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要随喜? 内容: 为什要随喜? 又复皈依。 如是十方。 尽虚空界。 一切三宝。 相与胡跪合掌。 心念口言。 某等从无始生死已来。 至于今日。 未能得道。 受此报身。 于四事中。 曾无舍离。 贪嗔嫉妒。 三毒炽然。 起众恶业。 见人布施持戒。 自不能行。 不能随喜。 见人忍辱精进。 自不能行。 不能随喜。 见人坐禅。 修智慧业。 自不能行。 不能随喜。 如是等罪。 无量无边。 今日忏悔。 愿乞除灭。 ----《梁皇宝忏》“不能随喜”,就是对别人的善行不欢喜赞叹。 《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应该随喜“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因此我们都应该随时随地赞叹鼓励别人的善行,昭彰别人的德行,以使更多的人向善。 只有更多的人向善,才会使社会的大环境趋于“环保”,而且随喜赞叹的功德与作善行的人相同。 后汉时期有个叫庞统的人,对他人的善事善行,每每都是鼓励赞叹。 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作? 庞统回答:“当今社会,善人少恶人多,想要改善社会不良的风气,增长自己的道业,若是不尽量地赞美他人的善事善行,那么想要行善的人就会更少了啊! ”古代圣人曾言:“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愿口常说好话。 ”庞先生的行为实在是有益于世道民心。 提倡对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大加赞赏;对低级趣味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坑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施以责罚惩治。 把被颠倒了的是非观、荣辱观再重新匡正过来。 我们前生前世一定修行过,不然现在我们不可能走进“拜忏”这个道场。 那么我们为什么至今未能得道呢? 因为对四事:衣服(穿)、饮食(吃)、卧具(睡)、医药(寿命)的争、贪、求,放不下。 不能以欢喜心修六度,造罪无量,今日忏悔乞求除灭。 ------摘自果卿居士《漫谈慈悲梁皇宝忏》 发布时间:2024-05-15 10:28:3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