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十三 内容: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散华缘品第二十八之二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此诸大众皆不复见阿閦如来及诸相者,当知一切法亦复如是,不与眼作对法不可对法,法不可见法,是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何以故? 阿难! 一切法无知者、无见者、无造者、无作者。 何以故? 一切法如虚空,无分别故。 一切法甚深不可思议,譬如幻士不受诸法,无坚牢故。 一切法无所受,亦复如是。 阿难! 诸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而于是中亦无法可著。 若如是学,是学般若波罗蜜多,如是学者能到诸学彼岸。 又复,阿难!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学是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是般若波罗蜜多学,于诸学中最上最大最胜最妙、无上中无上、无等无等等,而能利益安乐一切世间,无依怙者为作依怙。 如是学者,诸佛许可诸佛称赞。 阿难! 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学是法已,能以足指按地震动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举足下足皆悉能现诸神通相。 何以故? 诸佛具足无量无数胜功德故。 又复,阿难! 诸佛学是般若波罗蜜多故,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法中得无碍知见。 是故,阿难! 我说般若波罗蜜多学,最上最大最胜最妙、无上中无上、无等无等等。 阿难! 当知般若波罗蜜多无量无尽无有边际,若人欲称量般若波罗蜜多者,是即称量虚空。 何以故? 虚空无量故般若波罗蜜多无量,虚空无尽故般若波罗蜜多无尽,虚空无边际故般若波罗蜜多无边际。 阿难! 我不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所限量。 何以故? 若名句文是有量法,般若波罗蜜多非名句文,即无限量。 ”  阿难白佛言:“世尊! 何因缘故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无量? ”  佛言:“阿难! 般若波罗蜜多无尽故无量,般若波罗蜜多离故无量,以无尽故离故即法不可得,不可得中当何有量? 是故我说般若波罗蜜多无量。 阿难! 过去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出生,是般若波罗蜜多即无尽。 未来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出生,是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尽。 于今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现住说法者,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出生,是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尽。 阿难! 我亦从般若波罗蜜多出生,是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尽。 以是缘故,般若波罗蜜多已无尽、当无尽、今无尽。 何以故? 若能尽虚空,即能尽般若波罗蜜多。 是故,阿难! 般若波罗蜜多无尽。 ”  尔时,尊者须菩提作是念:“如佛所说是义甚深,我当问佛。 ”作是念已即白佛言:“世尊! 般若波罗蜜多无尽耶? ”  佛言:“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无尽。 何以故? 一切法无生,如虚空故无尽。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若一切法无生者,般若波罗蜜多当云何生? ”  佛言:“须菩提! 色无尽故般若波罗蜜多如是生,受、想、行、识无尽故般若波罗蜜多如是生。 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如是了知,即般若波罗蜜多如是生。 又,菩萨摩诃萨当观无明无尽故,般若波罗蜜多如是生;如是行无尽、识无尽、名色无尽、六处无尽、触无尽、受无尽、爱无尽、取无尽、有无尽、生无尽、老死忧悲苦恼等无尽故,般若波罗蜜多如是生。 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无尽法观诸缘生者,是行般若波罗蜜多,即不住声闻、缘觉之地,必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安住一切智。 菩萨坐道场时,应当如是观缘生法,如是观已不堕二边、不住中道,是为菩萨不共之法,如是观者得一切智智。 又,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所退转者,是菩萨摩诃萨即不能成就如是善巧方便,亦不能知:云何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 云何是无尽法生般若波罗蜜多? 云何是无尽法观诸缘生? 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能成就如是善巧方便,亦能了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以如是无尽法生般若波罗蜜多,以如是无尽法观诸缘生。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观诸缘生时,即不见有法非因缘生,亦不见有法是常、是究竟、是坚牢,亦不见法有作者、有受者。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念无尽法,如理出生般若波罗蜜多。 以如是无尽法观诸缘生时,即不见色,不见受、想、行、识,亦复不见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等。 不见此佛刹亦不见彼佛刹,不见有法是此佛刹,亦不见有法是彼佛刹。 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时,魔心大怖忧愁苦恼。 须菩提! 譬如有人丧失父母,极大悲痛忧愁苦恼,魔心生苦亦复如是。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但有一魔心生苦恼? 为多恶魔皆苦恼耶? ”  佛告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恶魔,皆悉心生忧愁苦恼,各各不能安处其座。 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不能动,一切恶魔伺不得便。 是故,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行是般若波罗蜜多。 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即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 如是圆满诸波罗蜜多已,即能圆满一切善法,具足一切方便愿力。 