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王论品第五之一 内容: 尔时国主严炽王。 闻大萨遮尼乾子所说正法。 欢喜信受。 即时问讯大萨遮尼乾子言:大师仁慈。 而能远涉游化众生。 道路多难。 不审大师。 四大调和气力安不。 众生易化不。 诸弟子众如说行不。 幸蒙大师不耻我国。 今得奉见闻说正法。 我心欢喜。 如见慈母。 如饥得食。 如渴得水。 如裸得衣。 如贫得宝。 如热得凉。 如寒得火。 如盲得视。 如聋得听。 如囚得赦。 如贱得贵。 如迷得返。 如学逢师。 我心欢喜。 亦复如是,复作是言:大师当知。 我从向来。 心自思念。 正法难闻。 良师难遇。 人身难得。 诸根难具。 正见难生。 信心难发。 合会难俱。 自在难逢。 太平难值。 如是诸难我皆免离。 今遇大师。 如入大海欲采珍宝得大宝渚。 我有所疑悉欲请问。 惟愿大师。 赐决所疑。 时大萨遮尼乾子告严炽王言:随王所疑今悉可问。 我当为王分别解说。 除决所疑令王开解。 尔时严炽王。 见大萨遮尼乾子听许问已,心生欢喜而发问言:大师。 何等生法何等住持。 於何法上而有此名。 萨遮尼乾子言:大王当知。 所言生者,谓诸众生。 言住持者,谓器世间。 言众生者,谓五取阴聚。 名为众生。 以何等法名五取阴。 谓色取阴聚。 受取阴聚。 想取阴聚。 行取阴聚。 识取阴聚。 大王当知。 依此五法。 说名众生。 说器世间。 说众生者,谓摄四生。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说器世间者,谓摄虚空地水火风。 王言:大师。 谁能护此一切众生。 谁能护持此器世间。 答言:大王。 皆是众生自业果报。 及王国主力能护持。 王复问言:大师。 云何自业果报能护众生。 答言:大王。 有诸众生。 自业增上果报力故。 而生胜处。 而彼众生。 於一切物无吝护心。 不生彼我自他之心。 一切所须资生之物。 不加功力随念具足。 尽其命住安隐快乐。 离粗病苦寒热饥渴种种痛恼。 亦无恶心迭相加害。 亦无欺诳虚妄之心。 聚落城邑七宝庄严。 常行胜乐妙触境界。 满足千岁寿尽舍身。 而生天上善道受乐。 如此所谓北郁单越业护众生。 大王当知。 复有众生。 依於自业果报力故。 生胜妙处。 身有光明飞腾虚空。 处禅悦乐以为美食。 不入胎生。 寿命无量住世长远。 如此所谓劫初众生。 大王当知。 复有众生。 依自业报过去功德胜因力故。 生世间中。 而知敬心尊重父母及家尊长,并诸沙门净行人等。 以为福田。 常行善行作所应作。 畏於恶行。 常受善持五戒八戒。 而作布施集诸福德。 此谓劫初第二时中善根众生。 大王当知。 尔时众生。 善根满足不起诸恶。 是故世间未立王法。 如是名为自业果报能护众生。 王言:大师。 如是业护我已知竟。 云何名为国主王力能护众生。 答言:大王。 诸王众生是众生主。 而彼主力能护众生。 王言:大师。 彼诸王等何故名王。 答言:大王。 王者民之父母。 以能依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 名之为王。 大王当知。 王之养民当如赤子。 推乾去湿不待其言何以故? 大王当知。 王者得立以民为国。 民心不安国将危矣。 是故王者,常当忧民如念赤子不离於心。 当知国内人民苦乐。 以时安行。 知水知旱知风知雨。 知熟不熟知丰知俭。 知有知无。 知忧知喜。 知老知少。 知病不玻知诸狱讼。 知有罪知无罪。 知轻知重。 於诸王子大臣诸官。 知有功者,知无功者,如是知者名不离心。 大王当知。 王於国内如是知已,以力将护。 所应与者及时给与。 所应取者念当筹量。 役使知时不夺民利。 禁肃贪暴民得安乐。 是名摄护。 名之为王。 大王当知。 王有四种。 一者转轮王。 二者少分王。 三者次少分王。 四者边地王。 转轮王者,有一种转轮王。 谓灌顶刹利统四边畔。 独尊最胜护法法王。 彼转轮王七宝具足。 何等七宝。 一者夫人宝。 二者摩尼宝。 三者轮宝。 四者象宝。 五者马宝。 六者大臣宝。 七者主藏宝。 彼转轮王。 如是七宝具足成就。 