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一 内容: 尔时严炽王闻萨遮尼乾子所说,得欢喜已,更问所疑。 作如是言:大师。 今此众生界中众生聚中。 颇更有人聪明大智利根黠慧知法非法无过失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无诸过失。 王言:大师。 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沙门瞿昙释家子。 生释王家出家为道。 大王当知。 如我有四围陀经中说。 彼释种沙门瞿昙无有过失。 所谓生在大家不可讥嫌。 何以故? 以是转轮王家生故。 种姓豪贵不可讥嫌。 何以故? 以甘蔗姓种家生故。 福德庄严不可讥嫌。 何以故? 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身故。 具足实事不可讥嫌。 何以故? 以具持戒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毕竟成就故。 是故知彼沙门瞿昙无有过失。 大王当知。 彼释种子沙门瞿昙若不舍家出家为道者,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 当行法行而为法王。 具足七宝。 轮宝象宝马宝如意宝夫人宝大臣宝主藏宝。 千子具足。 勇猛雄杰有丈夫相。 身诸威德无可嫌毁。 力能降伏他诸军众。 具足成就转轮王相。 於四天下而得自在。 无与等者,於此大地无诸怨刺无诸恼害。 无有刀杖依法降伏。 行於平等自在而祝而彼王子沙门瞿昙不乐如是世间之乐。 舍家出家。 勇猛精进行大苦行。 日食一麻或食一米。 心不懈怠六年苦行。 成等正觉。 坐於道场菩提树下。 降诸魔力。 一心念於相应智慧。 所有应知。 所有应得。 所有应见。 所有应觉。 所有应证。 彼诸一切所应得法。 不从师学。 自智即能如实觉知。 是故知彼沙门瞿昙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无与等者,何况有胜彼沙门瞿昙无等等无胜等。 是故彼无一切过失。 何以故? 以彼沙门瞿昙家姓无等。 形色无等。 智慧无等。 是故无过失重说偈言:家色生姓胜,诸相百福胜。 八十种妙好,庄严佛自身。 六年修苦行,坐於菩提树。 降伏诸魔众,逮得一切智。 是诸天人师,常念利世间。 慈悲心平等,救苦无怨亲。 波罗奈城说,四谛相应法。 无我命众生,是故无过失。 尔时严炽王语大萨遮尼乾子言:大师应说。 何者是如来三十二大丈夫相。 以是三十二相庄严身故。 得大丈夫师子王名。 尔时大萨遮尼乾子告严炽王言:大王。 今当一心谛听。 当为汝说。 王言:大师。 愿乐欲闻。 萨遮尼乾子言: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三十二相者,一者沙门瞿昙足下平满蹈地善祝二者沙门瞿昙足下具足千辐轮相。 三者沙门瞿昙手脚柔软如天劫贝。 四者沙门瞿昙诸指纤长。 五者沙门瞿昙指皆网缦。 六者沙门瞿昙足跟圆满。 七者沙门瞿昙足趺上拢八者沙门瞿昙鹿王跳兆专相。 九者沙门瞿昙身相端严。 十者沙门瞿昙马王阴藏。 十一者沙门瞿昙一孔一毛不相杂乱。 十二者沙门瞿昙发如青妙净琉璃色。 十三者沙门瞿昙身毛上靡。 十四者沙门瞿昙皮如金色。 十五者沙门瞿昙皮肤细软。 十六者沙门瞿昙七处平满。 十七者沙门瞿昙两肩圆厚。 十八者沙门瞿昙两肩高峻圆如金山。 十九者沙门瞿昙身体广长。 二十者沙门瞿昙。 身圆正直如尼拘树王。 二十一者沙门瞿昙颊如师子。 二十二者沙门瞿昙四十齿满。 二十三者沙门瞿昙齿间明密。 二十四者沙门瞿昙齿方齐平。 二十五者沙门瞿昙齿白如雪。 二十六者沙门瞿昙舌得上味。 二十七者沙门瞿昙舌能覆面。 二十八者沙门瞿昙声如梵声。 二十九者沙门瞿昙。 眼如牛王上下俱瞬。 三十者沙门瞿昙目相鲜明如青莲华叶。 三十一者沙门瞿昙。 额上毫相功德满足。 三十二者沙门瞿昙头相高显无见顶者,大王当知。 此沙门瞿昙三十二相。 沙门瞿昙以此三十二相庄严身故。 说名大丈夫师子王。 而说偈言:顶高相微妙,最胜庄严身。 发如青琉璃,色净轮右旋。 眼瞬如牛王,青莲华叶形。 是故瞿昙身,皆叹不可嫌。 瞿昙微妙声,过诸梵世音。 如彼迦陵伽,众鸟悉非伦。 舌能覆面门,净如莲花叶。 妙相过群生,是故世无及。 舌根得上味,诸味无差别。 速成妙相人,故佛无过失。 瞿昙齿功德,一切无与等。 明净如珂雪,齐平无差跌。 颊相称上广,方如师子王。 唇色众叹美,喻如频婆果。 两肩相高显,前後俱团圆。 神光曜众目,峻美如金山。 瞿昙身诸相,三十二庄严。 上下体圆满,如尼拘树王。 瞿昙身广长,善住不可嫌。 智者常渴仰,乐观无厌心。 瞿昙功德体,七处俱满足。 