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四 内容: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四无所畏。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四无所畏。 答言大王。 所谓一切智无畏。 漏尽无畏。 障道无畏。 尽苦道无畏。 大王当知。 一切智无畏者,沙门瞿昙。 悉以觉知一切诸法。 若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作如是言:沙门瞿昙。 不能觉知一切诸法。 如实说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悉能觉知一切诸法。 是故名为平等正觉。 所谓凡夫法。 圣人法。 声闻法。 缘觉法。 佛法菩萨法。 学法无学法。 世间法出世间法。 善法不善法。 有漏法无漏法。 有为法无为法。 觉如是法故名正觉。 言平等者,见空平等。 法真实故。 无相平等。 坏诸相故。 无愿平等。 不著三界故。 不生平等。 无生性故。 无行平等。 无行性故。 无出平等。 无出性故。 无至处平等。 无至处性故。 真实平等。 无三世故。 解脱平等。 无无明性故。 涅槃平等。 无生死性故。 是故沙门瞿昙。 悉能觉知一切诸法。 至无畏处。 以大悲心在大众中。 作师子吼转梵法轮。 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未曾有能如法转者,是名一切智无畏。 大王当知。 漏尽无畏者,沙门瞿昙诸漏已荆是故唱言:我漏已荆若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作如是言:沙门瞿昙诸漏未荆如实说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 沙门瞿昙诸漏已荆於欲漏有漏无明漏见漏。 心得解脱诸习气灭。 是故沙门瞿昙。 诸漏已尽至无畏处。 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转梵法轮。 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未曾有能如是转者,是名漏尽无畏。 大王当知。 障道无畏者,沙门瞿昙知诸欲法能障圣道。 是故说言:欲能障道。 若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作如是言:是诸欲法不能障道。 如实说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如实觉知障道法故。 障道法者,谓十不善业能障圣道。 沙门瞿昙。 能如实知至无畏处。 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转梵法轮。 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未曾有能如法转者,是名说障道无畏。 大王当知。 尽苦道无畏者,沙门瞿昙说言:修习圣道能尽苦际得无上解脱。 若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作如是言:修习圣道不能毕竟尽诸苦际。 如实说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已证无上解脱尽诸苦故。 云何名为真实圣道。 所谓一乘。 复有二种。 谓舍摩陀毗婆舍那。 复有三种。 谓空三昧无相无愿三昧。 复有七法。 谓四念处乃至八圣道。 是名毕竟真实圣道。 毕竟道者,无增无减。 无取无舍。 无执无放。 非正非邪。 非一非二。 是名真实毕竟正道。 沙门瞿昙。 如实能知至无畏处。 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转梵法轮。 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 未曾有能如法转者,是名尽苦道无畏。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四无畏智能师子吼。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如师子,处众无畏说。 世间无与等,何况有胜者,瞿昙证诸法,如实不虚妄。 以是实见故,出师子王说。 若有能说言,瞿昙说不正。 瞿昙不能见,无有如是处。 以不见相者,在於天人中。 自在师子吼,出妙无畏声。 瞿昙漏已尽,已得无漏身。 过天人世间,是故言无等。 瞿昙为众生,说诸障道法。 一切皆如实,故不虚妄说。 瞿昙说进取,自证如是说。 修行彼法者,无有诸障碍。 瞿昙如是知,至胜无畏处。 得无畏妙乐,瞿昙安隐祝转梵正法轮,馀未曾转彼。 世人不能转,除两足尊者,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不共之法。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不共之法。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不共法者,所谓无有一切过。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身业无失故。 无一切过。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口业无失故。 无一切妄。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意业无失故。 无种种相。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若得供养不生高心。 若得毁辱不生下心故。 无不定心。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语若默。 常在定故。 无不住心舍心。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修身故。 修戒故。 修心故。 修慧故。 断痴故。 是名圣舍欲无休息。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大慈大悲说法度人。 安住寂静无增减故。 精进无休息。