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王论品第五之三 内容: 王言:大师。 如是不放逸行法行王。 成就几法。 得名行法行王。 答言:大王。 成就十法。 而得名为行法行王。 何等为十。 一者自性成就。 二者眷属有礼。 三者智慧成就。 四者常勤精进。 五者尊重法。 六者猛利。 七者恩厚。 八者善解世间所行法。 九者能忍诸苦。 十者不取颠倒法。 大王当知。 自性成就王者,有於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王子大臣长者居士。 城邑聚落所有人民。 皆爱重王。 二者无诸一切疾玻大王当知。 眷属有礼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於王所作事中。 即各竞办不须王忧。 二者谨慎不犯王法。 大王当知。 智慧成就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善知方便依法善护众生。 二者於欲所作之事自智能知不依他作。 大王当知。 常勤精进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一切库藏满足。 二者无诸一切怨贼。 欢喜安祝大王当知。 尊重法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常行一切善法无有休息。 二者能化恶行众生。 大王当知。 猛利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於心所欲求事速能满足。 二者发心所欲作事。 不久思惟即成如法。 大王当知。 恩厚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所有眷属乐王。 二者大臣一切人民皆信重王。 大王当知。 善解世间所行法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能知恶行众生善行众生。 二者王应民边得物不令有失。 大王当知。 能忍诸苦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於王所欲行事能满成就。 二者不畏诸苦恼事。 大王当知。 不取颠倒法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 一者自能进趣胜道。 二者常不离善知识。 大王当知。 成就如是十种功德者,名为成就行法行王。 王言:大师。 成就如是十种功德。 而得名为行法行王者,若其国内有逆贼主。 具四种兵。 与法行王斗诤国土。 及外国王来相侵夺。 欲与大斗。 集四部兵一切现前。 行法行王云何与彼而共斗战。 答言:大王。 行法行王当应思惟。 於三时中出三方便入阵斗战。 何等三时。 谓初入时中入时後入时。 大王当知。 初欲入时作方便者,行法行王。 若见逆王。 尔时复作三种思惟。 一者思惟。 此返逆王所有兵马。 为与我等。 为当胜我。 若与我等共斗战者,俱损无益。 若其胜我。 彼活我死。 如是念已,应觅逆王所有亲友及善知识。 当令和解灭此斗诤。 二者行法行王。 见彼逆王与己平等及胜己力者,心自思惟。 不应与战。 当与其物求灭斗诤。 三者若见逆王。 多有士众眷属朋党象马车步四兵力胜。 行法行王士众虽少。 能以方便现大勇健难敌之相。 令彼逆王生惊畏心以灭斗诤。 如是名为於初时中思惟三种方便之用。 大王当知。 若以亲友与物惊怖。 如此三事。 不能灭彼斗诤事者,行法行王。 尔时复起三种思惟入阵斗战。 何等三种。 一者思惟。 此返逆王。 无慈悲心自杀众生。 馀人杀者亦不遮护。 我今不令如此相杀。 此是初心护诸众生。 二者思惟。 当以方便降伏逆王。 士马兵众不与斗战。 三者思惟。 当以方便活系缚取不作杀害。 生此三种慈悲心已,然後庄严四种兵众。 分布士马唱说号令。 简选兵众分作三品。 於上品中有上中下。 以上品中下勇猛者列在於前。 