皮色常晖鲜,如阎浮檀金。 身毛细柔软,尘垢无能染。 生则轮右旋,相著俱上靡。 发净色青美,厚满不偏布。 是故瞿昙相,过诸世间姿。 瞿昙身正直,坐立无委曲。 马王阴藏相,亦如大龙王。 胫如鹿王跳兆专,粗细上下均。 是故智者观,无有疲厌心。 手足指网缦,内外常鲜明。 甲如赤铜叶,指如铜擆形。 足趺上丰高,体满如珂圆。 脚跟相端严,圆满无高下。 诸指皆纤长,屈申相柔软。 足下平善住,蹈地常安隐。 此是瞿昙福,功德诸相山。 依此功德聚,显成瞿昙身。 如是功德身,过天人世间。 如彼净满月,显於众星中。 瞿昙丈夫相,功德庄严身。 大悲自在现,能利诸世间。 法身净无垢,无量诸功德。 如是诸妙相,唯瞿昙境界。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八十种好。 百福功德以是相好庄严身故。 名为如来百福庄严功德相身。 答言:大王。 我今为成此事说喻。 大王当知。 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摄四生众生。 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此等众生假使一时得於人身。 得人身已,彼一一众生皆修十善。 成就转轮圣王福德。 彼诸众生所修成就转轮圣王福德之聚。 彼一一福德更增百倍。 始得成就沙门瞿昙一毛孔中下相功德。 如是一毛孔中功德。 馀一一毛孔所有功德亦复如是,大王当知。 如是一切毛孔功德。 更增百倍。 始得成就沙门瞿昙身中所有一好功德。 如是一好功德。 馀一一好功德亦复如是,大王当知。 如是一切诸好功德。 更增百倍。 始得成就沙门瞿昙身中所有大丈夫相一相功德。 如是一相功德。 馀一一相功德亦复如是,大王当知。 如是三十二相功德。 更增百倍。 始得成就沙门瞿昙眉间白毫一相功德。 如是眉间白毫功德。 更增百倍。 始得成就沙门瞿昙丈夫相中一顶相功德。 大王当知。 如是顶相功德。 更增百千万亿倍。 始得成就沙门瞿昙丈夫相中一法蠡声功德。 沙门瞿昙以此法蠡声功德故。 所有众生界。 众生所摄。 彼一一众生言音不同。 一时各各作百千种种种异问。 彼一一众生所问之事。 馀不重问。 能以一念相应智慧。 以一音答尔所众生。 能令一时各得其解。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以此功德庄严身故。 名为成就大丈夫相。 是故瞿昙成就百福功德身相。 是故瞿昙。 成就梵王法蠡妙声。 而说偈言:瞿昙功德身,百福相住持。 导济诸群生,故号天人师。 见闻及受物,其福不可量。 瞿昙出世间,饶益诸众生。 众生界差别,随类各异问。 瞿昙一念智,一音答令解。 瞿昙现世间,能以梵音声。 转最上法轮,令天人苦荆尔时严炽王。 问萨遮尼乾子。 而说偈言:大师向说名,如来诸小相。 愿为诸众生,及我分别说。 尔时萨遮尼乾子答严炽王言:大王。 汝能为诸众生。 显发如来功德小相多有利益。 汝今谛听。 我当一一分别显说。 沙门瞿昙八十种好。 依彼诸好。 广宣瞿昙诸功德相。 如秋满月现众星中。 何等八十。 一者沙门瞿昙头相端严上下相称。 二者沙门瞿昙头相满美如摩陀罗树果。 三者沙门瞿昙发长弱美如委黑丝。 四者沙门瞿昙发缕条理不相杂乱。 五者沙门瞿昙发毛婉转蠡文右旋。 六者沙门瞿昙发色光泽如青琉璃。 七者沙门瞿昙眉长皎洁如月初生。 八者沙门瞿昙眼相长广如青莲华叶。 九者沙门瞿昙耳埵轮成如似垂露。 十者沙门瞿昙鼻脩高直孔相不现。 十一者沙门瞿昙口气香洁嗅者无厌。 十二者沙门瞿昙舌色光赤如赤铜鍱。 十三者沙门瞿昙舌相细滑薄利柔软。 十四者沙门瞿昙唇色红赤如频婆果。 十五者沙门瞿昙牙白纤利光曜面门。 十六者沙门瞿昙面色华艳光如明镜。 十七者沙门瞿昙面貌上下广狭相称。 十八者沙门瞿昙面貌丰美如似满月。 十九者沙门瞿昙面貌端正殊特可美。 二十者沙门瞿昙身体常净尘垢不染。 二十一者沙门瞿昙身体净软如练春华。 二十二者沙门瞿昙洪身正直如帝释幢。 二十三者沙门瞿昙身诸文相福德超绝。 二十四者沙门瞿昙身体柔润如涂膏泽。 二十五者沙门瞿昙身相粗细如尼拘树王佣圆得所。 二十六者沙门瞿昙身诸相好无能嫌者,二十七者沙门瞿昙身力无敌如那罗延。 二十八者沙门瞿昙威仪容止进退有法。 二十九者沙门瞿昙身诸相好一切众生乐观无厌。 三十者沙门瞿昙身诸形相恶众生见生欢喜心。 三十一者沙门瞿昙行步容仪众生见者观无厌足。 三十二者沙门瞿昙回身顾视如大象王。 三十三者沙门瞿昙身动威相如师子王。 三十四者沙门瞿昙身相凝重无轻举相。 三十五者沙门瞿昙身相广大不可度量。 三十六者沙门瞿昙身相广长无短小相。 三十七者沙门瞿昙光轮遍身周匝一丈。 三十八者沙门瞿昙身诸光相照曜十方。 三十九者沙门瞿昙身相尊重见者归伏。 四十者沙门瞿昙皮肤细密常有光泽。 