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为一切众生。 於无量劫。 受大苦恼。 不生疲厌故。 念无休息。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初得道时。 遍观一切去来现在众生之心。 後为说法不须更观。 不失先念故。 智慧无休息。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於三世中忆念不忘故。 解脱无休息。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不从师学自然觉悟。 不同二乘从他闻故。 因缘生故。 解脱知见无休息。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得无碍智。 知一切义一切字一切句。 於一句法无量劫说义无穷尽故。 一切身业智。 为本智展转。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所有身业随智行故。 一切口业智。 为本智展转。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所有口业随智行故。 一切意业智。 为本智展转。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所有意业随智行故。 知过去世无障无碍。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具宿命明故。 知未来世无障无碍。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得天眼明故。 知现在世无障无碍。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得漏尽明故。 无见顶者,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无边身故。 无能胜者,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过诸天人声闻辟支佛故。 众生各各见在己前。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身不可思议故。 所有言说闻者生善。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成就一切诸功德故。 说法之音随受者闻。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善知馀者闻无益故。 出言清净。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口常不说非义语故。 出口所说粗言软语闻者欢喜。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其心平等离怨亲故。 所说言音闻者无厌。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说微妙故。 处众无畏。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清净一切诸智障故。 於众言说不生怯弱。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四无畏故。 随意言说。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善知一切众生心故。 弟子寂静。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所有徒众随顺受教故。 见者离恼除诸不善。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常愿其身如药树王故。 观者无厌。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能令见者觉一切法故。 动身回顾如大象王。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视如龙王威仪清净故。 在於四众能师子吼。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具足十力善决众疑故。 常受上供。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无上福田故。 功德无荆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所修诸行不求果报故。 一切天人魔王梵众无能坏者,名不共法。 何以故? 一一节中有那罗延力故。 所记之事无有虚谬。 名不共法。 何以故? 善知一切诸根使故。 知一切行。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觉一切法故。 所有智慧无有疑浊。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善知三世智清净故。 烦恼习荆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善能清净烦恼因故。 於诸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众中。 而为师首。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通达一切诸法相故。 所得法身。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寿命无尽故。 见闻亲近得大利益。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成就善法三业不空故。 出身血者犯於逆罪。 名不共法。 何以故? 沙门瞿昙。 成就无上胜善根故。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不共法。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无过失,亦无一切习。 诸念皆清净,是智者无过。 一切无异相,而心不忘失。 舍心非无作,诸欲皆不减。 精进无懈怠,有念不曾忘。 慧解脱不退,正见无失减。 