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释业障 内容: 释业障或曰无明固当除灭,但业障深厚又奈何,当反问曰,业障是什么东西? 如实有这个东西,应拿将出来,彼必茫然。 但如此之机,在利根人,原可一点即悟。 愚钝人机尚不合,必细细释之。 曰业障即是汝之习气,如懒惰人好安逸,是其习气,因此不能进于道。 苦修人太偏执,不能活泼,是其习气,亦不能进于道。 或其人多疑思索,我见横生,是其习气,更不能进于道。 皆为恶业,可以障道,故曰业障。 但业者未必一定是恶,如修净业十善业等等,皆为善业。 业是造作意,梵云羯摩,言所作之事业也。 有身业、口业、意业三种。 此三种业,向于善者曰白业,趋于恶者曰黑业,修世间法为有漏业,出世法为无漏业,入于非善非恶者为不定业。 但修六趣者,又为天业、人业、鬼业等等。 由因至果,缘满果熟,习气深厚,力强不复可制,是为业缘业力。 至不可逃免者为业果、业苦、业报。 沉沦难出者为业海,习气系缚不脱者为业系,由此轮转不已者为业轮,临死时忽现月轮,照见一生善善恶恶,万念纷起者为业镜。 然此皆自心造作之定业也,惟发明心地之人明白业由心建,知心为幻,业亦不有。 一转即空,是为不思议力。 除业障之法根本在灭无明,无明灭,业障不销自销。 但业障粗分者可见,细分则不易察。 佛法无巨细之分,动念欲杀,虽未杀,如已杀等,但此杀念,一转即空,空即清净,只苦于不能转。 故念起时若有我见情执,不问巨细,皆属业障。 但除念不是断念、灭念,只是转念。 不转即住着,住着即缠缚,由杀意以至杀行,皆因无力能转,所以顺流而下,不能挽救,此为生死之根故曰情执,皆可障道。 业障深浅,即是自己积习的深浅,如易除的是业障浅,难除的是业障深。 又念头放得下的,转得快的,一照即空的是浅。 如放不下,转不动,提不起照的便是深。 虽然,以要言之,销业障一事,非明因果不可,能明白业障因地本是性空,即是佛境。 下根笨人不可与语也,恐其不明因果,不解真谛,反误于空,流入恶途,故必以仪轨范之。 戒勿纵逸,徐开其般若之路,劝其改脾气习惯,待其机熟,然后当机点破,使其廓然开悟。 至云带业往生西方,此业乃指见思惑未断而言,以见西方胜境而思慕,即属之惑。 但死时自力不足,伊在毫无把握之时,得此正念一助,自能得力不少,当然超出三途,不恋此世,一心不乱,即得往生。 往生已,其旧习惯业力尚未除也,从此在西方薰习,久之成熟,再悟到罪福性空,本无生灭,智慧华开,本性佛见。 业且不有,云何说销。 若不明心地,不明因果之人,偏从销上说,不就业上解,当作真有个业障在,是以不依般若,业障就无法可销。 努力努力,早作预备,勿临时慌乱。 人身难得,岂可再入恶道耶? 行者既明生死之苦,以无明为因,业障为缘,受苦为果,当谋有以解脱之。 发布时间:2024-04-11 11:09:0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