又,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若欲摄诸善巧方便者,当行是般若波罗蜜多。 又复当念无尽法,如理出生般若波罗蜜多。 菩萨摩诃萨如是行、如是念时,应生如是心:‘所有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现住说法者,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及诸佛一切智,皆从是般若波罗蜜多生。 如诸佛所得法,我悉应得。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弹指间能生如是心者,胜余菩萨摩诃萨于兢伽沙数劫中布施功德。 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已得安住不退转地,诸佛护念。 须菩提! 当知菩萨摩诃萨于一弹指间能生如是心者,具足如是一切功德。 又菩萨摩诃萨于一日中若过一日能生如是心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诸佛护念,在在所生生诸佛刹,具诸功德诸佛称赞,于一切处广为众生作大利乐。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生如是心,又复念无尽法,如理出生般若波罗蜜多者,譬如香象菩萨,于阿閦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行般若波罗蜜多及修梵行,我诸菩萨亦复如是。 随知品第二十九  “复次,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应随知般若波罗蜜多相。 所谓一切法无碍,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分别,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坏,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作相,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我无表、慧所觉了,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但有假名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语言分别,即此语言无所有、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说,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色无量,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受、想、行、识无量,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量,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相,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是通达相,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自性清净,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寂默,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灭同于断,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得涅槃同真如,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来无去、无生无所生,毕竟生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贤圣自性清净,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舍诸誓愿,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方无处,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何以故? 色无方无处自性清净,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受、想、行、识无方无处自性清净,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喜乐性,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染无离染,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非爱非离爱,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色非尘非离尘自性清净,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受、想、行、识非尘非离尘自性清净,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系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菩萨一切法佛智所觉了,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空、无相、无愿,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是大良药慈心为首,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住慈悲喜舍行,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净行住离诸过失,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大海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须弥山庄严,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色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受、想、行、识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日轮光明照耀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音声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集一切佛法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众生界福智生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地界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善不善法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佛法藏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空性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心心所法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心所行无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集一切法无量,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三摩地无量、不可得,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善不善法无量,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如师子吼,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一切法不可坏,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何以故? 