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问罪过品第七 内容: 尔时严炽王。 即生是心。 萨遮尼乾子所说法者,皆是随顺如来正法。 作是思惟。 我今当问萨遮尼乾子。 於如来所有尊重心不。 尔时严炽王。 作是念已,即移座处。 更敷下座。 恭敬而坐。 问萨遮尼乾子言:大师当知。 我有小疑。 今欲请问。 为见听不。 尔时萨遮尼乾子答言:大王。 随汝所问。 我当为汝分别解说令得开解。 时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听其问已,即作是言:大师。 世间颇有众生於众生界中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能雨婆罗门。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善知星宿。 善知祭祀种种诸天。 善知咒术。 善知事火。 善知天文日月八星。 善知天雨石雹灾害。 善知地动吉凶变异。 善知日月运蚀殃灾。 善知年岁国土丰俭。 善知世间安隐破坏。 彼婆罗门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能雨婆罗门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能雨婆罗门。 常多淫欲喜侵他妻。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侵他妻。 何以故? 大王当知。 侵他妻者,现在未来多受苦恼。 一切天人之所呵责。 而说偈言:自妻不生足,好淫他妇女。 是人无惭愧,常被世呵责。 现在未来世,受苦及打缚。 舍身生地狱,受苦常无乐。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颇罗堕婆罗门。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知法知礼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颇罗堕婆罗门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颇罗堕婆罗门。 常多睡眠。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睡眠。 何以故? 大王当知。 多睡眠人。 退失诸行。 失於世间出世间法。 妨碍智慧离诸烦恼。 而说偈言:若人多睡眠,懈怠妨有得。 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退失。 若欲得胜道,除睡疑放逸。 精进策诸念,离恶功德集。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此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黑王子。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有大威力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黑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黑王子多诸嫉妒。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嫉妒何以故? 大王当知。 若有人得生富贵家。 资财丰足。 不肯布施怀嫉妒心。 如是之人。 於资生中不取坚固。 彼人空手命终即去生饿鬼中。 生彼处已,受诸种种饥饿苦恼。 而说偈言:惜财不布施,藏积恐人知。 舍身空手去,饥鬼中受苦。 饥渴寒热等,忧悲常煎煮。 智者不聚积,为破慳贪故。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此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胜仙王子。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有大威力而不怯弱。 好行布施有大威德。 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胜仙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胜仙王子多作杀生。 大王当知。 有黠慧者不应杀生。 何以故? 大王当知。 杀生之罪得短命报。 命终生於地狱畜生饿鬼之中。 而说偈言:杀生无善报,短命多诸疾。 来世生恶道,具受种种苦。 欲离诸苦恼,未来求胜乐。 应当护他身,如爱自己命。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无畏王子。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无畏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无畏王子慈心太过。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慈心太过。 何以故? 大王当知。 若王王子慈心太过者,彼王王子国内多有群贼乱民。 不可遮护。 多有雠难。 而说偈言:若王及王子,慈悲心太过。 长贼多欺诳,民怖王命危。 王应思此过,筹量行慈悲。 念世间受苦,舍离太过心。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天力王子。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天力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天力王子饮酒太过。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饮酒太过。 何以故? 大王当知。 饮酒太过。 忘失诸事障修大道。 失於世间出世间利。 而说偈言:饮酒多放逸,现世常愚痴。 忘失一切事,常被智者呵。 来世常闇钝,多失诸功德。 是故黠慧人,离诸饮酒失。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婆薮天王子。