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三 内容: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如意神通智行者,为欲调伏邪见刚强难化众生令从正法。 是故沙门瞿昙。 能示种种神通教化。 若色相若势力若变化。 色相者,谓示佛色像。 菩萨色像。 缘觉色像。 声闻色像。 释提桓因梵天王四天王色像。 转轮圣王色像。 及馀种种乃至畜生色像。 随诸众生应见受化。 悉能示现而为说法。 若有众生恃身强力。 而起憍慢瞋恚贡高。 为欲调伏如是众生。 示现大力如那罗延。 以须弥山置一指端。 掷著他方无量世界。 或时断取三千大千世界下至水际。 以一手举高至有顶住经一劫。 现如是力。 令彼憍慢自大众生贡高心息而为说法。 变化者,以变化力。 能变大海如牛迹水。 大海不减牛迹不大。 变牛迹水能成大海。 若劫将尽火灾起时。 应见水者即变为水。 应见风者即变为风。 水灾起时。 应见火者即变为火。 应见风者即变为风。 风灾起时。 应见水者即变为水。 应见火者即变为火。 作如是等种种变化。 示诸众生令生欢喜。 而为说法。 何以故? 是神通力。 信欲精进禅定智慧诸法所摄。 调伏柔和心得自在善修集故。 是名如意神通。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漏尽通智行者,诸漏已尽远离一切烦恼习气。 所谓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不同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得漏荆何以故? 一切声闻辟支佛等得漏尽已,一切生处而有障碍。 不具自在教化众生。 是故有碍。 沙门瞿昙无有障碍。 是名漏尽智通。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神通智行。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王言:大师。 云何如来四无碍智。 答言:大王。 四无碍智者,一者法无碍。 二者义无碍。 三者辞无碍。 四者乐说无碍。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法无碍者,谓观众生。 初发心行。 多欲心行。 少欲心行及善法恶法。 世间法出世间法。 可作法不可作法。 有漏法无漏法。 有为法无为法。 黑法白法。 生死法涅槃法。 菩提平等。 法性平等。 如实而知。 随所应闻。 而为演说。 是名法无碍智。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义无碍者,於诸法中知第一义智。 是无我智。 无众生智。 无人智。 无寿命智。 知於过去无有罣碍智。 知於未来无有边智。 知於现在一切种智。 知诸谛智。 是苦不和合智。 知集不作智。 知灭自性智。 知道能到智。 知诸众生心行随入智。 皆如实知。 随所应闻。 而能为说。 是名义无碍智。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辞无碍智者,悉能了知一切音声语言:所谓知诸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所有音声语言文字。 悉能了知。 随所应闻种类差别。 一一能同方音差别。 说法说义。 是名辞无碍智。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乐说无碍智者,随所应闻随所来问。 一切语言及诸文字。 口所分别正直而答。 心无厌担所谓一切禅定三摩跋提辩说三乘。 随诸众生一切心行。 如应而答。 言辞美妙说无罣碍,犹如流水不可穷荆是名乐说无碍智。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成就如是四无碍智。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四无量心。 答言:大王。 四无量者,所谓慈心无量。 悲心无量。 喜心无量。 舍心无量。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有十种无量大慈之心。 一者平等大慈。 不选择一切众生故。 二者饶益大慈。 能开天人善道涅槃闭诸恶趣故。 三者救护大慈。 毕竟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故。 四者哀愍大慈。 不舍一切众生长养诸根故。 五者解脱大慈。 灭诸众生烦恼热故。 六者出生菩提大慈。 示诸众生无上涅槃大菩提故。 七者於诸众生无碍大慈。 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众生界故。 八者虚空等大慈。 救护一切诸众生故。 九者法缘大慈。 觉悟一切诸众生等知真实法故。 十者无缘大慈。 证离生死实法性故。 大王当知。 是名慈心无量。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有十种无量大悲之心。 一者不共大悲。 性大悲故。 二者不厌大悲。 代一切众生受大苦故。 三者入一切恶道大悲。 处在生死度众生故。 四者於诸天人受生大悲。 示现诸法悉无常故。 五者不舍一切邪定。 众生大悲。 於无量劫起大誓心庄严成就故。 六者不著己乐大悲。 为与一切众生乐故。 七者不求报大悲自心清净故。 