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声闻品第九 内容:       佛告阿难。 何故如来光耀菩萨为声闻乎。 菩萨大士开化无数不可计人。 令闻佛法分别经籍故谓声闻。 使听圣道净不放逸故谓声闻。 使听无为安隐甘露。 根力觉意意止意断。 具足此事速至道慧故谓声闻。 令得空慧身无坚固。 闇昧之人闭塞不解。 所以者何。 乃贪己身诸入之事眼存为色。 了观如是则成佛眼。 其目普见不可思议。 眼无所倚。 究竟此目致一切法。 故谓声闻。 计此诸法如呼之响。 莫得著音。 非有说者亦无听者,无香想香亦不有嗅。 譬如有人卧出梦中。 嗅种种香计此无香。 此则或事思想所为。 一切诸香人所嗅者,譬若如梦而无坚固。 解斯音者则谓声闻。 舌之味味亦复为空。 若肉段如为舌。 或智者了之不为味惑。 譬如聚沫。 以离诸论无可为喻。 明者观之知无所有不可得。 持想著味者则致恶罪。 莫思六界以分别味。 心则开解意不放逸。 若知此者心想无为。 各各分别谓所听义。 而闻此空故谓声闻。 晓了其诸入之事。 听之为空身自寂然。 未尝有生不知所起。 无生不生则为圣道。 故谓声闻。 若所听者皆无所有。 解身自然不起不灭。 故谓声闻。 听于布施惠以法行。 不可思议佛犹此路致於佛道。 心有所施不自见心。 以无意志逮得圣慧。 所以者何。 如其所种必获其实亦不有果。 说果之声听衣食施。 计物之施所与薄耳。 一切所舍法施为尊。 无得贪惜莫怀施想。 虽有所惠不得悕望。 譬如幻人无有心意不与想念。 欲成行者无得想施。 所以者何。 施不悕望则顺道行。 故谓声闻。 离诸所音一切尘埃都无所听。 离诸有为。 不可以音听受佛法。 分别诸响而无所倚。 所以者何。 二事造声。 虽有二事则无所有。 因缘合致则有二事。 用有人故而致法音。 故谓声闻。 於是佛颂曰:使无央数人,闻佛无念法。 以故谓声闻,则勇猛菩萨。 闻寂定之道,恬静不放逸。 无量人听法,故谓为声闻。 听澹泊安隐,诸乐非有像。 以故为声闻,至寂然无为。 听于觉根力,具足意止断。 自究竟斯事,故谓为声闻。 听身所有空,不可得坚固。 愚騃之所慕,故当时了体。 其目无所睹,不听亦如兹。 众生为见侵,闇塞不了了。 若得成佛眼,等自不可议。 致之在本无,开化诸闇昧。 无量人闻经,诸法非有兴。 此以得名号,称存于声闻。 其无所听受,了之如呼响。 不见有说者,亦复无所闻。 所以名声闻,令众人听受。 计本不有闻,莫为音所惑。 譬如人寐梦,嗅於无数香。 恍惚不可得,游逸嗅於空。 了香亦如此,未尝有嗅香。 无量人失志,菩萨令开明。 计舌无所猗,肉段不知味。 设使肉解甘,舌亦当识之。 无倚此诸想,念美为凶危。 六界不可念,分别诸味种。 菩萨大勇猛,目睹分别此。 因听而致之,故曰为声闻。 自分别己体,是则空自然。 能了此虚无,则无起不生。 若无所兴隆,则解此圣道。 令群黎听法,是则谓声闻。 计心言本净,无形不可得。 是者莫有人,听此为声闻。 犹如幻化生,灭尽则亦空。 若有睹众想,了之为声闻。 又听所施与,法施不可念。 是轨为圣路,尔乃成佛道。 随其本所种,获果亦如之。 不可思议施,成大道无念。 衣食施薄福,法施为最广。 未尝有悁惜,此则圣慧涂。 弘无想之心,布施不有著。 如是惠施者,疾致成佛道。 释去一切心,计耳无所闻。 超度诸合会,故谓为声闻。 因呼有响应,假使不著音。 则於众圣尊,佛法无有上。 诸可不闻响,一切而无倚。 不二无若干,畅音有声闻。 无数佛演法,令彼闻其音。 计所闻如响,乐人成佛道。 善游诸佛土,所闻不以乱。 平等觉所处,世尊无有上。 听千三千世,所住如虚空。 计人等猗寂,若泥洹无形。 世人所著想,计倚有四大。 是则为虚空,泥洹为想念。 解诸种如是,莫得计坚固。 本无生死者,不灭尽尘劳。 万物不究竟,计人弗可得。 此诸法寂然,未有睹众界。 令黎民听此,夙夜亦如之。 彼不兴众念,我化诸人闻。 使人得听法,如此为弟子。 所闻无所闻,故叹曰声闻。 雄人念往古,听受最上法。 睹不分别经,一切法一切。 讲音无所偏,救度一切会。 为众人说法,是则为声闻。 则讲无为界,清净不放逸。 谛观无说法,佛法亦如之。 睹法不去远,佛之所讲扬。 彼法亦不近,是故无所猗。 所以谓弟子,听采随此教。 劝化於群黎,斯乃为闻法。 阿难我是故,讲说声闻化。 假号曰弟子,则菩萨大士。 佛告阿难。 是故如来至真等正觉。 叹说菩萨为声闻。 当知是义亦善权方便也。 发布时间:2023-04-05 13:00:1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2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