四十一者沙门瞿昙皮肤平满无老皱相。 四十二者沙门瞿昙身色光明曜众生目不能正观。 四十三者沙门瞿昙身色光明昼夜无异。 四十四者沙门瞿昙身诸毛孔常出妙香。 四十五者沙门瞿昙形貌威德过诸世间。 四十六者沙门瞿昙身诸筋脉深隐不现。 四十七者沙门瞿昙骨节相连如似钩锁。 四十八者沙门瞿昙身毛细软一一右旋。 四十九者沙门瞿昙毛色光曜如阎浮檀金。 五十者沙门瞿昙手足赤白如蔙花色。 五十一者沙门瞿昙手足鲜净常有润泽。 五十二者沙门瞿昙十指纤长佣圆可美。 五十三者沙门瞿昙踝相不现平无高下。 五十四者沙门瞿昙跳兆专骨坚长上下满好。 五十五者沙门瞿昙手足圆满无有高下。 五十六者沙门瞿昙手指柔软内外受握。 五十七者沙门瞿昙手所有文细现深隐。 五十八者沙门瞿昙手所有文正直分明。 五十九者沙门瞿昙手所有文文不中断。 六十者沙门瞿昙指甲薄润如赤铜色。 六十一者沙门瞿昙立不倾斜平正得所。 六十二者沙门瞿昙住立安隐无能动者,六十三者沙门瞿昙身动威势如师子王。 六十四者沙门瞿昙回身顾视如大象王。 六十五者沙门瞿昙行步平正无有倾曲。 六十六者沙门瞿昙行步安详如似象王。 六十七者沙门瞿昙动足去步如白鹅王。 六十八者沙门瞿昙行不履地轮相炳著。 六十九者沙门瞿昙九孔门满相皆具足。 七十者沙门瞿昙腹小不现。 七十一者沙门瞿昙脐孔深圆。 七十二者沙门瞿昙声响调和粗细俱美。 七十三者沙门瞿昙妙声远彻随闻无障。 七十四者沙门瞿昙所有言音随众生意闻皆和悦。 七十五者沙门瞿昙语随方音不增不减。 七十六者沙门瞿昙说法应机无有差谬。 七十七者沙门瞿昙语能随俗方音为说。 七十八者沙门瞿昙一音说法令诸异类一时俱解。 七十九者沙门瞿昙随有因缘次第说法。 八十者沙门瞿昙胸有万字示功德相。 大王当知。 是名沙门瞿昙八十种好庄严成就功德相身。 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 莫能有者,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地主听我说,如来八十好。 以是诸相好,庄严瞿昙身。 瞿昙甲圆好,形如半竹筒。 美艳赤铜色,光泽如油涂。 指间肉平满,次第均无差。 手文齐正直,深细相分明。 脉深无异相,唇色如频婆。 脚善住无差,是故常安隐。 踝骨隐不现,高下难分别。 手中相明显,示现诸功德。 舌相妙柔软,如天新华绵。 薄如赤铜叶,光色常晖鲜。 诸节皆深隐,妙相甚难见。 两手过双膝,天人皆赞叹。 妙声甚深远,犹如大龙王。 如天中雨雷,声微妙最胜。 瞿昙满月身,实相净相应。 妙形善端美,上下俱佣圆。 永尽恶身相,满足诸功德。 膺满如师子,一一好差别。 手足善光泽,皮如金色鲜。 如是诸功德,一一不可嫌。 身相次第好,离诸粗涩触。 脐轮相圆正,孔深无洼曲。 一切诸身分,功德所集成。 诸行皆清净,光明离闇浊。 如是功德身,善备不可嫌。 以是诸世间,乐观无厌足。 起如大龙王,奋迅动重渊。 步如牛王相,威如师子转。 身相甚柔软,骨节不相违。 趋进如鹅王,不疾亦不迟。 腹相小不现,胁柔软肋平。 毛右旋熠燿,光色如流电。 行步及去来,诸相甚端妍。 离随瞋恚爱,成就诸好因。 瞿昙无诸恶,万相表吉祥。 离於黄黑等,不好诸黡相。 眉如月初生,色如金精黑。 净眼无妒眼,广眼曜如星。 面门方圆好,妙声吐和音。 诸相过群生,离诸烦恼缠。 眉相甚妍美,鼻高如悬筒。 双目相广长,如青莲花叶。 眉齐不相离,相满圆如规。 齿高次第利,二牙光面门。 身毛无参差,咽颈离高下。 是故瞿昙相,天人无等者,头圆如伞盖,缺骨顶夷平。 皮额俱不皱,如珂体圆实。 瞿昙毛细滑,不乱亦不散。 宛转轮右旋,常出诸妙音。 瞿昙毛鲜洁,尘垢不能染。 如彼净琉璃,不为淤泥点。 瞿昙毛满足,一一次第祝如多楞祇草,齐细不相绕。 瞿昙毛细软,如蜂王腹毛。 离病衰老相,发甲不变白。 瞿昙胸相满,亦如师子坐。 如鱼如高幢,亦如金刚钩。 如似立金瓮,如画还复旋。 如钵头摩花,如珂功德天。 如结加趺坐,一一诸节中。 力如那罗延,是故过世间。 瞿昙胸万字,具足千辐轮。 手脚相不异,千辐轮无差。 人主此正是,瞿昙诸小相。 二乘及外道,天人皆无等。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成就如是诸相好身。 一切众生无如此者,是故我言沙门瞿昙无有过失。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究竟成就大慈心力。 能大饶益一切众生。 无有害心。 彼大慈心无碍故。 无障故。 常行故。 自然照故。 遍至一切世间境界。 入诸众生烦恼使故。 大王当知。 譬如净水摩尼宝珠。 自体净故。 而能清净一切浊水。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大慈心水亦复如是,自身清净。 