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提婆之恶:是提婆达多没有学好,是佛陀没有教好?还是更有深意 内容: 提婆之恶:是提婆达多没有学好,是佛陀没有教好? 还是更有深意都说提婆达多是恶比丘,犯五逆罪,入阿鼻狱。 提婆达多是在释迦成道后从佛出家修学的,那么至有五逆之恶是提婆达多于佛之所教没有学好呢? 还是佛陀没有因材施教才使得提婆堕入恶道的呢? 提婆达多出家之后是否精进于佛之所教,并把佛陀的教义学好了呢? 《出曜经》中说提婆达多:十二年中,坐禅入定,心不移易,诵佛经六万。 由此可知其精进难得。 既然提婆达多精进好学,难道是释迦没有因材施教,所以才让提婆达多没有学好经义的吗? 佛陛陀善知一切事,如来有无量方便,怎么可能教不好提婆达多呢? 所以呢,提婆之恶,并不是提婆达多没有学好经义,也不是佛陀没有把他教好,而是另有深意。 《大宝积经》善男子,如此之事,应如是知,提婆达多是善知识,久来随逐示现怨家,而诸愚人如实取之。 提婆之恶实为大善方便示现怨家,助佛转轮。 提婆达多是善知识,不是愚痴顽钝之人,是个聪明勤奋精进好学的人,是个最应该学好佛陀所说经义的人。 为什么要选择让提婆达多示现怨家呢? 提婆达多示现怨家之事:提婆达多想要学习神通以广其利养,佛陀不许。 于是提婆向十力迦叶习得神通力,分裂僧团,遂其利养之事。 最后做下了五逆之罪,入阿鼻狱。 提婆达多要用自己的恶名来告诫世人一个什么道理呢? 一个学佛之人,即便是像他这样的努力精进,聪明好学,广知佛法,深解经义,如果像他示现的这样迷慕神通,贪求利养,好著虚名,争取尊位,那么也会终将会像他那样渐入歧途,终堕阿鼻。 提婆达多,以大无畏的自我牺牲,来告诫世人,正确的发心是第一重要的。 学佛之人,要当发起的是解脱心,而不要发起求取神通的成就心。 同样一句佛经,同样的聪慧之力,一个发起成就心的人从中读到的、理解到的更多是功利之取,而发起解脱心的人,读到的,理解到的,更多为大愿之行。 所以呢,学佛之人,要常以提婆达多示现的例子自查,因为发心是自已的事,佛陀也替代不了的。 佛陀给我们留下了法舍利(佛经),能不能从中受用,最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是否也能像佛陀那样发心,发起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解脱心。 《大方等无想经》汝不应言提婆达多不知恩分,是人知恩,非不知也。 虽与六群同其所行,不名为恶。 .. .提婆达多善能护持解脱净戒,云何而言尼乾子耶,有恶欲者乃名恶人,提婆达多心无恶欲,云何而言恶比丘耶。 修行如来善方便者,提婆达多即其人也。 提婆达多示现怨家助佛转轮,还有一个深意:要破除大家对“外相”的迷信。 发布时间:2024-05-20 09:10:1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