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内容: 《无量寿经》需要学人一日夜或十日夜一贯专念。 ​彻悟禅师说:念佛若能专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 已然伪君子临终遇善常识,教他念佛,十念也可往生,为何又需要一不心乱呢? 《弥陀要解》对专心不乱,作了翔实的说明,文说:专心亦二种,不管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甚至见(惑)思(惑)先尽,皆事专心。 不管事持理持,持诚心开见赋性佛,皆理专心。 事专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专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 心不复起娑婆世界中三有倒置,往生同居、便利二种极乐世界。 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存亡,涅槃二见倒置,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当知执持名号,既简练直捷,仍至圆至顿,以念念即佛故。 大师这样说明,对学人很有协助。 为何需要学人持名要专心不乱呢? 《要解》又说:若无往常七日时间,安有临终十念一念。 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答:名号积德行善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 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唯念至专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全军能制耳。 这是持名需要专心不乱的理由。 离欲上人说:悉数佛法,归结到一点,即是断除妄念。 《楞严经》说:无始存亡根柢,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攀缘心即是期望心。 即是第六知道在起效果,妄念不能断除,耐久不能出离六道轮回。 众生存亡分二种,即粗存亡和细存亡。 人从出生到去世,叫做粗存亡,妄念生灭,叫做细存亡。 妄念不断,存亡难了。 佛所拟定的修行法门,如参禅、观心、念佛、持咒,无非教人断除妄念。 佛说:妄念若歇,歇即菩提。 当妄念歇下,妙明真性即会出现出来。 南怀瑾居士也叫学人要善护念,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元音白叟说:啥是存亡命根哩? 即是我们的倒置期望啊! 当我们喫苦作观或念佛,用到着力时,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孜孜兀兀,除佛念外,别无他念。 这存亡命根妄念,行将终断。 到最后遽然根尘坠落,专心不乱,当下即亲见真佛,生到净土了。 他又说:现在我们就持名念佛法门来谈一谈它修法的美好。 释迦文佛默察末法众生垢染深重,难以翻开玄关识锁,离苦得乐,从悲心中运用广大智慧,美好地设一念佛法门,将一粒清净佛珠万德洪名安放在众生妄染心中,密密搬运其倒置期望,从切近处断其存亡根株。 而得心花开敷,见弥陀佛性,往生净土。 悉数唯心造,而人不能无念,不念佛、法、僧,必念贪、嗔、痴。 念贪、嗔、痴则杀,盗、淫业起,存亡轮回无有止息。 佛乃顺水推舟,抓住众生不能无念的习气,善巧便利地用一佛念来替代妄念,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将妄念转为佛念,染心换为净心,然后垂手可得地往生净土,出离存亡。 古德云: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莲池大师云:念佛即是于众生存亡切近处(妄心)作最接近、最简练的改换。 我们假定不体恤佛祖的深心和无量的阅历,细心以念佛的功行来改造自己,单靠依托弥陀之愿力接引往生,又怎样能抵达目的呢? 古德云:单修(单靠弥陀愿力)生西难,双修(自己喫苦和佛力相应)生西易。 真是永存的名言! 我们理解了念佛的效果和生西的道理,就知道大势至菩萨阅历我们念佛的办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得当不移,无可改动的至理名言了。 上中下三根,不问哪种人,都须遵从这得当的指示,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悉数放下,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统统摄在一句佛号上,绵密提持不断,天然于不知不觉中将妄心转化为佛心,与西方弥陀感应道交,天衣无缝,所以古人说:万修万人去。 念佛法门,虽说是易行道,从即生效果,现生就证得念佛三昧来说,似易而难。 我有个同修讲:教师您开端讲修净土法门很简单成功,十念可以往生,老鼠、八哥念佛也可以往生,现在越讲越难,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我说:说法要对机,对初念佛人,要说往生很简单,引其入门,就要通知他,怎样一步一步行进。 好像学生一样,对幼儿班学生说,你来幼儿班,有歌唱、跳舞、玩木马、吃糖块,多开心。 他就来了。 假定一开端就谈学习很辛苦,他就吓跑了。 这道理是一样的,我现在照旧在说十念可以往生。 不过学佛,修净土应从易处信入,难处下手,挑选成功。 再录元音白叟对净念的开示:盖净念二字非一般人所想像的,以清净心念佛,即为净念,而是念佛功纯,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坠落,能所双忘,空有皆泯之正念,方为净念。 至于相继,则又分静中相继、动中相继与动态一如等功夫深浅的不一样。 兹分析如下:一、静中相继。 念佛人念至能所双忘,赋性显发时为初显净念。 嗣后,因无始旷劫着相习气深重,不能每座都显,须隔数周、数月甚或一年再现,此全视行人的根基与修行的疏密而定。 此刻行者须加劲精勤喫苦。 使相隔时间逐步缩短。 由一年而数月、而一月、而数日,最后座座皆现;此为静中相继,恰当于禅宗的保字功夫的榜首时期,是为理专心。 二、动中相继。 静中能不时相继,遇境缘骚乱时,又复打失,不能称为真相继。 须在平常动用中磨炼,上而至于纵横无碍,顺逆无拘,如在静中一样,照旧孤明历历,无有走着,方为动中相继。 但有时偶而忘却,遇境而动,立刻即觉而归空。 此恰当禅宗保字功夫的第二个时期功夫,是为事专心。 三、动态一如。 不管动中静中,俱无走着,且无遵法之心,纯任天然。 此恰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榜首时期,是为理事专心。 四、相继亦不可得,不守之心亦无,旧日悉数美好一起,一扫而光,竟日如痴如呆,淡而无味,然无味中有至味在焉。 此恰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时期,是为事事专心。 斯真净念相继者也。 以上是元音白叟对净念相继分四个时期理专心,事专心,理事专心,事事专心,也是运用华严道理教导念佛的开示,要抵达这一步恰当不简单,但只要功夫深,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呀! 《要解》又说:非持名妙行,何由满所愿证所信。 我们挑选生净土,一定要持名,才调满所愿,证所信,证明自己所信的净土法门实在不虚,所以我挑选把现有事务处理完毕,告一段落,有些使命都分配好。 自己白日以念佛为主,晚上仍经验青年佛子学习教理,做到念佛、学习、弘法三不误,得专心不乱挑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发布时间:2023-01-30 08:37:3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