八者除灭一切众生倒心大悲说实法故。 九者说真法性大悲。 知诸法界自性清净故。 十者说空空无所有大悲。 不为诸客尘烦恼染故。 大王当知。 是名悲心无量。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有十种无量大喜之心。 一者大喜庆诸众生发菩提心故。 二者大喜。 念诸众生舍诸有故。 三者大喜。 於犯戒者不生恶心教化成就故。 四者大喜。 於诸一切诤讼众生悉令和合得无上智故。 五者大喜。 为诸众生常护正法故。 六者大喜。 远离世间出世间故。 七者大喜。 令诸众生不著一切资生之具常乐正法故。 八者大喜。 不共一切难摧伏故。 九者大喜。 不坏法界令诸众生常乐禅定解脱三昧相续不断故。 十者大喜。 令诸众生专求寂静。 除灭乱心得无上慧。 远离邪见满足诸愿故。 是名喜心无量。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有十种无量大舍之心。 一者大舍。 一切众生恭敬供养。 心不加喜。 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恼故。 二者大舍。 常行世间。 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故。 三者大舍。 知器知时。 於器非器心行平等故。 四者大舍。 不与众生声闻辟支佛学无学法故。 五者大舍。 远离一切烦恼习气故。 六者大舍。 不叹修行二乘菩提厌生死故。 七者大舍。 远离世间涅槃语。 非离欲语。 戏笑语。 恼他语。 声闻缘觉乃至一切障菩提语故。 八者大舍。 若有众生待时受化。 如来於中。 暂时放舍故。 九者大舍。 若有众生应受佛化。 随彼应见种种色像。 即能现故。 十者大舍。 远离二法。 无上无下。 无取无舍。 无虚无实。 观察平等。 安住真实。 得净忍故。 是名舍心无量。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四无量心。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五根之相。 答言大王。 五根相者,所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信根者,信於四法。 何等四法。 一者於生死中。 行施正见。 信於业报。 乃至夺命。 终不作恶故。 二者信菩萨行。 不随诸见。 专求菩提。 不求馀乘故。 三者信解诸法。 同空无相无愿。 同第一义。 同於了义甚深因缘。 无我无人无众生。 无有分别故。 四者信一切佛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如是信已,除诸疑网。 集一切佛法。 是名信根。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精进根者,若法信根所摄。 是法即为精进根修。 是名精进根。 若法精进根所摄。 是法终不忘失。 是名念根。 若法念根所摄。 是法不忘不失。 一心不乱。 是名定根。 若法定根所摄。 是慧所观。 是慧体性。 内自照了。 不从他知。 自住正行。 是名慧根。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五根。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五力之相。 答言大王。 五力相者,所谓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信力者,是信一向不可沮坏。 乃至天魔变为佛身。 示现出入禅定解脱。 不能倾动。 是名信力。 於诸善法得坚固门。 如所得力修诸禅定。 诸天及人所不能坏。 如本所愿皆悉成就是名精进力。 所住诸法。 不为烦恼之所破坏。 何以故? 是正念力能摧伏故。 如是念力无能坏者,是名念力。 远离愦闹常乐独行。 虽有所说言语音声。 不碍初禅善住觉观不碍二禅。 心生欢喜不碍三禅。 虽乐教化一切众生。 不舍佛法。 而亦不碍第四禅心。 行四禅时。 诸妨定法无所障碍。 不舍诸定。 亦不随定。 而能自在处处受生。 是名定力。 知世间法出世间法。 无有一法能坏是智。 在在生处一切伎艺。 不从师受悉自然知。 一切世间外道苦行。 为化众生悉能受行是出世间法。 能过世间者,慧力所成。 是名慧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五力。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七觉分相。 答言大王。 七觉分者,所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念觉分者,能观诸法能分别法。 亦能观察诸法自相。 云何自相。 观一切法自性皆空。 念如是等一切觉了。 名念觉分。 若能分别晓了八万四千法聚。 如所了法。 了义是了义。 不了义是不了义。 世谛是世谛。 第一义谛是第一义谛。 假名是假名。 正了无疑。 分别选择如是等法。 是名择法觉分。 若念法择法喜法倚法定法舍法。 以智摄取精进勇猛。 欲不退转勤修进趣。 不舍本意行於正道。 是名精进觉分。 於所修行无量清净胜乐法中。 心生悦豫无有懈担是喜踊跃。 能除身心所有烦恼。 是名喜觉分。 若除身心诸烦恼垢。 离於诸盖。 入定境界。 令心正祝是名倚觉分。 如所入定悉能觉了。 非不入定是觉了法。 又了诸见烦恼结缚。 其心平等。 一切诸法无别异相。 能如是觉。 是名定觉分。 若法忧喜其心不没。 亦复不为世法所牵。 