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有大威力心不怯弱。 常好布施有大威德。 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婆薮天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婆薮天王子。 了达诸事而行事太迟。 大王当知。 有黠慧人不应行事太迟。 何以故? 大王当知。 行事太迟者,不及时节。 多失诸利。 令斗诤事坚固难灭。 是故大王。 黠慧之人有所作事。 不失时节不应太迟。 而说偈言:行事太迟人,多失所作业。 未得者不得,已得者便失。 应舍迟行事,慕速及时节。 过时不得利,是故多所失。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大仙王子。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有大威力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大仙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大仙王子。 贪心太过。 为颠倒覆心。 常夺他财。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过贪。 何以故? 大王当知。 过贪之人。 不为一切众生亲附。 舍此身命即生地狱。 而说偈言:贪人多积聚,得不生厌足。 无明颠倒心,常念侵损他。 现在多怨憎,舍身堕恶道。 是故有智者,应当念知足。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大天王子。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有大威力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大天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大天王子。 轻躁戏笑放逸太过。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轻躁放逸太过。 何以故? 大王当知。 放逸太过者,能障奢摩他毗婆舍那法。 此戏笑之罪是恶道因。 而说偈言:戏笑垢染心,心不住三昧。 为智者所呵,行善不解脱。 欲得速利益,应离诸放逸。 现世无安隐,失名称功德。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憍萨罗国波斯匿王。 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 彼波斯匿王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此波斯匿王啖食太过。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啖食太过。 何以故? 大王当知。 啖食太过者,体难回动赖惰懈担所食难消。 远离现在未来二世善法利益。 而说偈言:啖食太过人,身重多懈担现在未来世,於身失大利。 睡眠自受苦,亦恼於他人。 迷闷难寤寤,应时筹量食。 王言:大师。 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 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 此众生者即王身是。 大王亦甚聪明大智利根黠慧。 有大威力心不怯弱。 好喜布施威德具足。 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 我之所有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 大王之罪太极暴恶。 大王太严。 大王太忽。 大王太? 卬。 大王太卒。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不应太恶。 何以故? 大王当知。 若王王子性太恶者,彼为一切多人不用。 多人不爱。 多人不喜。 乃至父母亦不喜见。 何况馀人大臣王子长者居士等。 是故大王。 黠慧之人不应太恶。 大王当知。 有黠慧人所欲作事。 应当安详不应太卒。 而说偈言:若王行恶行,瞋心不见事。 动则怖众生,乃至父母畏。 何况馀非亲,而当有念爱。 大王应当知,智者舍瞋恚。 尔时严炽王。 在坐对面。 闻大萨遮尼乾子毁呰自身。 心生不忍瞋心恚心懊恼心无欢喜心。 生毒害心即作是言:萨遮尼乾子。 汝今云何於大众中说我过恶毁呰於我。 我从昔来。 无人敢正看我面者,汝今毁我罪应合死。 作是语已,以瞋恚心告诸臣言:汝当捉此说不爱语愚痴沙门断其命根。 尔时萨遮尼乾子惊怖毛竖。 语严炽王言:大王。 汝今莫速卒作如是恶事不饶益我。 我有善言:愿王暂时施我无畏听我所说,王言:沙门。 与汝无畏。 所欲说者汝当速说。 萨遮尼乾子言:大王当知。 我亦有罪。 王言:沙门。 何者汝罪。 萨遮尼乾子言:大王当知。 我罪过者,由太实语不虚语称事语。 以我如是大恶人前。 可畏人前。 急性人前。 无慈悲人前。 卒作事人前。 如是恶行人前说如实语。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 不应一切时一切处常说实语。 何以故? 有不饶益故。 大王当知。 黠慧之人应当善观。 可与语人。 不可与语人。 应当善知。 可语时非语时。 应当善知。 可语处非语处。 然後说语。 何以故? 大王当知。 实语人者,世人不爱。 世人不喜。 智者不赞叹。 世间痴人瞋。 而说偈言:智者不知时,卒随意说实。 彼人智者呵,何况无智者,智者一切处,亦不皆实语。 是实憍尸迦,实语入恶道。 尔时严炽王。 闻萨遮尼乾子说自身过。 即便开解。 心生欢喜。 白萨遮尼乾子言:大师。 师无罪过。 由我太卒。 今闻师教。 如闇得灯。 如盲得眼。 常当受持。 我今忏悔。 愿师於我莫舍实语。 而说偈言:我实愚痴闇,不识知识语。 是故生恶心,出如是恶口。 我今圣人前,忏悔如是罪。 愿愍诸众生,令我罪除灭。 发布时间:2023-06-16 15:26:5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