复能清净一切众生烦恼淤泥诸见浊水。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毕竟成就如是大慈。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大慈悲,遍观十方界。 一切众生心,无时能舍离。 故名佛世尊,成就大慈心。 是故一切智,无有诸过失。 如彼能净水,如意摩尼珠。 以体明净故,能清诸浊水。 瞿昙亦如是,自性离诸垢。 能以慈心水,净众生浊心。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於诸众生。 毕竟成就三十二种大悲观心。 何等三十二。 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痴闇大黑处故。 起大悲心。 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无明所缠窟故。 起大悲心。 三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世间大险处故。 起大悲心。 四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离寂静处堕世间故。 起大悲心。 五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堕大瀑水随漂流故。 起大悲心。 六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堕在颠倒险难大苦处故。 起大悲心。 七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堕在恶道离圣道故。 起大悲心。 八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大烦恼能缚所缚。 常为种种烦恼罗网所缠裹故。 起大悲心。 九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於诸境界常不可足不可满故。 起大悲心。 十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属诸爱主不自在故。 起大悲心。 十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老死大苦劫害不生厌故。 起大悲心。 十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不离诸疹。 为诸一切种种病苦所逼恼故。 起大悲心。 十三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三火常然昼夜常烧常不灭故。 起大悲心。 十四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下业所缠增长世间诸苦恼故。 起大悲心。 十五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怀惊怖无安隐心故。 起大悲心。 十六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少利所缠忘大过故。 起大悲心。 十七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诸种种放逸所醉。 无始睡蛇常睡在心。 在旷野道常为五阴怨家逐故。 起大悲心。 十八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诸盖劫善财故。 起大悲心。 十九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无明覆眼常曀不见善知识故。 起大悲心。 二十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种种事乱其心犹如乱丝无理者故。 起大悲心。 二十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在愦闹离寂静故。 起大悲心。 二十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在难处离无难故。 起大悲心。 二十三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云何云何邪见缠故。 起大悲心。 二十四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随逐贪饵依止种种邪见使故。 