无高无下正住不动无有诸漏。 无喜无著无诸障碍。 随顺真谛正直正道。 是名舍觉分。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七觉分。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八正道分。 答言大王。 八圣道分者,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正见者,若见出世。 不起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断见常见有见无见。 亦复不起善以不善无记等见。 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见。 是名正见。 若能起彼贪欲瞋痴诸烦恼等。 是名不正。 不起是事。 惟思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 能如是思住戒聚中。 名正思惟。 凡所有说。 不令自身及以他身而有损恼。 成就如是善好语言:起於正道。 是名正语。 若业是黑有黑报。 白有白报。 若业黑白有黑白报。 终不敢作。 若业非黑非白。 有非黑非白报。 若业能尽业。 是业必作。 是名正业。 修行圣种头陀威仪。 不动不转无诸奸谄。 不为世间利养所牵。 见他得利心不生热。 於己利养常知止足。 如是正行圣人所赞。 是名正命。 若精进向邪。 非圣所赞。 所谓贪欲瞋恚愚痴烦恼。 是正精进终不为之。 若法能入正谛圣道寂灭涅槃。 是正精进。 若念不失。 不动於法。 正直不曲。 见生死过。 进求涅槃。 系心不忘。 不失正道。 是名正念。 若定不乱。 於一切法住是定时。 成正决定。 是名正定。 大王当知。 住是三昧者,为一切众生得解脱故。 成正决定。 是名正定。 是八圣道。 悉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行。 是名圣道。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具足成就如是三十七助菩提法。 依此法故沙门瞿昙。 名为如来应正遍知。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四念处,及以四正勤。 禅定诸三昧,於中得自在。 惟瞿昙究竟,更无第二人。 是故说瞿昙,无有诸过失。 瞿昙如意道,最胜无有比。 修诸四无碍,具足到彼岸。 大圣能善解,解脱器差别。 是故如实知,能净诸众生。 梵行得自在,慈悲及喜舍。 得正见寂静,是故无过失。 八圣正道水,清净无垢浊。 洗诸罪众生,服七觉宝衣。 将置彼不动,无畏涅槃处。 是故说瞿昙,无有诸过失。 瞿昙如牛王,独胜过诸群。 众圣皆尊仰,世间无等伦。 离诸一切恶,具足诸功德。 常念利世间,是故无过失。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十种智力。 王言大师。 何者是如来十种智力。 答言大王。 十力者,所谓知是处非处智力。 知业集智力。 知性智力。 知信智力。 知根智力。 知至处道智力。 知定智力。 知宿命智力。 知天眼智力。 知漏尽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是处非处智力者,决定了知因果中智。 知从是因能生是果不生是果。 知行不善定得苦报不生乐报。 修行善因定得乐果不生苦果。 是处者有是报。 非处者无是报。 是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业集智力者,如实能知过去未来现在诸业所得果报。 知处知事知因知果。 或谓过去事灭皆无。 沙门瞿昙说於过去。 虽无现相。 是业能得未来世报。 若有作业。 是声闻因。 是辟支佛因。 是菩萨因。 是如来因。 沙门瞿昙悉能了知。 是名知业集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欲力者,如实能知一切众生种种欲乐。 知是众生乐於五欲知是众生乐於修道。 知是众生住邪定聚。 知是众生住正定聚。 知是众生住不定聚。 知是众生乐声闻道。 知是众生乐辟支佛道。 知是众生乐无上道。 如是知已,随宜说法。 广度一切诸众生等。 是名知欲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性力者,如实能知一切众生无量种性。 有漏种性。 无漏种性。 世间性。 出世间性。 常性。 无常性。 法界性。 无差别性。 又知众生所乐习成难改之性。 从性起欲。 知其所乐。 及知所起善性不善性。 起声闻性辟支佛性无上菩提性。 皆如实知。 随宜说法。 是名知性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根力者,如实能知一切众生诸根差别。 知有漏根无漏根利根钝根。 知增知减。 能知贪欲瞋恚愚痴。 有无量种各有轻重。 悉如实知。 知有根能增长生死。 知有根能损减生死。 知善根不善根。 知非善非不善根。 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男根女根命根。 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 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未知欲知根。 知根知已根。 