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及《阿弥陀经》对照阅读 内容: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及《阿弥陀经》对照阅读(上)马明博《阿弥陀经》乃世尊不问自说之心要,十方佛赞之深经,究竟方便之妙法,最极圆顿之指归。 早经姚秦罗什大师译为华文,即今流通最广之小本《弥陀》是也。 罗师乃七佛译师,应秦人尚简之机,所译文约义丰,精妙畅达,至理圆彰,本无剩义。 唯以末法众生,根机渐减。 颇有行人,既未广探教海,又不深究己躬,以生灭心,希求佛慧,逞己情见,附会圣言。 断取经中一心不乱之文,便谓往生极乐非此不可。 遂使净业学人,或勉强坚持,而疑虑丛生;或望岩生退,而临歧叹泣。 于是方便法门,顿生荆棘;易行之道,翻成险径。 唐译乃玄奘大师所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与秦译本同经而异名。 玄奘大师之译经,准确完备,力保原面,虽篇幅稍增,而原语具存,辞义详明,可免误解杜撰之弊。 例如:秦译曰:一心不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唐译则为:系念不乱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两译合参,圣意明显。 净宗妙旨,和盘托出。 盖平时以信愿持名为因,临终即得加佑往生之果。 《无量寿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正与此相表里。 夫净宗之殊妙,首因普被三根。 莲邦之超异,独在方便、同居。 凡夫念佛,径登不退。 超情离见,不可思议。 十方如来同赞者在此,本师释尊谆谆教导者亦在此。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云:若持至事一心不乱,则生方便有余土。 若至理一心不乱,则生实报庄严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可见一心不乱乃求生上土之所需。 欲生同居,横出三界,但发大心,深信切愿,老实念佛,足矣。 (以上节录自黄念祖居士文章)《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方便识者对照阅读,于经文下,将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法师译《阿弥陀经》以楷体字标出)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 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 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 复有帝释大梵天王、堪忍界主、护世四王,如是上首,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天子众。 及余世间无量天人、阿素洛等。 为闻法故,俱来会坐。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汝今知不? 于是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极乐。 其中世尊名无量寿及无量光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圆满。 今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又舍利子,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 舍利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重行列妙宝栏楯、七重行列宝多罗树,及有七重妙宝罗网,周匝围绕,四宝庄严。 金宝银宝,吠琉璃宝,颇胝迦宝,妙饰间绮。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 何等名为八功德水? 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 多福众生常乐受用。 是诸宝池,底布金沙。 四面周匝,有四阶道。 四宝庄严,甚可爱乐。 诸池周匝,有妙宝树,间饰行列,香气芬馥。 七宝庄严,甚可爱乐。 言七宝者: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颇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湿摩揭拉婆宝;七牟娑落揭拉婆宝。 是诸池中,常有种种杂色莲华,量如车轮。 青形青显青光青影,黄形黄显黄光黄影,赤形赤显赤光赤影,白形白显白光白影,四形四显四光四影。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 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池底纯以金沙布地。 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 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自然常有无量无边众妙伎乐,音曲和雅,甚可爱乐。 诸有情类闻斯妙音,诸恶烦恼悉皆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宝间饰。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 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 光泽香洁细软杂色,虽令见者身心适悦,而不贪着,增长有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彼有情类昼夜六时,常持供养无量寿佛。 每晨朝时,持此天华,于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 于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树花,持散供养,还至本处,游天住等。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种种奇妙可爱杂色众鸟。 所谓鹅雁鹙鹭,鸿鹤孔雀,鹦鹉羯罗频迦,命命鸟等。 如是众鸟,昼夜六时恒共集会,出和雅声,随其类音宣扬妙法。 所谓甚深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道支等,无量妙法。 彼土众生闻是声已,各得念佛、念法、念僧,无量功德熏修其身。 汝舍利子,于意云何? 彼土众鸟,岂是傍生恶趣摄耶? 勿作是见! 所以者何? 彼佛净土无三恶道。 尚不闻有三恶趣名,何况有实罪业所招,傍生众鸟。 当知皆是无量寿佛变化所作,令其宣畅无量法音,作诸有情利益安乐。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 所以者何? 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常有妙风,吹诸宝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 譬如百千俱胝天乐同时俱作,出微妙声,甚可爱玩。 如是彼土常有妙风,吹众宝树及宝罗网,击出种种微妙音声,说种种法,彼土众生闻是声已,起佛法僧念作意等无量功德。 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有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希有事,假使经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以其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舌,一一舌上出无量声,赞其功德亦不能尽,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 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佛有何缘名无量寿? 舍利子,由彼如来及诸有情寿命无量无数大劫。 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寿。 舍利子,无量寿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来,经十大劫。 舍利子,何缘彼佛名无量光? 舍利子,由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无有障碍。 由是缘故,彼土如来名无量光。 舍利子,彼佛净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无量寿佛常有无量声闻弟子,一切皆是大阿罗汉,具足种种微妙功德,其量无边不可称数。 舍利子,彼佛净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无量寿佛常有无量菩萨弟子,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足种种微妙功德,其量无边不可称数。 假使经于无数量劫,赞其功德终不能尽。 舍利子,彼佛土中,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子,若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转。 必不复堕诸险恶趣、边地、下贱蔑戾车中。 常游诸佛清净国土,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决定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子,彼佛土中,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若诸有情闻彼西方无量寿佛清净佛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皆应发愿生彼佛土。 