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复化凡居士书 内容: 手书备悉。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非宿有净因,颇难生信。 禅者以见性成佛自雄。 讲者以宏扬教观自矜。 不但不肯提倡,极力破斥者,居其多数。 末法众生,不遇净土法门,纵能明心见性,深通教观。 谁能不断烦惑,了生脱死。 光宿业深重,生甫六月,遂即病目。 从此一百八十日,未一开眼。 除食息外,昼夜长哭。 迨好之后,尚能见天。 入塾读书,深中韩欧程朱之毒,幸无诸公之才,否则当受生身陷狱之报。 后知彼非,因即出家。 宗教门高,无力窥测。 唯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二十年前,挂搭普陀法雨寺,住闲寮。 印光二字,绝不形诸纸笔,故得安乐无扰。 民六年,已有二人将与友人书排印数千送人。 次年徐蔚如印文钞,此后则日无暇晷矣。 光只以净土法门为彼说,一任人谓我无知无识耳。 汝既读文钞,安士书,了凡四训等,以此自行化他,足可绰绰有余。 若再研究宗教,窃恐见宗语之妙,教理之深,又将净土弁髦视之。 反不如老实头一无所知,一心念佛之为稳当也。 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给,以后无极切要事,勿来信,以无目力看与复也。 今为汝取法名为师远。 远,即晋庐山慧远大师,乃创兴莲宗之祖。 以远公为师法,则不至被现今各宗知识所摇惑。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 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 即证初二三果之人,亦难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恶道。 证四果者,方了生死。 此依小乘说。 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 七信断思惑尽,方了生死。 初信至六信,尚未了生死。 初信位菩萨,其神通智慧,已非凡情所能测度。 况二三四五六信位乎。 参禅之人,每以宗家机锋转语,净宗教宗皆无能答,为道高妙而人不能知。 实则起此知见之人,亦不知古人之意。 果真知者,必无自雄自矜之态。 何以故,以绝妙之语,亦极平常之语。 不但会得不济事,即大彻大悟亦不济事。 直须完全证得,方为了事。 后世能证者,实不多觏。 五祖戒禅师,(五祖寺名,师戒禅师为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 )于宋初名喧宇宙,门庭高峻,若龙门然,死后为苏东坡。 (有事迹可证。 )东坡以前世慧力,其文字见地,俱不平常,而复不拘小节,其守杭时,尚常邀妓自娱,可知戒师并初果尚未能证。 何以故,以初果得道共戒,(自然而然)任运不会犯戒。 若不出家,亦娶妻室。 纵以杀身之威胁之,令犯邪淫,宁肯就死,决不肯犯。 禅者若知此义,何敢藐视净土,高推禅宗。 让愚夫愚妇,仗佛力以往生。 自己甘处轮回,不愿出离乎。 光说此者,恐汝不知所以然。 被禅者所屈,而捨佛力以仗自力,致了生死于驴年。 (尽未来际亦无驴年)一函遍复所附偈语,抬光过高,令光惭愧无似。 今寄药方一纸,以白纸不能批,今附于此。 疟疾方,不拘其病一二年,或十余年,均一治即愈。 戒烟方,又可治肝胃气痛,虽数十年,亦一治即愈,但不可加烟。 麻疯膏,又名苍耳膏,若用大锅熬,须用一四寸宽,半寸厚,七八尺长竹板,或木板。 (短则人随板大动,太吃力。 长则小动,不吃力。 )下头去楞角,要与锅底合。 不住气推铲锅底,以免锅底结焦,致药失性。 小锅亦须用小板推铲,此系熬糖之法。 因此膏久熬,非如此必定锅底结焦,不可不知。 北方此病少,南方及西洋各国皆有。 各处医者,只能减轻,不能断根。 此药能断根,故特详说熬法,以期有利无弊。 发布时间:2024-06-27 10:28:2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