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 知耳根因作眼根缘。 知鼻根因作舌根缘。 知舌根因作身根缘。 知戒庄严能修於施。 知施庄严能修於戒。 能知谁可说施说戒。 乃至智慧亦复如是,能知谁可说四念处乃至八正道分。 知谁可为说声闻乘辟支佛乘无上佛乘。 知缘觉根学声闻乘。 知正觉根学声闻乘辟支佛乘。 知下根人能修上根上根之人修於下根。 知众生根未可调者,则生舍心。 可调伏者,为说正法。 知根熟不熟相。 不熟熟相。 不熟不熟相。 熟有熟相。 知生死根。 知解脱根。 知庄严根。 知具足根。 如是知已,而为说法。 是名知根智力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至处道力者,如实能知行是道者堕於地狱乃至生天。 行是道者得至涅槃。 是业皆从根欲性生。 知有漏业故生於五道。 无漏业故得至涅槃。 如是能知正定聚邪定聚及不定聚。 知於因力及果报力。 知过去世福德因缘。 知现在世庄严因缘。 难调易调。 略说广解。 广说略解。 知是众生能得解脱。 知是众生不得解脱。 知不定者,遇善知识住正定聚。 不得善友则无解脱。 如是知已,随所应闻而为说法。 是名能知至处道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禅定力者,如实能知禅定解脱三昧三摩拔提。 知垢知净知住知增。 知诸众生以是因缘贪乐生死。 以是因缘贪乐涅槃。 云何名因云何名缘。 知诸众生思惟不善是生死因缘。 因不善思惟故生长无明。 是故不善为因无明为缘。 因无明故则生於行。 是故无明为因诸行为缘。 如是乃至因生则有老死等苦。 是故生则为因老死为缘。 烦恼为因诸业为缘。 诸见为因爱结为缘。 烦恼为因五盖为缘。 是名为因是名为缘。 而诸众生。 以是因缘贪乐生死。 何因缘故贪乐涅槃。 有二因二法。 令诸众生乐於涅槃。 一者喜乐听法。 二者乐正思惟。 复有二法。 一者舍摩他。 二者毗婆舍那。 又知说法因缘得声闻三昧缘觉三昧菩萨三昧。 如是知已,而为说法。 是名知定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宿命智力者,如实能知自身过去一切生处。 有色无色种性名字。 饮食色貌形相苦乐寿命长短。 念他有灭生於他有。 如知自身知他亦尔。 知是众生所有业因。 是诸众生造是业因得他有身。 知诸众生心及因缘。 如是灭已次第生心。 悉知三世无有始终。 劝诸众生。 观诸过去所作善恶果报苦乐。 如是知已,随所应闻而为说法。 是名知宿命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天眼智力者,如实知见一切众生生灭堕落。 若受善色。 若受恶色。 若生善有。 若生恶有。 知诸业因皆悉明了。 知是众生身口意恶。 诽谤圣人增长邪见。 以恶业故。 舍此身已,即堕地狱。 知是众生身口意善。 不谤圣人增长正见。 以是业缘舍此身已,即生善有。 能见十方诸佛世界无有边际,犹如虚空无有限量。 悉见众生生时灭时。 见诸世界成时坏时。 亦知众生发菩提心生时灭时。 见一切佛始成正觉转正法轮入涅槃时。 见诸声闻证解脱已取涅槃时。 见诸缘觉以神通力报诸众生信施恩时。 如是等事。 一切五通声闻缘觉及诸菩萨。 所不能见。 沙门瞿昙天眼。 成就如是功德。 以天眼故。 观诸众生。 谁应为佛之所化度。 谁复应为声闻缘觉之所化度。 如是见已,随应度者,示现其身而为说法。 是名知天眼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知漏尽力者,诸漏已尽毕竟解脱。 是故唱言:我生已荆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更无後有。 佛漏尽智清净微妙。 言清净者,无习气故。 声闻之智有边有量。 何以故? 有习气故。 辟支佛智亦有边量。 何以故? 无大悲故。 佛漏尽智无量无边。 何以故? 知一切行故。 具足成就一切智故。 永断一切诸习气故。 摄取大慈大悲庄严四无所畏於一切法无取相习。 一切世间所不能胜。 行住坐卧无诸过失,犹如虚空清净无碍不杂烟雲。 佛漏尽智亦复如是,不杂一切烦恼习故。 能为一切众生说法。 令彼闻者断诸烦恼。 是名知漏尽智力。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十种智力。 以是庄严故。 名如来应正遍知。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是处及非处,诸佛如实知。 大尊实语者,是故无过失。 於诸过去世,圣照无障碍。 未来及现在,智慧不迷没。 业及业果报,所有果因智。 皆能如实知,是故名为佛。 世人无量性,种种如实知。 於性中善解,是名无等人。 世间种种信,及无量信者,如实智慧知,是故不异语。 如实知下根,及知中根者,如实知根熟,於根得自在。 生一切处道,世尊如实知。 力通根禅定,觉分解脱者,知染及清净,差别如实解。 如来无有障,以离诸障故。 过去无量生,种种知力见。 自身及他身,智者如实知。 佛净眼无垢,过天人世间。 依彼清净眼,见众生生退。 知诸漏尽智,及知於解脱。 所有无漏界,圣人如实知。 是力无等等,佛世尊自在。 於一心中现,而心无分别。 不取亦不舍,自然而现前。 如轮依本业,自然而回转。 一念如实知,众生诸心念。 於心及众生,不起二种相。 於一切法中,具足诸功德。 是故说瞿昙,自在无过失。 发布时间:2023-06-16 15:27:1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