所以者何? 若生彼土,得与如是无量功德众所庄严,诸大士等同一集会,受用如是无量功德,众所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常无退转,无量行愿念念增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故。 舍利子,生彼佛土诸有情类,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又舍利子,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 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待续)《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及《阿弥陀经》对照阅读(下)马明博又舍利子,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土功德。 如是东方,亦有现在不动如来、山幢如来、大山如来、山光如来、妙幢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东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又舍利子,如是南方,亦有现在日月光如来、名称光如来、大光蕴如来、迷卢光如来、无边精进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又舍利子,如是西方,亦有现在无量寿如来、无量蕴如来、无量光如来、无量幢如来、大自在如来、大光如来、光焰如来、大宝幢如来、放光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西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又舍利子,如是北方,亦有现在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无量天鼓震大妙音如来、大蕴如来、光网如来、娑罗帝王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又舍利子,如是下方,亦有现在示现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师子如来、名称如来、誉光如来、正法如来、妙法如来、法幢如来、功德友如来、功德号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下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又舍利子,如是上方,亦有现在梵音如来、宿王如来、香光如来、如红莲华胜德如来、示现一切义利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上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又舍利子,如是东南方,亦有现在最上广大云雷音王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东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西南方,亦有现在最上日光名称功德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西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西北方,亦有现在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西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如是东北方,亦有现在无数百千俱胝广慧如来。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东北方自佛净土,各各示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围绕,说诚谛言: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又舍利子,何缘此经,名为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子,由此经中,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佛土功德,及十方面诸佛世尊,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各住本土,现大神变,说诚谛言,劝诸有情信受此法。 是故此经,名为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又舍利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或已得闻,或当得闻,或今得闻。 闻是经已,深生信解。 生信解已,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 如说行者,一切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是故舍利子,汝等有情,一切皆应信受领解我及十方佛世尊语。 当勤精进,如说修行,勿生疑虑。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又舍利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功德庄严。 若已发愿、若当发愿、若今发愿,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 如说行者,一切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是故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一切皆应于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深心信解,发愿往生,勿行放逸。 又舍利子,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佛土功德。 彼十方面诸佛世尊,亦称赞我不可思议无边功德。 皆作是言:甚奇希有! 释迦寂静、释迦法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乃能于是堪忍世界,五浊恶时,所谓劫浊、诸有情浊、诸烦恼浊、见浊、命浊,于中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 是故舍利子,当知我今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甚为希有不可思议。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 是人命终,定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 日夜六时,亲近供养无量寿佛。 游历十方,供养诸佛。 于诸佛所,闻法受记,福慧资粮疾得圆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尊者舍利子等诸大声闻,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无量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述评一、尝有净宗学人于阿弥陀佛果德不能寂身信顺者,尝以为此娑婆之外还有净土,即于此处有所误解。 以为弥陀净土摄此娑婆,当来往生还需生去西方也。 殊不知此摄者能、所不二,阿弥陀佛无量妙光遍照一切佛土,是为摄,为能摄;施作佛事无有障碍,是为受,为所受。 摄者、受者皆是此光,净土秽土亦是此光。 唐译中,一句施作佛事无所障碍将所受者合盘托出。 净宗学人,一念信顺,自是当下往生,为弥陀使者,开菩萨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广明斯事。 是故当知,净宗学人非但不能离诸世间而往生净土,而应以此娑婆广昭成就佛之功德。 二、多有后学参错古文,于断句处错会深意。 秦本于此处断句应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而非凡夫妄执。 是则生难遇心、感恩心、无上利乐心。 于此信顺,念倾即过一○万亿国土,亲乘弥陀愿力,黄念祖居士曾说:颇有行人,既未广探教海,又不深究己躬。 以生灭心,希求佛慧。 逞己情见,附会圣言。 断取经中一心不乱之文,便谓往生极乐非此不可。 遂使净业学人或勉强坚持而疑虑丛生,或望岩生退而临歧叹泣。 于是方便法门,顿生荆棘,易行之道,翻成险径。 可见,此错会久远矣。 当今净宗学人更于此处疑病丛生,舍易行道入难行法也。 三、多有大德开示说:念佛当二六之时佛号不断,临终方能心不颠倒。 愚亦常年以此为真。 今看唐本,方知大错,险失大利。 想来往昔念佛,口中不断,心中忐忑,生怕念的不够,临终之时心下颠倒,登不上弥陀大愿船。 焦虑炎炎,苦不堪言。 今读唐本,知是诸佛菩萨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当下即得广大利益,心不焦虑,自然信顺。 想先前之担心,到十分可笑起来:念佛当下尚是心多挂碍恐怖,焦灼忐忑,况临终乎? 发布时间:2023-01-15 10:34:3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2:3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71037.html