色如大海,受、想、行、识如大海。 色如须弥山庄严,受、想、行、识如须弥山庄严。 色如日轮光明照耀无边,受、想、行、识如日轮光明照耀无边。 色如一切音声无边,受、想、行、识如一切音声无边。 色如集一切佛法无边,受、想、行、识如集一切佛法无边。 色如众生界无边,受、想、行、识如众生界无边。 色如地界无边,受、想、行、识如地界无边。 色如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无边,受、想、行、识如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无边。 色离集善相,受、想、行、识离集善相。 色离和合相,受、想、行、识离和合相。 色如一切法三摩地无边,受、想、行、识如一切法三摩地无边。 色、色离、色自性、色真如是为佛法,受、想、行、识识离、识自性、识真如是为佛法。 色相无边,受、想、行、识相无边。 色空无边,受、想、行、识空无边。 色于心心所法无边,受、想、行、识于心心所法无边。 色于心所行无生,受、想、行、识于心所行无生。 色于善不善法中不可得,受、想、行、识于善不善法中不可得。 色如师子吼,受、想、行、识如师子吼。 色毕竟不可坏,受、想、行、识毕竟不可坏。 以如是义故一切法不可坏,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是。 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随知般若波罗蜜多,即于般若波罗蜜多中无所行、无所作、无所证,非思惟观察筹量可及。 远离一切谄诳作意,远离一切懈怠作意,远离一切悭嫉作意,远离我取作意,远离自他作意,远离我想、人想、众生想等,远离世间名闻利养,远离五盖等法,乃至远离一切非理作意。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即于诸法中难得而得,乃能圆满一切功德,生诸佛刹成无上智。 常啼菩萨品第三十之一  “复次,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欲求般若波罗蜜多者,当如常啼菩萨摩诃萨往昔于雷吼音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法中修习梵行,勤求般若波罗蜜多。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常啼菩萨摩诃萨作何方便而能求是般若波罗蜜多? ”  佛告须菩提言:“汝今当知,常啼菩萨摩诃萨往昔求般若波罗蜜多时,不怖时长、不念世事、不惜身命、不乐世间名闻利养,于诸世间不生依著,但一心念求般若波罗蜜多,即于林中思惟方便。 尔时,空中有声作如是言:‘善男子! 汝可东行求是般若波罗蜜多。 汝当往时,若身若心勿生疲倦,勿念睡眠、勿念饮食、勿念昼夜、勿念寒热,勿念一切违碍等事。 又复勿念内法外法、勿念于前亦勿念后、勿念四方四维上下。 又复行时不得左右顾视,但一心念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念时不应动色,不应动受、想、行、识。 若动五蕴即不行佛法,是行生死行。 若行生死行,即不行般若波罗蜜多,即不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是故汝今离如是相,但一心求。 ’  “须菩提! 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闻是空中声已,即答空中声言:‘我今如所教行。 何以故? 我欲为一切众生作大光明,欲集一切佛法故。 ’时空中声即复赞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若东行求是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信解一切法空、无相、无愿,当离诸相,远离我见、人见、众生等见,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随所亲近,应当尊重恭敬供养。 善知识者,能为汝说一切法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性。 汝若生如是尊重恭敬供养心者,应当不久得闻般若波罗蜜多。 若于经卷中闻,若于法师所闻,汝随所闻般若波罗蜜多处,当生大师想,尊重恭敬承事供养,是即知恩为报恩者。 应作是念:“此即是我真善知识。 我闻此般若波罗蜜多故,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离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生诸佛刹不生无佛刹中,远离诸难不生难处。 ”善男子! 汝应为求如是功德利故随从法师,不应为世间财利名誉故随从法师。 又复以重法心故,于法师所尊重恭敬,承事供养如大师想。 常应觉知所有魔事,或时恶魔有因缘故,于说法者以好上妙色声香味触而为供养。 彼说法者以方便力故受是五欲,汝于尔时不应生起不清净心而为障碍,但作是念:“我无如是方便力故,而说法师为欲利乐一切众生令种善根故,虽受是五欲,于菩萨摩诃萨无有少法可为障碍。 ”善男子! 汝于尔时应当安住诸法实相。 何等名为诸法实相? 所谓一切法无染无净。 何以故? 一切法自性空故,是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如是名为诸法实相。 汝若如是安住,即不久得闻般若波罗蜜多。 善男子! 又复应当觉知魔事,或时魔因缘故,令说法者于听法者心生嫌恶。 汝于尔时为求法故,不应暂起诸违碍想,于其法师益加尊重爱乐恭敬。 汝当不久得闻般若波罗蜜多。 ’  “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闻空中声为教示已,即随所教东行求般若波罗蜜多。 东行未久即作是念:‘我于向者云何不能问空中声,东行远近至何方处? 从谁得闻般若波罗蜜多? ’作是念已,忧愁啼泣,即于彼住,复作念言:‘我住于此一日二日乃至七日,若身若心无疲倦想,不念睡眠、不念饮食、不念寒热、不念昼夜,但一心念般若波罗蜜多。 ’譬如有人唯生一子,爱念甚重而忽丧殁,是时父母无复余念,唯大苦恼忧愁啼泣。 须菩提! 常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当于尔时无复余念,但念何时于何方处,从谁得闻般若波罗蜜多? ”     发布时间:2023-02-03 08:01:0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