到的头发、月亮等一样。 2. 如果是识而无外境,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3. 成就处等决定如梦,相续不决定又如饿鬼,当众生都见脓河等的时候。 4. 如梦损有用。 而且,一切如地狱,当见到狱卒等的时候,他们能做逼害事。 5. 如生于天上的傍生,地狱中并非如此。 所以,傍生鬼并不经受人们所知的那种痛苦。 6. 假如是由于业力,使异大种生于这里,有这样的转变。 既然是这件事被允许,为什么不允许是识的转变呢? 7. 余处的习气,执余处有果。 由于什么原因,不允许有习气的处所有果呢? 8. 依彼所化生,从密意力所说色等处的存在性,如化生有情。 9. 出于自己种子的识,有某种东西之影像在转。 因为有两种处性,所以牟尼说过,属于这种影像的东西是两种。 10. 因为这样,即入数取趣无我。 因所执有我,要入法无我,还需其他教诲。 11. 外境不是一个极微,也不是多个极微,也不是和合。 所以,极微不能成立。 12. 假如极微与六合结合在一起,一应成六分,假如与六在同一处性,聚应如极微一样大小。 13. 既然极微没有合,当其相聚的时候,是谁的合呢? 或其相合不能成立,这不是由于没有方分性。 14. 极微有方分,就不应当结合为一性。 如果没有方分,怎能有影障呢? 假若是聚,就是不异无二。 15. 在一体性之中,就没有渐次之行。 如果是同时,就没有至与不至。 也没有很多间事,就不应当有看不见的细物。 16. 现觉就像处于梦境等的情况之中,当有现觉的时候,这种外境是看不见的,怎能认可有境的现量性呢? 17. 如说似境之识,从此即有忆念。 梦中所见境界是没有的,不醒不知。 18. 由于展转增上性,相互之识成决定。 心由睡眠坏,在梦中与觉时,其果不同。 19. 由于出自他识的殊胜之转变,才有死亡产生。 就象是由于鬼等的意力,令人失念等。 20. 弹咤迦森林的空性,怎能是由于仙人发怒呢? 意罚为大罪,云何由此成? 21. 他心智云何? 知境不如实,就如自心智,由于不知,就如佛境一样。 22. 我随自己之能,成立唯识性。 要全面成立起唯识性,就是佛境,是不可思议的。 发布时间:2024-09-26 08:54:2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