次列第二中品健者,次列上品最健兵马分在两厢。 令护步众不生畏心。 行法行王处在军中。 与最上品象马车步猛健众俱。 如是入斗。 何以故? 有五种事。 能令大军竞进不退。 何等为五。 一者惭愧王。 二者畏王。 三者取王意。 四者令众背後无畏。 五者令念报国王恩。 如力如分。 不生退转。 能勇战斗。 大王当知。 行法行王。 设是方便入阵斗战。 尔时虽复杀害众生。 而彼王得轻微少罪。 非决定受忏悔能灭。 何以故? 彼法行王。 为欲入战。 先生三种慈悲心故。 虽作此恶得罪轻微。 非决定受。 大王当知。 彼法行王。 为令众生。 为护沙门护沙门法。 为护妻子族姓知识。 能舍自身及资生物。 作如是业。 因此事故。 彼法行王得无量福。 大王当知。 若为护国养活人民。 兴兵斗战。 彼时国王。 应当先发如上三心。 敕令主将一依王教。 如是斗者有福无罪。 王言:大师。 行法行王。 生几种心。 常能如是护诸众生。 答言:大王。 行法行王。 於诸众生生八种心。 何等八种。 一者念诸一切众生如念子想。 二者念於恶行众生如病子想。 三者常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 四者念受胜乐众生生欢喜心。 五者念於怨家众生生护过想。 六者能於亲友众生生覆护想。 七者能於资生之中生如药想。 八者能於自身生无我想。 大王当知。 念诸众生如念子想者,起二种心。 一者能如父母念子遮护诸恶。 二者常於一切众生不舍慈心。 大王当知。 念恶行众生如病子想者,起二种心。 一者能忍如世病人骂诸良师。 良师不生瞋恨之心。 二者为断一切过失行如是心。 大王当知。 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者,起二种心。 一者能於诸急难中救免其苦。 二者能与胜安隐乐。 大王当知。 於受乐众生生欢喜心者,起二种心。 一者能於他财物中他资生中不生贪心。 二者於他富贵胜乐不生嫉心。 大王当知。 於怨家众生生护过想者,起二种心。 一者常念断彼过因远离怨家。 二者能於怨家众生生亲友心。 何况其馀非怨家者,大王当知。 於亲友众生生覆护想者,起二种心。 一者念令亲友坚固。 二者念令一切众生不生怨憎。 大王当知。 於资生中生药想者,起二种心。 一者有欲不行邪淫。 二者能於色香味中随世受用不生贪著。 大王当知。 於自身中无我想者,起二种心。 一者往诣沙门大智人边问法。 二者闻法如说修行。 大王当知。 行法行王。 常念思惟如是八法故。 不求资生。 而世间人自然奉献珍奇异物国内无者,库藏盈溢。 而诸世间非法恶王。 鞭打百姓逼恼索者,了无其一。 大王当知。 行法行王。 行此八法者,於所作业。 岁时日月星宿节朔。 常与吉会。 一切非人诸恶邪鬼。 欲觅其便无能得者,於其国内风雨以时。 五穀丰熟。 人民饱足无饥渴想。 一切诸虫雀鼠龙雹。 能与世间作无利者,悉皆息灭。 若有怨贼在其国内。 一切即依自业罪过受诸苦恼。 依自业尽依自业灭。 大王当知。 行法行王。 若能如是护诸众生护器世间者,不负一切世间众生。 诸善行人智慧人圣人。 一切众生无能呵责者,何以故? 无罪过故。 大王当知。 如是善行王。 若命终时。 当生天上受彼诸天妙境界乐。 而说偈言:重法不放逸,常念利众生。 眷属有礼法,善能知他行。 自身常清净,离诸无益业。 彼王胜世间,名行法行王。 貌重言常和,於善勤精进。 善能知世间,一切诸伎艺。 以常不懈怠,方便护世间。 众生得安乐,无有苦恼者,常乐利益他,将护一切心。 出口说爱语,安隐决定言:知过有功德,知胜知不如。 如是王能共,众生受安乐。 於他平等心,能舍物解义。 诸臣及眷属,一切爱乐王。 具足善众集,常有大势力。 如是正法王,能久住王位。 慈心离杀生,布施断偷盗。 正欲防邪淫,实言止妄语。 和合除两舌,软语遮恶口。 正说治绮语,净命对饮酒。 净心舍三毒,受妙天王位。 大王应当知,常善护诸戒。 发布时间:2023-06-16 15:26:4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