遍行大地无有敌对。 无有怨刺。 无有诸恼。 无诸刀仗。 依於正法。 平等无偏。 安慰降伏。 王言:大师。 云何名为转轮圣王统四边畔。 答言:大王。 以王四天下得自在故。 王言:大师。 云何名为独尊最胜。 答言:大王。 所出教令无违逆故。 王言:大师。 云何护法。 答言:大王。 修十善法。 不令邪法杀生等坏。 名为护法。 王言:大师。 云何法王。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以十善道化四天下。 悉令受持离十恶业。 行十善道具足成就。 名为法王。 王言:大师。 彼转轮王。 依何因得第一夫人宝。 云何成就。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依离瞋心不善业故。 得夫人宝。 与己相对受最胜乐。 名为成就。 云何名为受最胜乐。 大王当知。 彼转轮王。 夫人身中。 常出无价栴檀妙香。 口中常出优钵罗华无价之香。 身体柔软如迦陵伽鸟。 迦陵迦鸟在大海渚。 彼诸众生。 若有触彼迦陵伽鸟者,即得远离身诸疲劳。 亦离饥渴并诸忧恼。 受最第一无极快乐。 转轮圣王。 见彼夫人。 所受快乐亦复如是,大王当知。 彼夫人身。 寒时能暖热时能凉。 世间无人手能触彼夫人身者,何以故? 以离贪心不善业道依善根因故。 一切众生观察敬重。 如母如女如姊妹故。 而彼夫人。 於转轮王生三种心。 何等为三。 一者心常尊奉於王不生异心。 二者心常恭敬於王。 三者心常念转轮王。 何以故? 以王能离贪心垢故。 复次大王。 转轮圣王夫人宝者,离於女人五种恶法。 何等为五。 一者离於女人无志轻躁之心。 二者离贪馀男子心。 三者离於慳嫉妒心。 四者离於非处起贪颠倒之心。 五者转轮圣王命尽彼亦俱荆复次大王。 彼夫人宝。 有五种功德。 何等为五。 一者知念不违王心。 二者能生千子具足。 三者自然姓尊豪贵。 四者能令住处具足一切资生。 五者若王与诸女人受欲乐时。 不起嫉妒瞋恨恶心。 复次大王。 彼转轮王夫人。 成就三种功德。 何等为三。 一者离恶口。 二者离邪见。 三者若王馀行不在五欲境界不能动心。 大王当知。 转轮圣王夫人。 舍身生於天上。 何以故? 以离贪嫉故。 如是名为转轮圣王夫人功德。 令王受於最胜上乐王言:大师。 转轮圣王。 依何因得彼摩尼宝。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依离瞋心不善业故。 得彼第二摩尼珠宝。 得受最胜光明资生无上乐故。 云何最胜。 大王当知。 转轮圣王摩尼珠宝有八种功德。 何等为八。 第一功德者,彼摩尼宝。 於夜黑闇放大光明。 如秋满月。 光明能照一百由旬。 至於夏日众生患热。 以摩尼宝放光触身。 得清凉故。 第二功德者,转轮圣王。 若行旷野无水之处。 众生饥渴时。 摩尼宝即放八味具功德水。 充足饥渴。 第三功德者,转轮圣王。 有所须者,一切皆从摩尼宝出。 第四功德者,彼摩尼宝有八楞相。 一一楞中出种种光。 谓青黄赤白颇梨红紫。 第五功德者,彼摩尼宝在所。 能令一百由旬所有众生。 皆离病苦常得定心。 所作善业无空过者,第六功德者,彼摩尼宝所住境界。 无诸恶龙能放毒气。 雹风恶雨伤害众生。 第七功德者,一切山川溪谷沟涧泉水乾竭悉令还复。 树林草木华果枯悴。 能令滋茂。 钵头摩等池水华林一切具足。 第八功德者,彼摩尼宝所在之处。 人民无有疾疫诸毒非时死者,至於畜生虎狼师子蛇鼠猫狸鹰鹞之类。 相食啖者不起害心。 复次大王。 转轮圣王。 千子满足身体洪壮。 勇猛雄杰降伏世间。 随顺王命。 能护大法。 随顺法行。 心能慈愍一切众生。 是名转轮圣王摩尼宝用。 令王得受最上胜乐。 王言:大师。 转轮圣王。 依何因得第三轮宝。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依离瞋心不善业故。 得彼轮宝。 所住之处自然降伏得大胜乐。 王言:大师。 云何名为得大胜乐。 大王当知。 转轮圣王。 所有轮宝具足。 能有五种功德。 何等为五一功德者,彼轮宝体纯阎浮檀金。 具足千辐广五由旬。 