智慧不可动,身口业亦尔。 以智为根本,如是常展转。 常智无过失,过去世亦尔。 未来及现在,诸处无障碍。 瞿昙是智者,如是诸功德。 更有馀胜法,地主不可数。 王言大师。 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之身。 为是常也为无常也。 如是功德。 为有尽也为无尽也。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 住是功德。 尽生死际。 最後边身。 是常住身。 非无常也。 大王当知。 勿观瞿昙同无常也。 王言大师。 如是常身当云何观。 答言大王。 如自观己法性之身。 观於瞿昙法身亦尔。 是身为色。 不可如色见故。 是身为心。 不可如心知故。 是身为炬。 性不闇故。 是身勇剑降众恶故。 是身为力。 无降伏故。 是身无违。 性平等故。 是身为空。 离见闻故。 是身无相。 离觉观故。 是身无愿。 出三界故。 是身一相。 无异相故。 是身如虚空。 无相似故。 是身非生。 从缘生故。 是身非灭。 本不生故。 是身非祝非三世故。 是身非方。 不离方故。 是身非众生。 不离一切众生故。 大王当知。 如是观者,名观常身。 名见法身。 大王当知。 如是观者,名为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王言大师。 云何非生而从缘生。 大王当知。 法身非生。 从缘生故。 王言大师。 云何从缘生。 大王当知。 从缘生者,从无量功德智慧生。 从戒生。 从定生。 从慧生。 从解脱生。 从解脱知见生。 从慈悲喜舍生。 从布施生。 从持戒生。 从忍辱生。 从精进生。 从禅定生。 从智慧生。 从解脱三昧生。 从诸方便波罗蜜生。 从六通生。 从三明生。 从四无碍生。 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 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从实慧生。 从不放逸生。 大王当知。 从如是无量清净功德法生。 瞿昙身功德无尽故。 法身无荆王言大师。 生法有荆云何有生而无有荆答言大王。 本不生故。 而无有荆王言:大师。 何者本不生故。 答言大王。 法身非生。 以本有故。 以缘生故。 名之为生。 王言大师。 如是缘者,无量无边。 若欲行者,以何为本。 从何为始。 答言大王。 一切功德助道之行。 举要言之。 以戒为本。 持戒为始。 若不持戒。 乃至不得疥野干身。 何况当得功德之身。 大王当知。 以戒净故。 不断佛种。 成等正觉。 不断法种。 分别法性。 不断僧种。 修无为道。 以持净戒相续不断故。 功德无荆王言大师。 一切戒善。 皆无有荆亦有尽也。 答言大王。 非一切荆亦非不荆何以故? 相续断故有荆不断故无荆王言大师。 何者相续断。 何者相续不断。 答言大王。 净戒相续。 不中断故。 功德无荆何以故? 凡夫戒者,在所受生断故有荆人中十善所得果报断故有荆欲界诸天福报功德断故有荆色界诸天禅无量心断故有荆无色诸天取入诸定断故有荆一切声闻学无学戒入涅槃际断故有荆辟支佛戒无大悲心断故有荆诸菩萨戒到於菩提。 成大悲故功德无尽何以故? 於是戒中。 出生一切凡夫二乘所有诸戒。 如种无尽故。 果亦无荆是故菩提种不可荆王言大师。 如此法身。 当依何法作如是观。 答言大王。 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 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 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 当依阴界诸入中观。 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中观。 何以故? 此身即是如来藏故。 大王当知。 一切烦恼诸垢藏中。 有如来性湛然满足。 如石中金。 如木中火。 如地下水。 如乳中酪。 如麻中油。 如子中牙。 如藏中宝。 如摸中象。 如孕中胎。 如雲中日。 是故我言:烦恼身中有如来藏。 尔时萨遮尼乾子。 重说偈言:瞿昙法性身,妙色常湛然。 清净常寂灭,其相如虚空。 如是法性身,众生等无差。 此境界甚深,二乘不能知。 尔时严炽王。 闻大萨遮尼乾子说於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法身。 生欢喜心。 生踊悦心。 生踊跃心。 生无量欢喜心。 生无量信敬心。 生无量爱念心。 生无量庆悦心。 於大萨遮尼乾子所。 复生不可思议者心。 生不可量者心。 生可尊者心。 生可尊重者心。 生可恭敬者心。 生善知菩提道者心。 生一切智者心。 生到彼岸者心。 生寤寐者心。 生与念者心。 生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心。 生如是等不可思议种种心已,以价直百千万阿僧祇婴珞。 及不可量上价妙衣。 持用奉施萨遮尼乾子。 复作是言:善哉善哉萨遮大师。 能说如是胜大方便巧妙法门。 复作是言:萨遮大师。 师所说法。 善巧随顺一切智智。 此法能到一切智地。 师所说法。 能度一切诸世间流。 师所说法。 能洗一切诸烦恼垢。 师所说法。 能破一切诸嫉妒门。 师所说法。 能拔一切诸恶道苦。 师所说法。 能善方便坏散一切大憍慢山。 师所说法。 悉能乾竭一切世间爱欲大海。 师所说法。 能照一切无智稠林。 师所说法。 能不失时不失受时。 尔时萨遮尼乾子告严炽王言:如是如是大王。 诸菩萨摩诃萨。 无有威仪不化众生。 无有一法不能随顺大乘法门。 无有一法不能到於一切智地。 无有一法不能断於一切烦恼。 无有一法不示世间一切过失。 无有一法不示涅槃无上功德。 无有一法不示菩萨无上胜行。 大王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所行一切行。 皆为自利。 亦为他利。 彼二俱利。 萨遮尼乾子。 说此法门时。 严炽王。 得大坚固不退转菩提之心。 王十六子所得。 名为欢喜踊跃境界信心。 八千天子。 得名观佛庄严三昧。 时严炽王所有眷属。 及大萨遮尼乾子诸眷属等。 十三千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彼诸众生。 各各脱身所著上衣。 持用奉施萨遮尼乾子。 而作是言:我今善得无上大利。 以我得见萨遮善男子故。 得闻说此一切智慧胜妙法门。 发布时间:2023-06-16 15:27:2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