起大悲心。 二十五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长夜执在想倒心倒。 无常法中生於常想。 於苦法中生於乐想。 不净法中生於净想。 无我法中生我想故。 起大悲心。 二十六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无始世来。 常负生死诸恶重担。 受大苦恼不疲厌故。 起大悲心。 二十七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依止世间。 羸薄少力非坚固中谓坚固故。 起大悲心。 二十八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染所染。 常在无量诸垢中故。 起大悲心。 二十九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有贪缚不厌舍故。 起大悲心。 三十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为诸供养恭敬降伏常求资生诸供养故。 起大悲心。 三十一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常为种种境界缠心生忧恼故。 起大悲心。 三十二者沙门瞿昙见诸众生坠堕憍慢我慢地故。 起大悲心。 大王当知。 是名沙门瞿昙於诸众生毕竟成就三十二种大悲观心。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见众生,闭在世间狱。 轮回遍诸趣,常受一切苦。 痴闇覆其心,不知生厌离。 是故无上尊,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乐著诸世间。 四流河所漂,随顺不得返。 常没生死海,不知求出离。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坠堕大险中。 入於非正道,无有能救者,是故瞿昙观,起於大悲心。 置於佛菩提,最胜无畏处。 瞿昙见众生,缚在牢狱中。 与爱作僮仆,策使诸境界。 宛转老死海,不觉亦不知。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炽然三种火。 常在诸恶趣,种种苦所害。 怖畏诸恶道,无有依止处。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乐著於诸有。 放逸心自在,贪著诸境界。 常被种种害,而不生怖畏。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无明黑所覆。 种种曀所障,不离一切盖。 诸见乱如丝,无有能解者,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堕在八邪见。 为爱久住处,以是常缚心。 如是诸难中,乐不生厌离。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起於颠倒心。 於苦不净中,而生乐净想。 无常无我中,而反我常实。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依止羸薄力。 常为重担押,无心生厌离。 起於坚固想,染著不能舍。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在有贪海中。 利养覆心故,常求爱境界。 贪心如野火,炽然不知足。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见众生,具造诸苦业。 常为诸忧悲,苦恼之所逼。 为拔彼众生,种种诸恼害。 是故十力者,常起大悲心。 瞿昙恒观彼,一切众生界。 常起大悲心,是故无过失。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三念处。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三念处。 答言:大王。 一者无喜心。 二者无瞋心。 三者无瞋无喜心。 王言:大师。 云何无喜心答。 言:大王。 无喜心者,沙门瞿昙在众说法。 若有众生。 身正恭敬。 摄耳不散。 随顺受教。 如说修行。 沙门瞿昙。 不以为喜。 不生踊悦。 不生踊跃。 何以故? 沙门瞿昙舍心平等。 安住一心故。 王言:大师。 云何无瞋心。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在众说法。 若有众生。 身不恭敬。 