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劝持《弥陀经》 内容: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 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 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 末世钝根,诚难得益。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笃修一行,圆成万德,顿令因心,即契果觉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 (增广文钞重刻佛说阿弥陀经序)《阿弥陀经》,文略义丰,普透群机。 其为利益,穷劫难宣。 以故自佛说此法门以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有缘遇者,祈勿错过,则幸甚。 (文钞三编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题辞)《阿弥陀经》,言简义周,最易受持,由是古人列为日课,无论若宗若教若律,皆于暮时读诵,是举天下之若僧若俗,无不以净土为归者。 (增广文钞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阿弥陀经》,言简义周,易于受持。 故古人列为日诵,欲其家喻户晓,咸沐法泽也。 由是诸善知识,各为注释,若揭日月于中天,固已无义不显,无机不摄矣。 (增广文钞阿弥陀经直解序)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 以其言约而义丰,行简而效速。 宏法大士,注疏赞扬。 自古及今,多不胜数。 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之《疏钞》。 极直捷要妙者,莫过于蕅益之《要解》。 (增广文钞重刻弥陀略解圆中钞劝持序)果能受持《阿弥陀经》,则知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依正庄严,种种功德。 阿弥陀佛,现在说法。 光寿无量,誓愿洪深。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皆以修此信愿念佛之多善根福德因缘妙行而生。 其有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以期近则登不退地,远则圆成佛道者乎。 而况六方诸佛,普利众生。 释迦本师,得无上道。 无不资始乎此,而归极乎此。 良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法门之妙,妙无以加。 乃《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实如来大畅本怀之圆诠也。 有缘遇者,即是多善根因缘。 (增广文钞《西方公据》重刻序)《弥陀经》,为净土法门之根本法门。 《行愿品》,虽广大深妙,究非净土法门之根本法源。 故宜二经同念,断不可只念《行愿》,不念《弥陀》。 只念《弥陀》,不念《行愿》则可。 只念《行愿》,不念《弥陀》则不可。 《弥陀经》为朝暮课诵,或多念亦可。 断不可绝不念《弥陀经》,而专念《行愿品》,以成忘本之修持也。 二经固无高下,而对于净土行人,却有亲疏。 是不得与诸大乘经作一例论也。 十大愿王所说之益,系举其胜者,将谓《弥陀经》所得之益,不能如是乎。 (文钞三编复胡宅梵居士书二) 发布时间:2023-01-16 12:04:4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