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门钟声的学问 内容: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事活动有不同的叩击鸣法,不同的流派和地域也有不同的叩击鸣法。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 在一口佛钟上铸有这样的铭文:‘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 ’佛寺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 为何要定为108下? 一说是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合为108,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 另一说是,人有108种烦恼,钟鸣108响,以尽除人间烦恼。 佛教寺院中的重要活动,以一百零八下为准,所以佛钟又称为“百八钟”。 百八钟的撞击之法,佛经中说:鸣钟“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 就是说,击钟的时候,应该缓引钟槌,使击出的钟声悠远深长。 通常是以三鸣为始,二鸣连续为终。 分三通击完,每通三十六下,快十八下,慢十八下。 如果是晨钟,则是先快十八下,后慢十八下。 先快十八下,应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共十八字,每字鸣钟一下。 后慢十八下,应念下列经文,共十八句,每句鸣钟一下: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人。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南无干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峨眉山银色界大行普贤王菩萨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萨如果是暮钟,则是先慢十八下,后快十八下。 先慢十八下,应念下列经文,共十八句,每句鸣钟一下:洪钟初(再、三)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 上祝当今元首,大统乾坤;下祈人类相亲,世界大同。 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同;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 五风十雨,免遭饥馑之年;南亩东郊,俱瞻尧舜之日。 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士。 飞禽走兽,罗网不逢;浪子孤商,早还乡井。 无边世界,地久天长;远近檀那,增延福寿。 三门镇靖,佛法常兴;土地龙神,安僧护法。 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历代先亡,同登彼岸。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南无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峨眉山银色界大行普贤王菩萨南无普陀山琉璃界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九华山幽冥界大愿地藏王菩萨后快十八下,应念“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共十八字,每字鸣钟一下。 早晚如此叩击三通,三通鸣毕,最后念“南无当山护教伽蓝圣众菩萨”三遍,再击钟三下,接三下板。 这样,鸣钟的过程才算是全部完成了。 钟声深沉、洪亮、绵长,才能震撼人心。 形大体重的钟基频低,储能大,使钟声深沉绵长。 用加入锡的青铜制钟比黄铜和铁制钟声音青脆。 钟的下部和钟唇加厚外张,使声音向外辐射能力强,就会使钟声洪亮。 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钟的钟声,都是由形大体重、钟唇厚而外张的青铜钟发出的。 敲钟时:‘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 ’如此发心,福慧双修,功德无量。 发布时间:2023-01-15 10:40:3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