耳不专听。 违背圣教。 不如说行。 沙门瞿昙不生瞋心。 亦复不起不忍之心。 亦复不生非可信心。 亦不生彼违我教心。 何以故? 沙门瞿昙舍心平等。 安住一心故。 王言:大师。 云何不喜不瞋心。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在众说法。 於其众中。 身正恭敬摄耳不散随顺受教如说修行。 有不恭敬失耳境界违背圣教不如说行。 沙门瞿昙於此二人。 不生喜心踊悦心踊跃心。 不生瞋心。 亦复不起不忍之心。 亦复不生不可信心。 亦不念彼违我教心。 何以故? 沙门瞿昙舍心平等。 安住一心故。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依三念处不染心祝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说法中,一心正受者,常住正念故,不起欢喜心。 瞿昙说法中,不正心谛受。 常住正念故,亦不起瞋心。 瞿昙说法中,受不受二分。 常住平等故,不瞋亦不喜。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三不护业。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三不护业。 答言:大王。 一者身业不护。 二者口业不护。 三者意业不护。 王言:大师。 云何身业不护。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身行清净。 沙门瞿昙。 无有诸行不清净者,是故沙门瞿昙不作心念。 我身业不清净。 恐畏他知作心防护。 何以故? 沙门瞿昙无有身行不清净故。 是名第一身业不护。 王言:大师。 云何口业不护。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口业清净。 沙门瞿昙无有口业不清净者,是故沙门瞿昙不作心念。 我口业不清净。 恐畏他知作心防护。 何以故? 沙门瞿昙无有口业不清净故。 是名第二口业不护。 王言:大师。 云何意业不护。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意业清净。 沙门瞿昙无有意业不清净者,是故沙门瞿昙不作心念。 我意业不清净。 恐畏他知作心防护。 何以故? 沙门瞿昙无有意业不清净故。 是名第三意业不护。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三不护业。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三种业,离妄及无记。 是故常清净,出诸护境界。 为诸弟子众,平等心说法。 有过者能除,无过者便摄。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毕竟成就一切种智清净。 王言:大师。 何者如来一切种智清净。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一切种智清净。 有四种。 一者身一切种智清净。 二者观一切种智清净。 三者心一切种智清净。 四者智一切种智清净。 王言:大师。 云何如来身一切种智清净。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身一切种智清净者,离诸烦恼一切习气皆灭无馀。 随意所欲取舍生退。 於一切处身得自在。 是名身一切种智清净。 王言:大师。 云何如来观一切种智清净。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观一切种智清净者,於应化身。 离一切烦恼。 及烦恼习气。 皆灭无馀。 回转现没。 一切观中而得自在。 是名观一切种智清净。 王言:大师。 云何如来心一切种智清净。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心一切种智清净者,一切烦恼烦恼习气及心所染。 皆悉远离心得自在。 聚集一切善根满足。 是名心一切种智清净。 王言:大师。 云何如来智一切种智清净。 答言:大王。 沙门瞿昙智一切种智清净者,一切无明分及诸烦恼。 烦恼习气。 皆灭无馀。 一切法中得无障碍自在。 是名智一切种智清净。 大王当知。 沙门瞿昙。 毕竟成就如是一切种智清净。 是故我言无有过失。 而说偈言:瞿昙一切智,依止四净法。 是故见无垢,智慧身自在。 瞿昙清净慧,具足四种智。 烦恼习气灭,是故无过失。 发布时间:2023-06-16 15:27:0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