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的能量和精力要用在学佛上 内容: 我们的能量和精力要用在学佛上现在市场上的养生,都走偏门了,要么就补,补肾,补脑,补钙。 要么就按摩,针灸。 如果真的谈养生,这些都不究竟。 最大的养生,是要少欲知足。 少欲是少于自私的欲望。 人所有疲于奔命,妄念纷飞,都因为私欲过重。 人的能量百分之九十都消耗在妄想上,是什么妄想? 就是私欲。 这妄想就包括三个,第一贪钱财金银,第二贪吃的,第三贪男女之欲。 人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应该要看到自私欲望的危害。 他消耗更多的,是人的肾精。 欲望重的人,饮食习惯上口味也偏重,甚至穿的衣服也是浓妆淡抹,或者喜欢抹香水,或者听的音乐也是俗气很重的。 这些都是相连的。 这就是欲望重的原因。 要修行,一定要慢慢的少欲。 楞严经中把六道划分,天道是欲望很小,而地狱道则欲望很重。 重到看到燃烧的铁柱都以为是漂亮的男女异性,然后去拥抱,一抱上去,就被火烧死,死后业风一吹,又活过来,又去拥抱,又死去。 如此生死不息。 人每天吃很多,吸收许多能量,其实都供应给了自私欲望的马达了。 吃多了,脑袋又会昏沉。 昏沉的人,智慧就无法开发。 私欲过重的人,往往没有智慧,而只有小聪明。 学佛要学佛的境界,佛的心量。 修行是个扩大心量的过程。 凡夫的我执很重,这个是我的,一有我的概念以后,私心就产生了。 我的越重,私心就越大,就越痛苦。 私心重,先天的心光就被蒙蔽了,一蒙蔽,死后一定落入恶道。 进入人道,也是带着恶道的习气。 要修行,人的私欲就要小一些,更接近于道。 而私欲其实和识性发达有关。 就是太动用大脑思维来学佛。 人有两套系统,一套是先天的,就是整个生命体,一套是后天的学习思维。 如果抛弃了先天,只用后天学习思维来学,那其实是增长私心的方式。 在传统中医看来,大脑产生的种种境界,都是私心在运作的方式。 而人先天中有一灵光,则是光明无私的,那才是本来面目。 但我们因为私心重,往往蒙蔽了本来面目。 个人的私欲小一些,他能量就光明一些。 所以天人他就以光和音的形式作为存在。 他能量是光明的。 人的色身也有分粗重和微细。 没有修行的人,他色身是污浊的,每天看许多无关紧要的新闻,而这些新闻又充满着负面的情绪。 或者看电影电视,也充满着贪嗔痴。 乃至吃的都是肉类,带着嗔恨磁场的。 所以整个人就好比充满着重金属垃圾的色身。 这些东西,都会让人增长无明的私欲。 这对养生来讲,其实是大损害。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这句话就把养生的精髓概括了,人应该保持虚无,要让自己少一些东西,尤其是私人的欲望。 个人的造作欲望少了,就能和天地的频率一致,就能长寿养生。 这时又产生一个问题。 其实欲望是一种能量,没有好坏之分。 就看你要怎么运用。 所以你看到有些人不争,然后也垂头丧气的,没有生命力。 这就是他先天能量不足,这个是病态。 不是说他少欲知足。 生命力很旺盛的人,他能把自私的欲望,转化奉献的力量。 这就是历代的修行者。 像许多老和尚,一般活到八九十岁,乃至一百多岁的,很多。 他们一辈子,也做了非常多事情。 比如虚云和尚。 他活到一百二十岁。 一辈子建寺度众生,可以说是丰功伟绩。 他就是把自私欲望转化了,化成了他度众生的生命力。 也有的人,能活到一百多岁,但一辈子都是平平庸庸,那也没有什么意思。 不闻佛法,空过百千劫,活到几百岁,也是白活。 但作为修行人,少欲知足是很必要的。 因为你精力有限,花费太多时间去满足享受,又有多少时间来学佛修行。 很多人折腾了大半辈子了,年纪大了,才想到来学佛。 这时已经晚了,身体老了,记忆力也不行。 看经废眼力,作福畏奔波。 把年轻时最宝贵的精力和时光,都用在了个人享受上,是很可惜的。 应该早学佛法。 发布时间:2024-03-26 09:10:3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