显现世间如第二日轮。 二功德者,彼轮宝去飞腾虚空无能障碍。 一日能行八千由旬。 三功德者,随顺转轮王心中念欲。 诣四天王行四天下。 南阎浮提。 西拘耶尼。 北郁单越。 东弗波提。 时彼轮宝。 随王念处。 即飞虚空。 在前而去。 依彼轮力。 四兵象马及车步等。 一切悉皆飞腾而去。 四功德者,所有不伏转轮王者,王若心念。 而彼轮宝。 随所念处即飞而去。 悉令降伏。 五功德者,彼轮宝势无有敌对。 一切小王见者降伏。 以转轮王依法修行离瞋心故。 是名转轮圣王轮宝之用。 令王受於最胜大乐。 王言:大师。 转轮圣王。 依何因得第四象宝。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依离瞋心不善业故。 得於象宝。 受於第一最胜乘乐。 王言:大师。 云何名为最胜乘乐。 大王当知。 彼大象宝,犹如良马调伏柔软随自在用降伏他国。 七支善祝所谓四足首及阴尾。 是七种支善住大力。 力能堪敌凡象千数。 白如凝雪。 譬如帝释伊罗钵罗象。 一切凡象。 无能现前来嗅香者,大王。 彼象能於三处有自在用。 所谓虚空水中陆地。 大王。 彼象能速疾行一日三匝行阎浮提。 大王当知。 彼转轮王乘象王者,彼时象王与王心同。 随王念处即从而去。 行步平正犹如鹅王。 不疾不迟不曲不戾。 凡人中行不令惊怖。 乃至女人有摩触者,心不瞋尧。 至斗战时。 极能现大凶害之相。 不可侵近。 行住坐卧眠食拘系。 一丝能掣牵挽去祝随顺无违。 是名转轮圣王象宝之用。 令王受於最胜乘乐王言:大师。 转轮圣王。 依何因得第五马宝。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依离瞋心不善业故。 得彼马宝。 受最迅疾第一乘乐。 王言:大师。 云何迅疾。 大王当知。 彼马宝者,色白如彼拘牟头华。 天旋轮文遍满身相。 不大不小不高不下。 身体正足心性柔软善能调伏。 如帝释王婆罗何马。 随意去祝一日三遍行阎浮提。 无疲劳想。 大王当知。 如是名为转轮圣王马宝之用。 令王受於第一迅疾上胜乘乐。 王言:大师。 转轮圣王。 依何因得第六大臣宝。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依离瞋心。 得大臣宝。 令王闲游。 得受第一无事胜乐。 王言:大师。 云何无事第一胜乐。 大王当知。 彼大臣者,代王理政一如王心。 忧国忘身不营私务。 念护百姓如养双目。 随王所念。 如念即办。 不碍不著。 修行正道离於非法。 随时随处不行恼害。 正依王命行十善法。 不违善行。 不违如法。 不违如法义。 皆能具足。 大王当知。 如是名为转轮圣王。 大臣宝用。 令王得受第一胜乐王言:大师。 转轮圣王。 依何因得第七主藏宝。 答言:大王。 转轮圣王。 依离瞋心不善业故。 得主藏宝。 满王愿心安隐受乐。 王言:大师。 云何满足安隐受乐。 大王当知。 彼主藏宝有大功德。 一切诸山深涧幽谷。 旷野川泽丘陵堆埠。 坑坎高下不平之处。 能以金刚宝。 因陀罗宝。 摩罗迦多宝。 马瑙宝等。 一切珍宝以用填满。 而宝不荆何况金银琉璃颇梨不在数者,彼主藏宝。 心常欢喜。 无谄曲相。 无异心相。 不生他恼。 一切见者心皆欢喜。 大王当知。 如是名为转轮圣王主藏宝用。 令王满足一切愿乐。 大王当知。 转轮圣王。 具足如是七宝用故。 王四天下及诸龙王二种天王,谓四天下三十三天。 共天帝释分座而坐。 以依离一瞋恨恶心不善业道。 得如是等七宝具足。 受用胜乐。 何况具足行十善道大王当知。 转轮圣王。 复有七种。 名为软宝。 所有功德少前七宝。 何等为七。 一者剑宝。 二者皮宝。 三者床宝。 四者园宝。 五者屋舍宝。 六者衣宝。 七者足所用宝。 王言:大师。 云何转轮圣王第一剑宝。 有何等用。 大王当知。 彼剑宝者,转轮圣王所王国内。 若有心念违王命者,时彼剑宝。 即从虚空飞往诣彼。 彼诸小王见即降伏。 拜问剑宝。 而彼剑宝。 不起杀心害一众生。 是名转轮圣王剑宝功德。 一切国土。 不加刀仗自然随顺。 大师。 云何转轮圣王第二皮宝。 大王当知。 彼转轮王所有皮宝者,海龙王皮出大海中。 