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以清净单纯的动机闻思修 ||慧灯FM·149 内容: 慧灯 FM·149Hui Deng Zhi GuangBY慈诚罗珠堪布愿胜导者无量难,殷重为心所成办,由何方便令此增,昼夜专注恒思察。 第四个回向,殊胜导师释迦牟尼佛经历无量艰难困苦,以认真、精进修持作为核心,最后终于成就了佛果,并为后学者传授了解脱的精妙之方。 如果要成佛,就需要闻思修,特别是要用功地修行。 愿我常常能日思夜想、冥思苦想:以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增长、弘扬佛陀的妙法呢? 宗喀巴大师经常思考的,不是怎样才能赚钱、如何享受生活、如何才能更有名、更有地位、更长寿、更健康,如何才能在下一世投生到好的去处等等,而是想的要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唯有佛陀的教法存在,众生才能获得绝对的幸福。 佛法在哪里,哪里的众生就会有希望,哪里的众生就会有幸福。 所以,我们也要发愿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净胜意乐勤彼时,梵王帝释护世间,妙黑天等护法众,恒为助伴无暂舍。 第五个回向,在以清净单纯的动机勤勤恳恳地闻思修、戒定慧、讲辨著等弘扬护持佛法的时候,但愿梵王、帝释、护世间、妙黑天等护法能经常予以帮助,一刹那都不舍弃。 清净的动机、意乐,就是从骨子里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在菩提心、慈悲心的基础上弘法利生、闻思修行,这才叫做修大乘佛法。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为了自己的解脱而闻思修行,都是不清静的动机。 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一开始就去修寂止禅定、修内观、修禅宗、修大手印、修大圆满等等,最终一定会失败。 哪怕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验相和感受,也只是感受而已,与解脱根本没有关系,更不可能解决烦恼与生老病死。 即使在修禅定的当下,不会有烦恼,但从禅定中出来以后,任何问题都没有解决,所有的烦恼都会恢复。 这都是从释迦牟尼佛、龙树菩萨到我们的根本上师等一代代伟大的成就者、善知识们总结的经验,不是我个人的看法。 就像在寒冷的冬天去播种,不但不会有结果,而且连播下去的种子都浪费了一样。 在我们的根基没有成熟的时候,讲解、修持大圆满,都是不会有用的。 往期回顾所有菩萨的心愿 ||慧灯FM·148上师的深厚恩德 ||慧灯FM·147宗喀巴大师寻求佛陀密意的过程 ||慧灯FM·146佛陀为何示现磨难呢? ||慧灯FM·145随念佛陀的教言 ||慧灯FM·144长按二维码关注吧 发布时间:2019-10-13 11:39:3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7:4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