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徒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遍照菩萨 内容: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一般来说,我国民间以天上月圆定为佳节,实在是有团圆的民俗基础。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中秋节的来歷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由于中国人从天上的月圆,来象徵人间团圆美好的事物,因此,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徵团圆,而习俗上,出门在外的异乡人,在这一天也都应该閤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正如朱敦儒所说:「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中秋节不仅充分表现出中国人对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嚮往,更配合种种节俗活动,成为一个充满欢乐与诗趣的岁时节序。 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之夜,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徵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除各式各样的月饼外,还有各种时令鲜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赏月之夜,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团圆。 中秋时节,凉风送爽,云稀雾少,月光显得特别皎洁明亮;民间除了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祭月(拜月娘)、赏月的起源:祭月早在秦汉以前就有了,当时主要在宫廷内进行。 后来歷代的帝王都沿袭这个仪式,每逢中秋节,必举行隆重的祭月仪式,现存北京的月坛,便是专门用于皇帝祭月的场所。 八月十五相传是太阴娘娘月神的诞辰。 在当天晚上,都会在屋外庭院摆设香案,案上放置香炉、烛檯,燃烛焚香,用柚子、西瓜、月饼来敬奉月神,并且由妇女儿童负责祭拜(由于月亮属阴,所以一般来说,拜月只是妇女和儿童的活动,男子是不拜月的)。 拜月时,全家成员齐集,以取团圆的意思。 主祭的人是女家长,她先向神位上香,叁叩首;然后其他女性按尊卑长幼行叁叩首礼。 拜结束后,一家人围坐赏月一起喝「团圆酒」,吃「赏月饭」,尝「团圆饼」(即月饼)及爪果;从前,由于交通不便,故北方人拜月的水果多是各种梨子、苹果、石榴、葡萄、枣子、桃子、果藕、西瓜等。 而南方盛产拜月的蔬果则有香蕉、柚子、杨桃、柿子、菱角、椰子、枇杷、佛手、菠萝、蜜桔、橙子、花生、芋头等。 老人会指着月光,给儿童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砍桂树」的故事。 而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女,必须返回婆家团圆,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的俗谚,就反映了这个习俗。 祭月的习俗之所以在唐代以后迅速流行于民间,与唐明皇游月宫的传说有很密切的关係。 《唐逸史》记载:鄂州人罗公远,俟候唐明皇在中秋夜赏月。 看着玄宗目不转睛的一直望着明月,便邀请玄宗去游月宫。 他取出一根拐子向着空中掷去,突然化为一条银色的大桥,他请玄宗一同上了大桥,差不多走了数十里远,觉得精光夺目,寒气逼人,才发现到达一座大宫殿前。 罗公远说:这就是月宫了! 玄宗见到有数百个仙女穿着素练宽衣,在广大的宫廷中跳舞,歌声嘹亮,音韵非常优美,便问说:「这是什么曲子?」罗公远回答说:「就叫霓裳羽衣曲」。 玄宗牢牢记住那曲子的声调,回到宫中,立即命人依照他所记的声调,编成了一首《霓裳羽衣曲》。 这就是《霓裳羽衣曲》的由来。 此曲是唐代的一首着名的法曲,内容描写了唐玄宗上述到月宫见仙女的神话;所以中唐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间看见当时宫廷裡表演此曲时,舞者「不着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俨然是一副天宫仙女的打扮。 其舞姿也是「飘然转旋迴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抑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看来其意境与月宫的神话极为脗合。 佛教于中秋赏月之夜 礼拜「月光遍照菩萨」而佛教于中秋赏月之夜,礼拜的是「月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梵语candra_prabha,汉译有月光菩萨、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等名。 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 「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免于受贪、瞋、痴、叁毒逼恼。 月光菩萨身呈白色,乘于鹅座,手持月轮。 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 在药师佛的无量菩萨眷属裡,他与日光菩萨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菩萨。 两人都位居补处,秉持着药师如来的正法宝藏。 关于月光菩萨的本生事蹟,也与日光菩萨相同,都与药师佛有密切的关係。 在久远的过去世,当电光如来住世时,有一梵士养育两子,一名日照,一名月照。 梵士发心利乐有情、拯救浊世众生,其二子也随喜而发愿供养。 梵士成佛之后,即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二子中之月照,就是月光菩萨。 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关係。 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 修行者在持诵《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收在《大正藏》第20册660页),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佑,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因此为佛弟子者,际此中秋良心,应一心持咒、念并礼拜月光菩萨,自然能获佛菩萨加持垂护,净除烦恼及一切障碍,福慧增长,身心康泰,所求顺遂,事事吉祥! 发布时间:2024-09-12 10:10:04 更新时间:2024-09-12 10:10:0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