大海商主所持奉献。 转轮圣王。 彼皮宝身。 广五由旬长十由旬。 体净鲜洁光曜白日。 火烧不焦水渍不烂。 猛风摧岳吹不能动。 体含温凉能卻寒热。 随王去处皮宝亦去。 而彼皮宝。 随转轮王所有士众。 满十由旬遍覆其上。 能作屋舍。 充足一切人众所居。 而彼人众。 各得别屋。 不相防碍。 是名皮宝功德之用。 大师。 云何转轮圣王第三床宝。 大王当知。 彼转轮王所有床宝。 立能平正安隐不动。 不高不下不广不狭。 不长不短不坤不垤。 不坚不软不涩不滑。 柔软得所。 若王入禅坐彼床宝。 即入解脱禅定三昧。 若王欲起贪瞋痴心。 坐彼床宝即时俱灭。 女人见王坐宝床者,即皆得离贪瞋痴心。 是名床宝功德之用。 大师。 云何转轮圣王第四园宝。 大王当知。 彼转轮王。 若欲入於禅定之时,入彼园中即得定心。 若王欲受五欲乐时。 入彼园中。 依王所行善业功德。 诸天界中所有可乐。 华果诸鸟泉水流水池水河水妓乐歌舞戏乐之具。 於彼天中自然隐没现於王前。 时转轮王。 亦如诸天受诸欲乐。 是名园宝功德之用。 大师。 云何转轮圣王第五舍宝。 大王当知。 彼转轮王。 若入彼屋。 欲见日月彼诸星宿。 即彼屋内一切悉见。 彼天宫殿所有种种殊异珍玩。 悉见无碍。 彼诸天中所作妓乐。 屋中悉闻。 即离忧恼一切疲劳。 於睡眠中极受快乐。 於其睡中。 梦见种种希妙瑞相。 寒时暖风柔软香美。 热时凉风清冷適悦。 受快触乐。 夜二分眠。 第三分起。 远离睡眠。 起受法乐。 第四分中说法教化。 是名舍宝功德之用。 大师。 云何转轮圣王第六衣宝。 大王当知。 彼转轮王所有衣宝。 无如世间绢布丝缕。 纵横文章第一柔软。 一切尘垢不能点污。 著彼宝衣。 即离寒热。 饥渴病瘦忧恼疲极。 大王当知。 而彼衣宝。 火不能烧。 刀不能割。 水不能烂。 是名衣宝功德之用。 大师。 云何转轮圣王足所用宝。 大王当知。 转轮圣王足所用宝者,所谓靴等。 若王著者,涉水不没如行陆地。 入火不烧如清凉池。 王欲游行步受戏乐。 虽复远行百千由旬。 不觉疲极。 是名足宝功德之用。 大王。 是名转轮圣王七种软宝。 是十善中少分习气功德果报。 非正具足。 十善业道王言:大师。 云何名为遍行大地无有敌对。 云何名为无有诸刺。 云何名为无有诸恼。 云何名为无有刀仗。 云何名为依於正法。 云何平等。 云何名为安慰降伏。 答言:大王。 遍行大地无敌对者,以遍大地得自在故。 无诸刺者,以无恶对怨敌刺故。 无诸恼者,不以强力威逼人故。 无刀仗者,离於刀仗不行损害故。 依正法者,以离非法贪瞋痴使行於正法化愚闇故。 平等者,等慈众生。 如念一子不偏护故。 安慰降伏者,馀王众生各各住处。 不移不夺安隐住故。 何以故? 大王当知。 转轮圣王王四天下。 彼时彼处所有城邑。 有诸小王。 彼诸小王迎转轮王。 而作是言:大王当知。 此诸大地。 如是安隐。 如是满足。 如是大丰。 如是大乐。 如是无玻衣服饮食自然而得。 无诸苦恼。 多诸众生人民象马一切满足。 皆是大天圣王所有。 随王受用。 我等随顺大王教命无敢违逆。 时转轮王告诸王言:汝诸王等。 各安汝国。 我来为汝不为国土。 汝等当依正法行化莫依邪法。 依平等心莫依偏心。 汝等国内。 若邪法起速除灭者,是顺我命。 名受汝国。 若不除灭。 我当与汝极大重罪。 大王当知。 如是名为转轮圣王护诸众生。 诸小王者,谓少分王。 次少分王。 边地王。 彼二种王。 随顺转轮圣王教令。 大王当知。 如是名为大地国主王化众生。 王言:大师。 诸馀小王。 依何等法。 治国养民得为如法。 答言:大王。 诸小王等。 依王论法。 以道治国。 护诸众生。 除转轮王。 何以故? 转轮圣王出在世时。 彼时众生。 离诸不善恶贪法心。 离颠倒贪心。 离邪见心。 彼彼诸国。 无有非法屠猎师等。 何以故? 依法王法。 明识罪福。 心不迷闷。 不疑於法。 动则合理。 不生过非故。 大王当知。 如是名为转轮圣王依自业力功德护持於彼世。 时诸小王。 论一切不行。 发布时间:2023-06-16 15:26:2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